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64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由多层互补色的单色发光层层叠组合而成,其中至少一单色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为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各单色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中掺杂磷光染料或荧光染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磷光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各单色发光层均掺杂磷光染料;或者所述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荧光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各单色发光层均掺杂荧光染料;或者所述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磷光荧光复合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多层单色发光层中一部分掺杂磷光染料,另一部分掺杂荧光染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主体材料为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主体材料中掺杂磷光染料的单色发光层,磷光染料在该单色在发光层中掺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主体材料为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主体材料中掺杂荧光染料的单色发光层,其主体材料由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构成,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均为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

其中,第一主体材料的禁带宽度与第二主体材料的禁带宽度之差大于0.2 eV;第二主体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与荧光染料的吸收光谱在高度归一化后,峰值对应的波长之差在50 nm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材料在该单色发光层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0~5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示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染料为香豆素类化合物、双吡喃类化合物或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染料在该单色发光层中掺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主体材料为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主体材料中掺杂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作为荧光染料的单色发光层,其中,主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大于荧光染料的禁带宽度,主体材料的电致发光光谱与荧光染料的光致吸收光谱在归一化后,峰值对应的波长之差在50 nm以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染料在该单色发光层中掺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小于1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三线态能级与单线态的能隙<0.3 eV。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三线态能级与单线态的能隙<0.15 eV。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LUMO能级与HOMO能级分布在其分子结构中的不同基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为存在电荷转移跃迁的材料,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中同时存在给体基团单元和受体基团单元,

所述给体基团单元为一个给体基团或两个以上的给体基团连接构成的基团;

所述受体基团单元为一个受体基团或两个以上的受体基团连接构成的基团;

所述给体基团选自吲哚并咔唑基,咔唑基,联咔唑基,三苯胺基,吩噁嗪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或苯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吲哚并咔唑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或苯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咔唑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或苯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联咔唑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或苯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三苯胺基,或者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或苯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吩噁嗪基;

所述受体基团选自萘基,蒽基,菲基,芘基,三嗪基,苯并咪唑基,氰基、吡啶基,砜基,菲并咪唑基,萘并噻唑基,苯并噻唑基,噁二唑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或吡啶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萘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或吡啶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蒽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或吡啶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菲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或吡啶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芘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或吡啶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三嗪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或吡啶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苯并咪唑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或吡啶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吡啶基, 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或吡啶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砜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或吡啶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菲并咪唑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或吡啶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萘并噻唑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或吡啶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苯并噻唑基,C1-6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或吡啶基中一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噁二唑基;

其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给体基团单元与一种或多种所述受体基团单元直接连接形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或者,一种或多种所述给体基团单元和一种或多种所述受体基团单元分别与连接基团连接形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所述连接基团为具有空间位阻的基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一种或两种给体基团单元和一种或两种受体基团单元分别与连接基团连接形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或者一种或两种受体基团单元与一种或两种给体基团单元直接连接形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团选自螺芴基、苯基、联苯基、C1-6的烷基或苯基的其中至少一种取代的螺芴基、C1-6的烷基或苯基的其中至少一种取代的苯基或者C1-6的烷基或苯基的其中至少一种取代的联苯基。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给体基团选自以下基团:

,或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基团选自以下基团: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为具有如下结构的化合物: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3-1

3-2

3-3

3-4

3-5

3-6

,

3-7

,

3-8

3-9

3-10

3-11

3-12 。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其中所述发光层由多层互补色的单色发光层层叠组合而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单色发光层之间还设有叠层器件的电荷生成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