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腐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641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豆腐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及其制作方法,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豆腐及其 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
豆腐是一种人们非常喜爱食用的豆制品, 一般是由豆浆点入卤水 或石膏,待植物蛋白凝固后,压制成豆腐。但是这种豆腐易产生苦涩 味,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制作的豆腐易碎,易有酸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煮熟后或用其他方法烹饪后易产生蜂 巢状孔,弹性足,口感更好,更易入味的豆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豆腐,其特 征在于常温下,它由豆浆和含有C02的碳酸水(可以是零摄氏度至常 温)和MgCl2溶液混合制成,其中用于制作豆浆所需黄豆与制作碳酸水
溶液所需C02和MgCl2的质量比为1000: 2 50:0.5 35。其中制作碳 酸水溶液所需C02与水的质量比为0.2 45: 1000,制备MgCl2水溶液 中MgCl2与水的质量比为1: 5 1000,制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 量比为l: 5 30。优选地,制备碳酸水溶液所需C02与水的质量比约 为4 16: 1000,制备MgCl2水溶液中MgCL与水的质量比为1: 10 100,制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 5 20。作为凝固剂的 碳酸水和MgCl2水溶液可以是混合物也可以先后分别加入.MgCL水溶 液可以是纯MgCl2水溶液也可以是卤水或卤片水溶液,本发明按其中
3MgCl2含量计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豆腐的制作 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A、将黄豆加水磨浆,煮沸,制 成豆浆;B、将二氧化碳压入MgCl2水溶液中,制成混合凝固剂;C、 将混合凝固剂导入豆浆中,待其凝固后,过滤,压制成型。其中二氧 化碳加压压力在0. 01MPa 3. 5MPa, MgCl2水溶液中MgCl2与水的质量 比为1: 5 1000,制备豆浆所需黄豆与制备混合凝固剂所需C02与 MgCL的质量比为1000: 2 50:0.5 35。其中制备碳酸水溶液所需 C02与水的质量比为0. 2 45: 1000,制备MgCl2水溶液中MgCL与水 的质量比为1: 5 1000.制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 5 30。优选地,制备碳酸水溶液所需C02与水的质量比为4 16: 1000, 制备MgCl2水溶液中MgCl2与水的质量比为1:10 100,制备豆浆时所 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l: 5 2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现有工艺相比,这种豆腐煮熟后或用其他方 法烹饪后易产生蜂巢状孔,弹性好,入味快,不易碎,无苦涩味,无 酸味,而且生产时相对传统凝固剂而言对豆浆的温度要求低,可较低 温度也可高温,豆浆为低温时生产的豆腐也在煮熟后也不发硬,不发 死.
具体实施方式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豆腐,其特征在于它由豆浆和碳酸水溶液和 MgCl2水溶液混合制成,其中制备豆浆所需黄豆与制备碳酸水溶液所 需C02和MgCl2的质量比为1000: 2 50: 0. 5 35。其中制备碳酸水 溶液所需C02与水的质量比为0.2 45: 1000,制备MgCl2水溶液中 MgCl2与水的质量比为1: 5 1000,制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 5 30。优选地,制备碳酸水溶液所需C02与水的质量比为4 16: 1000,制备MgCl2水溶液中MgCl2与水的质量比为1:10 100,制 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l: 5 20。
本发明的主要原理是豆桨中的胶粒所带电荷被碳酸水溶液中的
电解质中和后凝结,而MgCl2水溶液凝固原理已有共识,二者互补,完 成豆蛋白的凝固.
下面列举一些具体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将MgCl2加入碳酸水溶液中作为混合
凝固剂,能够大大节约碳酸水溶液单独作为凝固剂时的使用量,而产 品仍会保持用碳酸水作为凝固剂的优点。 一般来说,制备豆浆所需黄
豆制备碳酸水溶液所需C02: MgCl2 (以质量计)为1000: 2 50: 0.5 35。这时,制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 5 30。优 选地,制备豆浆所需黄豆制备碳酸水溶液所需C02: MgCl2 (以质量 计)为1000: 4 40:5 30。 以下是一些实施例
i、将9克二氧化碳气体持续压入到注满rc的冷水的容量为1000
毫升的高压釜中,静置,恢复到常温时釜中压力约为0.6MPa。取干 黄豆750克,常温下用水浸泡8小时左右,磨浆,滤渣,加水15千 克煮浆,消泡,得浆15. 5千克,先将1克MgCL溶于9克水中,然后 一边搅拌一边滴入到豆浆中,再将碳酸溶液缓慢地导入到豆浆中,待 其凝固后,过滤,压制成型。
2、将50克MgCl2溶入500毫升水中,装入高压釜中,再将2克 二氧化碳气体压入到上述高压釜中,静置,将高压釜置于0 4"C冰 水中,釜中压力约为0. lMPa。将1.5千克干黄豆浸泡,磨浆,力口 9 千克水煮沸后得浆10. 3千克。将上述C02和MgCL混合溶液500毫升缓慢导入上述豆浆中,待其凝固后,过滤,压制成i^
3、 将3克MgCl2溶入500毫升水中,装入高压釜中,16克二氧 化碳气体压入到高压釜中,静置,将高压釜置于0 4'C的冰水中, 釜中压力约为lMPa。将350克干黄豆浸泡,磨浆,加2400克水煮沸 后得浆2700克。将上述C02和MgCl2混合溶液500克缓慢导入上述豆
浆中,待其凝固后,过滤,压制成型。
4、 将100克MgCl2溶入500毫升水中,装入高压釜中,将8克二 氧化碳气体压入到高压釜中,静置,将高压釜置于0 4。C冰水中, 釜中压力约为0.5MPa。将3.5千克干黄豆浸泡,磨浆,加21千克水 煮沸后得浆24千克,将上述C02和MgCl2混合溶液500克缓慢导入上 述豆浆中,待其凝固后,过滤,压制成型。
将MgCl2与碳酸水溶液混合后作为混合凝固剂,可以大大节约碳 酸水溶液的使用量,而产品仍会保持用碳酸水作凝固剂的优点,即该 豆腐煮熟后内部易产生纹理,易出孔,弹性足,口感好,易入味。用 食品级柠檬酸、苹果酸、磷酸也可起到增强碳酸水溶液作为凝固剂的 效果,但成本高,且MgCl2有使碳酸水点制的豆花沉降的效果,而并 非只是悬浮在黄浆水的上层。
除了将MgCl2和碳酸水溶液先混合制成混合溶液作为凝固剂使用 外,也可以先用MgCl2点制,然后再用碳酸水溶液作为凝固剂进行点 制,反之亦可。说明书中所述的凝固剂可以根据实施例的不同表示不 同的成分,可以是碳酸水溶液,也可以是MgCl2与碳酸水溶液的混合 物。在本发明中豆浆的制作过程为现有技术,其中使用的黄豆为干黄 豆,在市场上可以直接买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碳酸水和 MgCl2混合溶液的制作过程如下在耐6.0MPa的高压釜中加入MgCl2 注满水,加盖,将过滤,除臭后的二氧化碳从压力为5.0MPa的钢罐通过连接管道通入到高压釜中,观察压力表,当压力表达到所需压力 时,关断连接管道的开关,用高压釜内置搅拌器进行搅拌,至压力表
稳定(一般地,随着C02逐渐溶解到水溶液中,釜内压力会下降),再
打开连接管道中的开关,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压力表稳定在所需压力。 在该实施例中,所需设备和原料可购得。以上的制作过程可以在常温
下进行,但C02在0 4'C时溶解度高,所以制备碳酸水时宜用冷水。 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实际加工碳酸水时可参照碳酸汽水的碳酸 生产工艺。
权利要求
1、一种豆腐,其特征在于该豆腐由豆浆、碳酸水溶液和MgCl2水溶液混合而成,制备豆浆所需黄豆制备碳酸水溶液所需CO2∶MgCl2(以质量计)为1000∶2~50∶0.5~35。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其特征在于制备豆浆所需黄豆制备碳酸水混合溶液所需C02: MgCl2 (以质量计)为1000: 4 40: 5 30。
3、 一种豆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A、将黄豆加水磨浆,制成豆浆;B、将二氧化碳压入MgCl2水溶液中,制成凝 固剂;C、将凝固剂导入豆浆中,待其凝固后,过滤,压制成型;其 中二氧化碳加压压力在0.01MPa 3.5MPa,温度为0。C至常温,制备 MgCh水溶液中MgCl2与水的质量比为1: 5 1000,制备豆桨时所用 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 5 30。
4、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 中,先将MgCl2溶入水中制成MgCl2水溶液,再二氧化碳压入MgCl2 水溶液中,制成凝固剂,其中制备豆浆所需黄豆制备碳酸水溶液所 需C。2: MgCl2 (以质量计)为1000: 4 40: 5 30。
5、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 先将MgCl2加入豆桨中,再将凝固剂碳酸水导入豆浆中,或先将凝固 剂碳酸水导入豆浆中,再将MgCl2水溶液加入豆浆中,待其凝固后,过 滤,压制成型,其中制备豆浆所需黄豆制备碳酸水溶液所需C02: MgCl2 (以质量计)为1000: 2 50: 0. 5 3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腐,其特征在于它由豆浆和含有CO<sub>2</sub>的碳酸水(可以是零摄氏度至常温)和MgCl<sub>2</sub>溶液混合制成,其中用于制作豆浆所需黄豆与制作碳酸水溶液所需CO<sub>2</sub>和MgCl<sub>2</sub>的质量比为1000∶2~50∶0.5~3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现有工艺相比,是提供一种煮熟后或用其他方法烹饪后易产生蜂巢状孔,弹性足,口感更好,易入味,不易碎,无酸味,无苦涩味的豆腐,而且这种豆腐生产时对豆浆的温度的要求低,可低温可高温,豆浆为低温时生产的豆腐也在煮熟后也不发硬,不发死。
文档编号A23C20/00GK101558854SQ20081003621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8日
发明者孟庆东 申请人:孟庆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