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将膜片进行固定的剥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769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可将膜片进行固定的剥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贴膜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将膜片进行固定的剥膜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源贴膜机是将小型背光模组( 1. 4-5. 7英寸)的扩散膜、增光膜、黑白胶等光学膜按工艺顺序自动贴合组立的一种背光源行业新兴生产设备。系统通过16工位精密旋转平 台移动作业,依次完成除尘、撕膜、送料、定位、叠合、整压、取料等多道工序。机器适应卷材膜片来料;机器的独特除静电系统,能有效消除静电;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准、生产效率高和品质稳定等特点;主要应用手机、于GPS、平板电脑、MP4等中小尺寸的显示屏背光源模组的贴合组装。

公开号为CN20286276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背光源贴膜机的膜片检测装置,膜片被剥离之后会落到膜片支撑平台上,膜片在支撑平台上时,由于支撑平台的表面和膜片都非常的光滑,使得膜片在支撑平台上容易发生位移,而上述专利公开的膜片支撑平台其缺乏对膜片位置的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膜片进行固定的剥膜装置,可以对支撑平台上的膜片进行吸附固定,减少膜片的位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将膜片进行固定的剥膜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的膜片支撑平台,膜片支撑平台设有用于承载膜片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与支撑面对应并用于和真空装置接通的真空吸附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膜片被剥落到支撑板上之后,支撑板上的支撑面承载膜片,需要对膜片进行固定的时候,支撑面的真空吸附孔与真空装置连通,采用负压的方式将膜片吸附于支撑面上,从而对膜片进行吸附固定,使膜片不会轻易的移动,便于背光源贴膜机的准确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板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表面齐平构成支撑面,所述的真空吸附孔设置于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间隔设置可以使灰尘等不易于在支撑面上进行堆积,也减少了膜片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真空吸附孔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吸附孔均匀的排列使膜片均匀的受力,减少膜片局部受力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框体侧面设有与真空吸附孔连同的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体上设置的一个连接孔可以连通相对应支撑杆上的所有真空吸附孔,将真空装置接通连接孔即可使其对应支持杆上的所有真空吸附孔产生负压,完成对膜片的吸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膜片支撑平台包括底板、固定安装于底板的两个侧板,所述支撑板安装于两个侧板,侧板设有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设有检测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器设置于支撑板的下方,通过位置调节机构调整检测器的位置,检测器通过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的间隙检测支撑板表面的膜片。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将膜片进行固定的剥膜装置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将膜片进行固定的剥膜装置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导向块;12、支架;2、膜片支撑平台;21、底板;22、支撑板; 221、框体;222、支撑杆;223、真空吸附孔;224、连接孔;23、导向面;24、侧板;3、剥膜板;31、调节块;32、第一调节槽;33、第二调节槽;4、调节组件;41、固定座;42、螺杆;43、调节座;5、位置调节机构;51、X轴调节组件;511、调节杆;512、检测器安装座;52、Y轴调节组件;52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将膜片进行固定的剥膜装置,包括底座1、膜片支撑平台2、剥膜板3。其中底座1用于和背光源贴膜机的机架进行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为滑移平面,用于承载膜片支撑平台2,在底座1的两侧固定有高于滑移平面的导向块11。膜片支撑平台2包括底板21和固定安装于底板21的两个侧板24,两个侧板24的顶部设置了支撑板22,用于承载膜片。底板21的形状为矩形,底板21的底面与滑移平面接触,底板21的两侧为平行的导向面23,当膜片支撑平台2被放置于底座1上时,导向块11与导向面23紧贴,使得膜片支撑平台2在导向块11以及滑移平面的作用之下实现前后的滑移。

支撑板22包括矩形的框体221,框体221内设有若干平行设置并等间距排列的支撑杆222,支撑杆222的上表面为平面,并且若干个支撑杆222的上表面相互齐平,从而构成一个用于支撑膜片的支撑面;在框体221侧面设有连接孔224,连接孔224沿支撑杆222长度方向延伸至支撑杆222内,支撑杆222的上表面设有竖直向下延伸至连接孔224并与连接孔224接通的真空吸附孔223;当可将膜片进行固定的剥膜装置完成膜片剥离,需要对膜片位置进行位置固定的时,连接孔224可以接上真空装置,使真空吸附孔223内产生负压,而支撑杆222的上表面为平面,在大气压的作用之下,膜片会被牢牢的吸附在支撑板22上。

膜片支撑平台2在底座1的前后位置通过平台调节组件4进行调节,平台调节组件4包括固定座41、螺杆42、调节座43,固定座41与背光源贴膜机的机架固定,螺杆42和固定座41旋转连接,为了便于表达,附图中的螺杆42没有将螺纹展现出来;调节座43被固定于膜片支撑平台2的尾部,在螺杆42的端部安装有旋钮,由于螺杆42的轴线方向与膜片支撑平台2的滑移方向平行,因此可以通过旋转旋钮使螺杆42与调节架螺纹配合,从而驱动膜片支撑平台2的运动,使得膜片支撑平台2运动至适当的位置。

底板21的尾部固定有支架12,剥膜板3通过调节块31与支架12进行固定,调节块31设有第一调节槽32,调节槽的形状呈条状并且竖直设置,其中支架12设置了与第一调节槽32对应的螺钉孔,固定时,螺钉穿过第一条形槽与支架12固定,使剥膜板3的高度符合背光源贴膜机运行的要求。在剥膜板3上设置了条形的第二调节槽33,第二调节槽33的长度方向与膜片支撑平台2的滑移方向相同,从而可以控制剥膜板3与膜片支撑平台2之间的相对位置。由于剥膜板3可以实现上下、前后位置的调节,因此其适用范围较广。

膜片支撑平台2设置了位置调节机构5,位置调节机构5包括X轴调节组件51和Y轴调节组件52,Y轴调节组件52包括设置于侧板24的滑槽521,滑槽521平行于支撑板22设置;X轴调节组件51包括一端可滑动设置于滑槽521的调节杆511,调节杆511与侧板24垂直,调节杆511上设置了可滑动的检测器安装座512,检测器安装座512用于安装检测器;通过位置调节机构5使检测器能够移动到支撑板22所对应平面的各个位置,从而可以检测支撑板22上所承载的膜片。位置调节机构5设置了两组,分别被设置于两个侧板24上,两个位置调节机构5的调节杆511的长度等于两个侧板24间距,如图3所示,可以采用一长一短的方式进行设置。

当支撑板22上有两个膜片时,由于左右两个位置调节装置可以单独对相应的检测器进行调节,检测时,检测器穿过支撑板22上设置的开孔,检测支撑板22上表面承载的膜片。当两个膜片剥落在支撑台上时,由于两个膜片的位置、角度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针对性的调节位置调节机构5,使检测器与膜片能够较好的对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