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电池片烧结的炉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7468阅读:9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电池片烧结的炉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电池片烧结的炉带结构,属于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它只要被光照到,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在物理学上称为太阳能光伏,简称光伏,核心部件是太阳能电池片,其制造过程分为制绒-扩散-刻蚀-PECVD镀膜-丝网印刷-烧结-测试分选;其中,烧结工序是收尾阶段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它的作用是将正面银浆及背面铝浆在高温下与硅形成合金达到良好的欧姆接触,从而导出载流子,达到传输电流的目的;目前,TPS/DSH烧结设备采用的烧结炉带均为镍铬合金材质;厂家为无锡爱维斯,具体参数结构为:炉带长度:27m;炉带宽度:254mm;顶针间距:180mm;顶针高度:7mm;顶针角度:79°顶针直径:1.2mm;然而,目前以上烧结炉炉带在生产应用中,随着炉带寿命的推移,常会出现背场顶针印、划伤、缺失等现象;导致大量的BC降低片,由于电池片已经进入烧结,导致无法返工,必须降级处理,造成产量下降和成本浪费;其主要原因为顶针设计不理想导致;顶针间距为180mm;(宽度设计偏窄,电池片到达烧结炉带上后没有足够的调整空间,容易被过窄的顶针边沿顶伤,划伤;炉带出现抖动时电池片会直接跑至顶针上导致背场缺失);顶针高度:7mm;(导致顶针过于平坦,随着炉带寿命的提升,顶针越发接近水平,电池片背面与顶针接触的位置面积变大,导致背场位置被顶针接触性损伤而缺失);顶针角度:79°(与顶针高度同理);顶针直径:1.2mm;(电池片与炉带长时间接触后导致炉带被电池片边沿磨损,顶针直径大,形成顶针剖面后更大,后电池片与顶针接触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导致背场边沿划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善顶针对电池片背场的损伤,调整烧结炉带设计的各项技术参数,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改善上述不良的:

一种改善电池片烧结的炉带结构,包括炉带、直立连杆、斜杆、电池片、套管、条形凹槽、顶针;其中:所述的炉带的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两排对称放置的顶针;每一排内的顶针之间的间隔均相等;所述的两排顶针之间放置有电池片;所述的每一个顶针均由首尾固定相连的直立连杆、斜杆组成,直立连杆、斜杆剩下的一端分别与炉带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的直立连杆、斜杆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的直立连杆的高度为10毫米。

一种改善电池片烧结的炉带结构,其中:所述的位于两排对应位置上的两个直立连杆之间的距离为195毫米;所述的斜杆的直径为0.8毫米;所述的直立连杆、斜杆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一种改善电池片烧结的炉带结构,其中:所述的斜杆的横截面为两端具有圆弧的长方形;所述的每一个斜杆的上端面上均套接有一个套管;所述的每一个套管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所述的每一个套管的下端面均设置有一道条形凹槽;所述的每一个斜杆的一部分均套入每一个套管的条形凹槽内;所述的套管为耐高温陶瓷材料制成;所述的电池片放置在两排套管的上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不投入更多成本情况下,能够防止因烧结炉带长时间使用导致的背场划伤、顶伤、缺失;从而降低了BC类比例,返工比例,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烧结顶针上的斜杆的直径减小,在黑硅烧结过程中能让电池片充分吸收烧结热量,避免因斜杆直径大导致的顶针位置欠烧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尺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斜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炉带1、直立连杆2、斜杆3、电池片4、套管5、条形凹槽6、顶针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改善电池片烧结的炉带结构,包括炉带1、直立连杆2、斜杆3、电池片4、套管5、条形凹槽6、顶针7;其中:所述的炉带1的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两排对称放置的顶针7;每一排内的顶针7之间的间隔均相等;所述的两排顶针7之间放置有电池片4;所述的每一个顶针7均由首尾固定相连的直立连杆2、斜杆3组成,直立连杆2、斜杆3剩下的一端分别与炉带1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的直立连杆2、斜杆3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的直立连杆2的高度为10毫米。

实施例2:一种改善电池片烧结的炉带结构,其中:所述的位于两排对应位置上的两个直立连杆2之间的距离为195毫米;所述的斜杆3的直径为0.8毫米;所述的直立连杆2、斜杆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改善电池片烧结的炉带结构,其中:所述的斜杆3的横截面为两端具有圆弧的长方形;所述的每一个斜杆3的上端面上均套接有一个套管5;所述的每一个套管5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所述的每一个套管5的下端面均设置有一道条形凹槽6;所述的每一个斜杆3的一部分均套入每一个套管5的条形凹槽6内;所述的套管5为耐高温陶瓷材料制成;所述的电池片4放置在两排套管5的上表面上。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原理:顶针7的间距由180mm改至195mm,增大排与排之间的宽度,使电池片4在顶针7上有较大的位移空间,电池片4边沿与顶针7最高点有较大距离,避免电池片4跑偏至顶针7上导致划伤;顶针7的高度由7mm提高至10mm,顶针7的高度越高,顶针7的坡度增大,炉带1长时间运行时不至于出现顶针7塌陷过大,减小顶针7塌陷后电池片4与背场接触面积;顶针7的角度由79°改至60°顶针7与垂直面角度减小,从而使电池片4边沿与顶针7接触面积减小,在相同磨损情况下,角度小的接触面积小;顶针7上斜杆3的直径由1.2mm改至0.8mm,炉带1在相同使用寿命情况下,1.2mm直径的顶针7磨损后出现面积较大的剖面形貌,而0.8mm顶针7的炉带所形成剖面较小,电池片4与顶针7接触面较小。

此外设置的类椭圆截面的斜杆3与套管5替换了原本的斜杆3与电池片4的接触的情况;使得能够实现更换套管5达到便于更换与维护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更换不同尺寸的套管5实现顶针7的尺寸的调节;便于适应不同的生产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