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气飞虫诱捕器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2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气飞虫诱捕器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虫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气飞虫诱捕器的壳体。
背景技术
蚊、蝇、蛾等飞虫经常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安全、有效地去除室内的飞虫是害虫防治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了消灭蚊、蝇、蛾等飞虫,人们发明了电击式蚊蝇诱捕器、粘捕式蚊蝇诱捕器。然而,这些诱捕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引诱源单一或设计不合理,对蚊、蝇、蛾等的捕杀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是光气飞虫诱捕器,此类的诱捕器的壳体由于较小,而且引诱光源的发散性不是很大,使得整个光气飞虫诱捕器的作用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光气飞虫诱捕器的壳体,其技术方案如下—种光气飞虫诱捕器的壳体,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两端开口,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所述的外壳的内表面上涂有一层反光层,所述的外壳内表面设有可固定引诱装置的固定孔。优选方式为,所述的外壳形状为半圆球形。本实用新型中的引诱装置一般采用的是引诱光源和引诱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气飞虫诱捕器的壳体,在外壳的内表面上涂有一层反光层,使得引诱光源发射的光经过反光材料的进一步反色,使得整个引诱光线散色的范围更加的广。而外壳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也是为了扩大整个引诱装置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很大程度的扩大了光气飞虫诱捕器的影响范围,增强了其使用效果,提高了效率。

图I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I具体说明实施例—种光气飞虫诱捕器的壳体,包括外壳I,所述的外壳I两端开口,所述外壳的上端2开口大于下端3开口,所述的外壳I的内表面上涂有一层反光层4,所述的外壳I内表面设有可固定引诱装置的固定孔5。优选方式为,所述的外壳形状为半圆球形。本实用新型中的引诱装置一般采用的是引诱光源和引诱剂。
权利要求1.一种光气飞虫诱捕器的壳体,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两端开口,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所述的外壳的内表面上涂有一层反光层,所述的外壳内表面设有可固定引诱装置的固定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气飞虫诱捕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形状为半圆球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捕虫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气飞虫诱捕器的壳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气飞虫诱捕器的壳体,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两端开口,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所述的外壳的内表面上涂有一层反光层,所述的外壳内表面设有可固定引诱装置的固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很大程度的扩大了光气飞虫诱捕器的影响范围,增强了其使用效果,提高了效率。
文档编号A01M1/02GK202603438SQ20122027778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龙水琼 申请人:德清科中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