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及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434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材种苗繁育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橘红的快速繁殖及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化州橘红系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药用部位为未成熟果实和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在产地加工时将橘皮用刀分成两层,外层为橘红,内层则为橘白。商品名称为毛橘红。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的功能,化州橘红为常用中药。药用历史相当悠久。当地有正毛化州橘红和副毛化州橘红两种,前者是正品,为常绿灌木,主干明显,粗而短,一般高0.5~1米,树冠高4米左右,枝梗短而粗壮,基本无刺,嫩枝梗稍扁起棱,密被绒毛,单身复叶互生,叶片厚,椭圆形,叶翼倒心形,叶片边缘密布绒毛,嫩叶尤多,叶腋处生总状花序或花束,花萼呈杯状,萼片4浅裂,花瓣4片,矩圆形,白色;果实球形,多心室,幼果全身被雪白绒毛。花期2~3月,幼果期3~4月,果熟期10月。

橘红功能理气化痰,健胃消食,用于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满,疼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之证。因其性偏温燥,故对寒湿阻气者效果更佳,常配苍术、厚朴同用,如平胃散;偏于中气虚寒者,常配党参、白术、炙甘草同用,如六君子汤;用于痰湿阻滞之咳喘、痰多而稀白、 胸闷不适等证,常配半夏、茯苓同用,如二陈汤。在滋补药中稍佐该品,能醒脾助运,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更好发挥滋补药的功用。

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它含有挥发油、肌醇、维生素B1、黄酮甙等,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能稀释痰液,有利痰的排出;还可降低胆固醇、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以防止微细血管出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脱除多种植物病毒,避免病毒引起的品种退化和减产造成的损失,使原来的优良种性得到保持;繁殖快且量大、成苗快、种苗品质好、移栽成活率高,品种遗传物质变异小,开花挂果快、丰产期长的橘红种苗繁殖方法。

本发明人通过选定的橘红树芽苞和叶片作为外植体,经消毒去掉杂质,将芽尖组织和叶片放在分化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育成小植株,将诱导出的小植株切割后接入新的分化培养基中,多次继代采用分化培养,结果丛生芽数量多,生长快。再转移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形成袋装苗,经过自然光照下炼苗后出袋栽培,移栽到营养杯中育中苗,成活率达到98%以上。经五年摸索筛选,由于靠本发明人利用了培养基上培养出壮苗,终于找到适合细胞分化,壮苗的培养基作为发明点,从而实现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橘红繁殖及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技术工艺步骤:1、一种橘红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橘红芽苞和叶片作为外植体,消毒,配制分化培养基,壮苗培养基,用定向聚丙烯薄膜袋作为培养皿器,接种,培养,其技术工艺步骤如下,

(1)采外植体,选定橘红树的嫩枝条剪下,连芽和叶片保湿保鲜采集,选取芽苞和嫩叶放清水冲洗,然后用饱和洗衣粉水清洗,再用流动的清水漂洗2~5分钟,

(2)无菌分化,把漂洗干净的橘红树芽苞或嫩叶片作为外植体,在无菌接种室工作台上用72%~75%的酒精消毒15~30秒后,用无菌水冲洗2~5次后置于0.1%~0.2%的升汞中消毒15~25分钟,再用无菌水漂洗4~6次,去掉外表杂物。把所消毒的芽苞、叶片放到150倍以上的电子显微镜下,用解剖刀切割外表的杂物,清理外表杂物后取下最顶的芽尖0.2~0.25mm组织,用接种针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15~20天得到小植株,所述的分化培养基每升含蔗糖15~45g,卡拉胶6~10g,肌醇50~150mg,核黄素3~8mg,甘氨酸1~3mg,烟酸0.1~0.35mg,吡哆辛盐酸0.2~3.5mg,生长素0.9~2.5mg,Ad腺嘌呤10~30mg,分裂素6BA 0.1~0.3mg,柠檬酸100~300mg,抗坏血酸0.1~0.5mg,活性炭0.1-0.5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1/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

(3)快速增殖,培养15~20天后,将诱导出的小植株切割成0.3~0.5mm后接入新的分化培养基中,多次继代采用分化培养基,在每次转袋过程中,不断淘汰白化苗和污染袋苗,剪除枯黄叶片,经3~5次转袋培养后,得到的小植株再进行壮苗培养,

(4)壮苗培养,将无菌分化增殖获得的小植株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60~80天得到小苗,所述的壮苗培养基每升含蔗糖10~35g,卡拉胶6~10g,a-萘乙酸0.2~5.0mg,肌醇50~120mg,盐酸硫胺0.5~15mg,甘氨酸1.5~6.0mg,烟酸0.5~5mg,Ad腺嘌呤10~30mg, 吲哚丁酸0.1~3mg,吡哆辛盐酸0.4~1.5mg,生长素0.9~2.5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1/2大量元素和1/2微量元素成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橘红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分化培养基每升含蔗糖15~45g,卡拉胶6~10g,肌醇50~150mg,核黄素3~8mg,甘氨酸1~3mg,烟酸0.1~0.35mg,吡哆辛盐酸0.2~3.5mg,生长素0.9~2.5mg,Ad腺嘌呤10~30mg,分裂素6BA 0.1~0.3mg,柠檬酸100~300mg,抗坏血酸0.1~0.5mg,活性炭0.1-0.5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1/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橘红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壮苗培养基每升含蔗糖10~35g,卡拉胶6~10g,a-萘乙酸0.2~5.0mg,肌醇50~120mg,盐酸硫胺0.5~15mg,甘氨酸1.5~6.0mg,烟酸0.5~5mg,Ad腺嘌呤10~30mg,吲哚丁酸0.1~3mg,吡哆辛盐酸0.4~1.5mg,生长素0.9~2.5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1/2大量元素和1/2微量元素成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橘红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4)中所用的培养基pH为4.5~5.5,培养温度18~32℃,每天光照6~16小时,光照度800~2500Lx,芽尖为芽苞生长点0.1~0.5mm组织,叶片为顶尖叶片1/2处0.1~0.8mm组织,小植株的高度为1~3cm,小苗苗高为3~8cm,每株苗有2~5条根,无变异白化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橘红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4)中所用的培养基均分装入薄膜袋中,每袋30ml, 分装好后密封、高温消毒15~25分钟,取出放在无菌室降温贮存,在无菌室的超净工作台上接上对应的外植体或小植株后,用封口机把接好种的培养基袋封口,再放到培养室培养,培养基分装的薄膜袋,均为定向聚丙烯薄膜袋。

6、一种橘红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小苗形成的植株长至3~8厘米时,将培养袋苗转移到自然光下炼苗7~14天,然后将其从袋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至装有营养土的营养杯栽培,经2~6个月生长得到中苗,成为生产栽培的种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橘红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苗苗高为50cm以上,每株苗有分叉2~5条,有3~5条根以上,须根多,叶片厚浓绿,无病虫,无变异苗白化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国内外没有关于利用组培技术生产橘红种苗的专利和相关报道,只有实生苗和嫁接育苗繁殖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独创的培养基,使用定向聚丙烯薄膜袋作培养器皿,降低成本,可以脱除多种植物病毒,避免病毒引起的品种退化和减产造成的损失,使原来的优良种性得到保持;繁殖快且量大、成苗快、种苗品质好、移栽成活率高,品种遗传物质变异小,开花挂果快、丰产期长。本发明具有操作性强,应用价值高,环保,对环境无任何不良影响,具有独创性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是这样的,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1)采外植体:选用橘红老树的嫩枝条剪下,连芽和叶片保湿保鲜采回,选取芽苞放清水冲洗,然后用洗衣粉水清洗,再用流动的清水漂洗。

(2)无菌分化:把漂洗干净的橘红芽苞作为外植体,在无菌接种室工作台上用72%~75%的酒精消毒15~30秒后,用无菌水冲洗2~5次后置于0.1%~0.2%的升汞中消毒15~25分钟,再用无菌水漂洗4~6次,去掉外表杂物。把所消毒的芽苞放到150倍以上的电子显微镜下,用解剖刀切割外表的杂物,清理外表杂物后用接种针将芽尖0.2~0.25mm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小植株。所述的分化培养基每升含蔗糖15~45g,卡拉胶6~10g,肌醇50~150mg,核黄素3~8mg,甘氨酸1~3mg,烟酸0.1~0.35mg,吡哆辛盐酸0.2~3.5mg,生长素0.9~2.5mg,Ad腺嘌呤10~30mg,分裂素6BA 0.1~0.3mg,柠檬酸100~300mg,抗坏血酸0.1~0.5mg,活性炭0.1-0.5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1/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

(3)壮苗培养:将无菌分化增殖获得的小植株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60~80天得到小苗,所述的壮苗培养基每升含蔗糖10~35g,卡拉胶6~10g,a-萘乙酸0.2~5.0mg,肌醇50~120mg,盐酸硫胺0.5~15mg,甘氨酸1.5~6.0mg,烟酸0.5~5mg,Ad腺嘌呤10~30mg,吲哚丁酸0.1~3mg,吡哆辛盐酸0.4~1.5mg,生长素0.9~2.5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1/2大量元素和1/2微量元素成分。

(4)袋装苗移栽:当小苗形成的植株长至4~6厘米时,将培养袋苗转移到自然光下炼苗7~14天,然后将其从袋中取出,洗净根部的 培养基,移至装有营养土的营养杯栽培,得到中苗,成为生产栽培的种苗。

在上述(2)~(3)各步骤中所用的培养基均为pH5~5.8,培养温度24~28℃,每天光照10~12小时,光照度1500~2000Lx。

步骤(1)所述的采外植体为当年开花成年树嫩枝条的芽苞。

步骤(2)所述的芽尖为芽苞生长点。

步骤(2)所述的小植株的高度为1~2cm。

步骤(3)所述的小苗苗高为4~6cm,每株苗有3~5条根。

实施例2

(1)采外植体:选用橘红老树的嫩枝条剪下,连芽和叶片保湿保鲜采回,选取嫩叶放清水冲洗,然后用洗衣粉水清洗,再用流动的清水漂洗。

(2)无菌分化:把漂洗干净的橘红嫩叶片作为外植体,在无菌接种室工作台上用72%~75%的酒精消毒10秒,用无菌水冲洗2~5次后,置于0.1%的升汞中消毒15~25分钟,再用无菌水漂洗4~6次。把所消毒的叶片放到150倍以上的电子显微镜下,用解剖刀切割嫩叶叶尖下1/2处0.3~0.5mm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小植株。所述的分化培养基每升含蔗糖20~30g、卡拉胶7~8g、肌醇100mg、甘氨酸2mg、烟酸0.25mg、Ad腺嘌呤10mg,柠檬酸100mg,抗坏血酸0.1mg,核黄素3mg,活性炭0.1mg,吡哆辛盐酸0.4mg、生长素0.9mg、分裂素6BA 0.2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1/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

(3)壮苗培养:将无菌分化获得的小植株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小苗。所述的壮苗培养基每升含蔗糖20~25g,卡拉胶8g,a-萘乙酸0.5~3.0mg,肌醇50~100mg,盐酸硫胺4.5~12mg,甘氨酸1.5~4.0mg,烟酸1.0~2.5mg,吲哚丁酸0.2mg,吡哆辛盐酸0.4~1.5mg,生长素0.9~2.5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和1/2微量元素成分。

(4)袋装苗移栽:当小苗形成的植株长至4~6厘米时,将培养袋苗转移到自然光下炼苗7~14天,然后将其从袋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至装有营养土的营养杯栽培,得到中苗,成为生产栽培的种苗。

在上述(2)~(3)各步骤中所用的培养基均为pH5~6,培养温度24~30℃,每天光照10小时,光照度1500~2000Lx。

步骤(1)所述的采外植体为当年开花成年树嫩枝条的叶片。

步骤(2)所述的叶片为顶尖叶片1/2处0.3~0.5mm组织。

步骤(2)所述的小植株的高度为1~2cm。

步骤(3)所述的小苗苗高为4~6cm,每株苗有3~5条根。

实施例3

(1)采外植体:选用橘红树的嫩枝条剪下,连芽和叶片保湿保鲜采回,选取芽苞放清水冲洗,然后用洗衣粉水清洗,再用流动的清水漂洗。

(2)无菌分化:把漂洗干净的橘红芽苞作为外植体,在无菌接种室工作台上用71%~76%的酒精消毒20秒后,用无菌水冲洗2~5次后 置于0.2%的升汞中消毒15~25分钟,再用无菌水漂洗4~6次,去掉外表杂物。把所消毒的芽苞放到150倍以上的电子显微镜下,用解剖刀切割外表的杂物,清理外表杂物后用接种针将芽尖0.3mm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小植株。所述的分化培养基每升含蔗糖25~30g、卡拉胶8g、肌醇100mg、甘氨酸2mg、烟酸0.25mg、吡哆辛盐酸0.4~1.5mg、生长素0.9~2.5mg、柠檬酸100mg,抗坏血酸0.1mg,核黄素3mg,活性炭0.1mg,分裂素6BA 0.1mg、Ad腺嘌呤25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

(3)壮苗培养:将无菌分化获得的小植株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小苗。所述的壮苗培养基每升含蔗糖20~25g,卡拉胶8g,a-萘乙酸0.5~3.0mg,肌醇50~120mg,盐酸硫胺4.5~12mg,甘氨酸1.5~5.0mg,烟酸1.0~2.5mg,吲哚丁酸0.6mg,吡哆辛盐酸0.4~1.5mg,生长素0.9~2.5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1/2大量元素和1/2微量元素成分。

(4)袋装苗移栽:当小苗形成的植株长至4~6厘米时,将培养袋苗转移到自然光下炼苗7~14天,然后将其从袋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至装有营养土的营养杯栽培,得到中苗,成为生产栽培的种苗。

在上述(2)~(3)各步骤中所用的培养基均为pH5~6.0,培养温度23~29℃,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度1500~2000Lx。

步骤(1)所述的采外植体为当年开花成年树嫩枝条的芽苞。

步骤(2)所述的芽尖为芽苞生长点。

步骤(2)所述的小植株的高度为1~3cm。

步骤(3)所述的小苗苗高为4~8cm,每株苗有3~5条根。

实施例4

(1)采外植体:选用橘红树的嫩枝条剪下,连芽和叶片保湿保鲜采回,选取芽苞放清水冲洗,然后用洗衣粉水清洗,再用流动的清水漂洗。

(2)无菌分化:把漂洗干净的橘红芽苞作为外植体,在无菌接种室工作台上用72%~75%的酒精消毒20~25秒后,用无菌水冲洗2~5次后置于0.1%~0.2%的升汞中消毒15~25分钟,再用无菌水漂洗4~6次,去掉外表杂物。把所用消毒的芽苞、叶片放到150倍以上的电子显微镜下,用解剖刀切割外表的杂物,清理外表杂物后用接种针将芽尖0.2~0.25mm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小植株。所述的分化培养基每升含蔗糖25~30g、卡拉胶8g、肌醇100mg、甘氨酸2mg、烟酸0.25mg、吡哆辛盐酸0.4~1.5mg、生长素0.9~2.5mg、分裂素6BA 0.1mg、柠檬酸100mg,抗坏血酸0.1mg,核黄素3mg,活性炭0.1mg,Ad腺嘌呤20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1/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

(3)壮苗培养:将无菌分化获得的小植株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小苗。所述的壮苗培养基每升含蔗糖20~25g,卡拉胶8g,a-萘乙酸0.5~3.0mg,肌醇50~120mg,盐酸硫胺4~12mg,甘氨酸2.5~5mg,烟酸2.0~3.5mg,吲哚丁酸0.5mg,吡哆辛盐酸0.4~1.5mg,生长素0.1~0.35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1/2大量元素和1/2微量元素成分。

(4)袋装苗移栽:当小苗形成的植株长至4~6厘米时,将培养袋苗转移到自然光下炼苗7~14天,然后将其从袋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至装有营养土的营养杯栽培,得到中苗,成为生产栽培的种苗。

在上述(2)~(3)各步骤中所用的培养基均为pH5~6.0,培养温度24~30℃,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度1500~2200Lx。

步骤(1)所述的采外植体为当年开花成年树嫩枝条的芽苞。

步骤(2)所述的芽尖为芽苞生长点。

步骤(2)所述的小植株的高度为1~2cm。

步骤(3)所述的小苗苗高为4~6cm,每株苗有3~5条根。

实施例5

(1)采外植体:选用橘红老树的嫩枝条剪下,连芽和叶片保湿保鲜采回,选取芽苞放清水冲洗,然后用洗衣粉水清洗,再用流动的清水漂洗。

(2)无菌分化:把漂洗干净的橘红芽苞作为外植体,在无菌接种室工作台上用72%~75%的酒精消毒10~15秒后,用无菌水冲洗2~5次后置于0.1%~0.2%的升汞中消毒15~25分钟,再用无菌水漂洗4~6次,去掉外表杂物。把所用消毒的芽苞、叶片放到150倍以上的电子显微镜下,用解剖刀切割外表的杂物,清理外表杂物后用接种针将芽尖0.2~0.25mm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小植株。所述的分化培养基每升含蔗糖25~30g、卡拉胶8g、肌醇100mg、甘氨酸2mg、烟酸0.25mg、、吡哆辛盐酸0.4~1.5mg、柠檬酸100mg,抗坏血酸0. 1mg,核黄素3mg,活性炭0.1mg,生长素0.9~2.5mg、分裂素6BA 0.1mg、Ad腺嘌呤20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1/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

(3)快速增殖:培养15~20天后,将诱导出的小植株切割后接入新的分化培养基中,结果丛生芽数量多,生长快。多次继代采用分化培养基。在每次转袋过程中,应切除顶端优势,且丛生芽块不能切得太小,以免影响增殖速度。同时,应不断淘汰白化苗和污染袋苗,剪除枯黄叶片,经几次转袋后,增殖速度可达2.5~3倍。

(4)壮苗培养:将培养增殖获得的小植株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小苗。所述的壮苗培养基每升含蔗糖20~25g,卡拉胶8g,a-萘乙酸0.5~3.0mg,肌醇50~100mg,盐酸硫胺4~12mg,甘氨酸1.5~4.0mg,烟酸1.0~2.5mg,吲哚丁酸0.3mg,吡哆辛盐酸0.4~1.5mg,生长素0.9~2.5mg,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1/2大量元素和1/2微量元素成分。

(5)袋装苗移栽:当小苗形成的植株长至4~6厘米时,将培养袋苗转移到自然光下炼苗7~14天,然后将其从袋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至装有营养土的营养杯栽培,经2~6个月得到中苗,成为生产栽培的种苗。

在上述(2)~(3)各步骤中所用的培养基均为pH5~5.8,培养温度24~28℃,每天光照10~12小时,光照度1500~2000Lx。

步骤(1)所述的采外植体为当年开花成年树嫩枝条的芽苞。

步骤(2)所述的芽尖为芽苞生长点。

步骤(2)所述的小植株的高度为1~2cm。

步骤(3)~(4)所述的小苗苗高为4~6cm,每株苗有3~5条根。

步骤(5)所述的中苗苗高为50cm以上,每株苗有3~5条根以上,须根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