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消渴(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877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消渴(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治疗消渴(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适用于临床上治疗II型糖尿病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消瘦,倦怠乏力等症。
背景技术
消渴病(II型糖尿病)以口渴多饮,消谷易饥为临床特征,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分为三大类1、西药,该类药物以胰岛素和第二代的磺酰脲类药物优降糖为代表,优点是控制症状迅速,效果显著,但副作用明显,不但能损坏肝、肾功能,而且还会造成白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并能导致患者药物继发性失效;2、中西结合药类,该类药物以广州中药一厂生产的“中一消渴丸”为代表,“中一消渴丸”的主要成分有黄芪、生地黄、天花粉和西药优降糖,该药具有滋阴养肾,益气生津和疗效快的特点,但每丸中仍然含有0.25mg的西药优降糖,因而还存在有损坏肝、肾功能和导致患者药物继发性失效的不足;3、纯中药,如左归饮、六味地黄丸、人参糖肽注射液(补气、生津、止渴)、愈三消胶囊(养阴生津,益气活血)、渴乐宁胶囊(益气、养阴、生津)、芪蛭降糖胶囊(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金芪降糖片(清热益气)、参芪降糖片(益气养阴、滋脾补肾)等,上述药物述及病变脏腑则责之肺、胃、肾,论及病机则以之“阴虚燥热”,论及治疗则专重于养阴清热,本发明根据络病理论,从脾论治,以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为治则,临床疗效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中医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为主要治疗原则,将治脾诸法与药物有机结合既纠正消渴病机体局部存在的水津匮乏、阴虚燥热的病机之标,又纠正脾失健运而引起的水谷津液输布和利用过程中的紊乱及不平衡状态,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治疗消渴的药物组合物,其生药组成比例(重量/重量)包括人参42-160份、黄精50-200份、苍术(炒)30-100份、苦参20-60份、茯苓35-100份、麦冬50-200份、何首乌(炙)35-100份、生地黄50-120份、山茱萸50-200份、黄连20-60份、佩兰30-60份、荔枝核75-150份、淫羊藿30-60份、知母30-100份、丹参35-120份、葛根50-200份、地骨皮30-100份、水余量。
所述治疗消渴的药物组合物的较好组合比例为人参83份、黄精110份、苍术(炒)55份、苦参45份、麦冬110份、佩兰45份、知母55份、丹参72份、茯苓67份、何首乌(炙)67份、葛根110份、荔枝核110份、生地黄83份、地骨皮67份,水余量。所述的治疗消渴的药物组合物,其生药组成还可包括黄芪、山茱萸、淫羊藿、黄连、玉竹、白术、泽泻、补骨脂、玄参、熟地、石斛、佛手、仙灵脾、白薇其中一种或几种。上述治疗消渴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1)、佩兰45克、苍术55克合并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残渣及其水溶液备用;(2)、山茱萸110克用8倍量75%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渗漉速度3ml/分钟,收集渗漉液700ml,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备用;
(3)、其余人参83克、黄精110克、苦参45克、麦冬110克、知母55克、丹参72克、茯苓67克、何首乌(炙)67克、葛根110克、荔枝核110克、生地黄83克、地骨皮67克其14味加水8倍量浸泡2小时后,加入步骤(1)、(2)佩兰、苍术、山茱萸的残渣及水溶液,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0ml;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达60%,充分沉淀,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900ml,加入挥发油、山茱萸清膏及防腐剂(1‰苯甲酸钠)充分搅拌溶解,溶液用蒸馏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放入冷藏库4℃条件下静成沉12小时,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经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药理教研室药理试验研究表明,本发明的口服液(商品名称为津力达口服液)治疗性给药对四氧嘧啶和肾上腺素两种高血糖大鼠均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同时能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但是对胰岛素分泌及血脂无明显影响。见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药物组合的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2)、山茱萸照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O)用8倍量75%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渗漉速度3ml/分钟,收集渗漉液700ml,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备用;(3)其余人参等14味加水8倍量浸泡2小时后,加入佩兰、苍术、山茱萸的残渣及水溶液,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800ml;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达60%,充分沉淀,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900ml,加入挥发油、山茱萸清膏及防腐剂(1‰苯甲酸钠)充分搅拌溶解,溶液用蒸馏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放入冷藏库4℃条件下静置沉淀12小时,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消渴的药物组合物,其生药组成比例(重量/重量)包括人参42-160份、黄精50-200份、苍术(炒)30-100份、苦参20-60份、茯苓35-100份、麦冬50-200份、何首乌(炙)35-100份、生地黄50-120份、山茱萸50-200份、黄连20-60份、佩兰30-60份、荔枝核75-150份、淫羊藿30-60份、知母30-100份、丹参35-120份、葛根50-200份、地骨皮30-100份、水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消渴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药的组合比例包括人参83份、黄精110份、苍术(炒)55份、苦参45份、麦冬110份、佩兰45份、知母55份、丹参72份、茯苓67份、何首乌(炙)67份、葛根110份、荔枝核110份、生地黄83份、地骨皮67份,水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消渴的药物组合物,其生药组成还可包括黄芪、山茱萸、淫羊藿、黄连、玉竹、白术、泽泻、补骨脂、玄参、熟地、石斛、佛手、仙灵脾、白薇其中一种或几种。
4.上述治疗消渴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1)、佩兰45克、苍术55克合并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残渣及其水溶液备用;(2)、山茱萸110克用8倍量75%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渗漉速度3ml/分钟,收集渗漉液700ml,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备用;(3)、其余人参83克、黄精110克、苦参45克、麦冬110克、知母55克、丹参72克、茯苓67克、何首乌(炙)67克、葛根110克、荔枝核110克、生地黄83克、地骨皮67克共14味加水8倍量浸泡2小时后,加入步骤(1)、(2)佩兰、苍术、山茱萸的残渣及水溶液,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0ml;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达60%,充分沉淀,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900ml,加入挥发油、山茱萸清膏及防腐剂(1‰苯甲酸钠)充分搅拌溶解,溶液用蒸馏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放入冷藏库4℃条件下静成沉12小时,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以中医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为主要治疗原则,提供一种治疗消渴(糖尿病)的口服液,将治脾诸法与药物有机结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这种药物组合物,其生药组成比例(重量/重量)包括人参83份、黄精110份、苍术(炒)55份、苦参45份、麦冬110份、佩兰45份、知母55份、丹参72份、茯苓67份、何首乌(炙)67份、葛根110份、荔枝核110份、生地黄83份、地骨皮67份,水余量。经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药理教研室药理试验研究表明,本发明的口服液(商品名称为津力达口服液)治疗性给药对四氧嘧啶和肾上腺素两种高血糖大鼠均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同时能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但是对胰岛素分泌及血脂无明显影响。
文档编号A61P3/00GK1403146SQ02146570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4日
发明者吴以岭 申请人: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