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配线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887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万能配线模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能计量专业配线领域,即万能配线模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基本都是采用人工配线的方式配置电表箱,利用钉板折弯的方式减低折线的劳动强度。方式粗糙简单,最大的问题是不同人员配线工艺水平不同,无法量化二次线用量,配线过程中二次线浪费,配线效率低,造成同一批次配线工艺不统一影响美观,人工依据经验取线定长出现不同程度的浪费。目前未发现同类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万能配线模板,使得统一配线工艺、规范材料用量、节约配线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万能配线模板,包括底板,底板上有密布的螺母孔,底板上额外配有若干个线槽块,线槽块通过螺栓与底板上螺母孔连接;线槽块表面有一个以上线槽和一个以上螺栓孔。

上述方案中:

线槽块的线槽为一个凹槽,凹槽内有两个螺栓孔。

线槽块的线槽为四个间隔的凹槽,凹槽之间的凸台上有两个螺栓孔。

万能配线模板是通过不同模块组件,适用于不同电能表箱、配电盘尺寸建立标准配线模型,使其配线工作在模型中一次性完成,整体平移至电能表箱、配电盘中安装。

本发明的优点是:1、可根据不同批次配电箱、电能表箱统一配线走向、统一配线工艺。2、可量化二次配线用量,避免配线时掐头去尾造成的浪费。3、配线过程流程化,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简图。

图2是本发明中线槽块实施例1结构简图。

图3是图2俯视结构简图。

图4是本发明中线槽块实施例2结构简图。

图5是图4俯视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主要零部件名称为:底板1,螺母孔2,线槽块3,线槽4,螺栓孔5,导线6。

参见图1-5,万能配线模板,包括底板1(绝缘板),底板1上有密布的螺母孔2(纵横间隔布置,孔内沉入螺母,外来螺栓与螺母螺纹连接),底板1上额外配有若干个线槽块3,线槽块3通过螺栓与底板上螺母孔2连接(可以在底板1上任意位置固定);线槽块3表面有一个以上线槽4和一个以上螺栓孔5。线槽4为凹槽,凹槽至少一种线径宽,宽一点的可以同时并排容纳多个导线。螺栓孔5位置不限,可以在线槽4内,也可以在线槽4旁边凸台上,通常为两个,避免线槽块3旋转。螺栓孔5形状不限,可以是圆的(通常并排两个),可以是长条形的(通常拧上两个螺栓,防止线槽块3旋转)。图1为布线示意图,显示导线6走向,导线6置于线槽4内。

参见图2、3,是线槽块3的实施例1,线槽块3的线槽4为一个凹槽,凹槽内有两个螺栓孔5。凹槽根据宽窄可以并排排布多个导线,凹槽根据宽窄可以可以有多种规格的线槽块3。线槽块3固定时候通过螺栓经过螺栓孔5与螺母孔2连接。

参见图4、5,是线槽块3的实施例2,线槽块3的线槽4为四个间隔的凹槽,可以并排至少排布四条电线,凹槽之间的凸台上有两个螺栓孔5。

根据不同电能表箱、配电盘尺寸可以使用螺栓将线槽块3固定于底板1上任何部位,建立配线布线模型,实现电表箱、配电盘线束一次成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