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半边莲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22288阅读:2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方半边莲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中药复方半边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方半边莲注射液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临床的现代中药制剂。复方半边莲注射液为从中药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中提取的灭菌水溶液,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上用于多发性疖肿、扁桃腺炎、乳腺炎等的治疗。虽然复方半边莲注射液上市多年,临床应用疗效肯定。但是由于注射剂使用不方便、容易引发患者不良反应,限制了此品种的推广与使用。因此我们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改变了此复方的给药途径,即由注射给药改为口服给药。经过药效学实验证明,口服给药疗效肯定、使用方便。
发明内容本发明在于公开一种复方半边莲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方半边莲口服制剂包括口服液体制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咀嚼剂、气雾剂、滴丸等临床上经口服给药剂型。本发明的内容与要点是采用提取、浓縮的方法,将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中主要药效成分提取出来,并加入相应的辅料经过制剂的过程制备成相应的复方半边莲口服制剂。采用动物实验进一步确保口服给药的疗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取三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10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051.20(556(TC)的清膏,澄清处理,加乙醇至含醇量为5070%,静置1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调节pH值至5.08.0,滤过,得到药材提取液,再用不同的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剂。为验证疗效,分别观察复方半边莲制剂对细菌内毒素致家兔体温升高的影响、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啤酒酵母致家兔体温升高的影响、复方半边莲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平皿法)、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平皿法)、复方半边莲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复方半边制剂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试验、复方半边莲制剂对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试验、复方半边莲制剂对组织胺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试验、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试验、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扭体法)、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大鼠的镇痛作用(压尾法)。实验例一、观察复方半边莲制剂对细菌内毒素致家兔体温升高的影响取体重1.73.Okg的家兔,经预测后体温范围38.039.6t:,且体温波动在0.4"C以内的健康家兔36只,给药前测量两次正常体温,间隔30min,两次体温之差不得超过0.2'C,以此两次体温的平均值作为正常体温,然后按正常体温均匀分为六组,每组6只动物①空白对照组;②模型对照组;③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⑤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中剂量组;⑥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低剂量组。家兔经口插入人用导尿管灌胃给药,一天3次,间隔2h,给药容积均为5.0ml/kg。首次给药后即开始测量体温,lh后从耳缘静脉注射细菌内毒素溶液20EU/kg(20EU/ml,1.0ml/kg,空白对照组不给予细菌内毒素),每30miii记录体温l次,连续观察6h。以给药前正常体温作为基数,计算各测定时间点兔体温的变化(A°C)。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细菌内毒素后家兔体温即开始上升,至1.5h左右达高峰,体温升高〉0.8"C,此后体温逐渐下降,持续3h左右。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注射内毒素后13h,体温升高(A。C)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或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说明造模成功;阿司匹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注射内毒素后2.55h,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或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注射内毒素后22.5h,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注射内毒素后25h,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或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低剂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细菌内毒素致家兔体温升高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二、观察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啤酒酵母致家兔体温升高的影响取体重1.73.0kg家兔,经预测后体温范围38.039.6°C,且体温波动在0.4"C以内的健康家兔36只,给药前测量两次正常体温,间隔30min,两次体温之差不得超过0.2。C,以此两次体温的平均值作为正常体温,然后按正常体温均匀分为六组,每组6只动物①空白对照组;②模型对照组;③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④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⑤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中剂量组;⑥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低剂量组。家兔经口插入人用导尿管灌胃给药,一天3次,间隔3h,给药容积均为5.0ml/kg。首次给药后立即肌肉注射5%啤酒酵母混悬液1.0ml/kg(空白对照组不给予啤酒酵母),同时开始测量体温,每30min记录体温1次,连续观察10h。以给药前正常体温作为基数计算各测定时间点家兔体温的变化(A'C)。结果表明,肌肉注射啤酒酵母后家兔体温即开始缓慢上升,至6h左右达高峰,体温升高〉1.3X:,此后体温逐渐下降,持续4h左右。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注射酵母后49h,体温升高(A'C)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或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说明造模成功;阿司匹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注射酵母后4.56h,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或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注射酵母后56h,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或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注射酵母后56h,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但体温变化为高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注射酵母后7.58.5h,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啤酒酵母致家兔体温升高有一定的解热作用。三、复方半边莲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平皿法)3.1药物平板培养基的制备称取营养琼脂培养基1.7g,共5份,分别加入到含复方半边莲100、50、25、12.5、6.25mg(生药)/ml的药液50ml中,摇晃使溶解,12rC高压灭菌15min。取10个无菌平皿(90mm直径,下同),在盖上作编号,分别加入上述己熔化并冷却至4(TC左右的含药培养基20ml,每个浓度平行制备2个平皿,待琼脂凝固后,即制成为含药物的平板培养基。另取4个无菌平皿,同法制备不含药物的空白平板培养基。3.2菌液的制备和接种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3'C培养24h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以IO倍顺序稀释为10-1、10-2、10-3、10-4、10-5等不同浓度的细菌悬液,分别取10-5浓度的菌液0.2ml接种于每个平板培养基上,33'C培养24h后取出,观察细菌在不同浓度的药物平板上的生长情况。使细菌不生长的最低浓度即为药物对该菌的MIC。结果表明,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MIC为50mg(生药)/ml。结果见表1表l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菌株接种细菌量(cfu)最低抑菌浓度MIC(mg(生药)/ml)金黄色葡萄球菌154.050四、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平皿法)4.1药物平板培养基的制备称取营养琼脂培养基1.7g,共5份,分别加入到含复方半边莲500、400、300、200、100mg(生药)/ml的药液50ml中,摇晃使溶解,121。C高压灭菌15min。取10个无菌平皿,在盖上作编号,分别加入上述己熔化并冷却至4(TC左右的含药培养基20ml,每个浓度平行制备2个平皿,待琼脂凝固后,即制成为含药物的平板培养基。另取4个无菌平皿,同法制备不含药物的空白平板培养基。4.2菌液的制备和接种接种大肠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3。C培养24h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以10倍顺序稀释为10-1、10-2、10-3、10-4、10-5等不同浓度的细菌悬液,分别取10-5浓度的菌液0.4ml接种于每个平板培养基上,33°C培养24h后取出,观察细菌在不同浓度的药物平板上的生长情况。使细菌不生长的最低浓度即为药物对该菌的MIC。结果表明,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人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MIC为500mg(生药)/ml。结果见表2。表2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菌株接种细菌量(cfo)最低抑菌浓度MIC(mg(生药)/ml)大肠杆菌153.0500五、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5.1菌液的制备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3"C培养24h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以IO倍顺序稀释为10-1、10-2、10-3、10-4、10-5、10-6等不同浓度的细菌悬液备用。选取IO-6浓度的菌液,用平皿表面活菌计数法测定实验感染的活菌数。5.2小鼠腹腔感染模型的建立取小鼠24只,分别尾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40mg/kg(2mg/ml,0.2ml/10g体重),每天1次,连续2天。第3天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原液、10-1、10-2、'10-3、10-4、10-5)的菌液0.5ml/只,每个浓度4只小鼠,观察动物在4天内的死亡情况。选择最小致死量(MLD),即感染后能引起小鼠80100%死亡的菌液浓度进行药物防治实验。5.3药物防治实验取体重1822g的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0只动物①空白对照组;②模型对照组;③阳性对照组(双黄连口服液);④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⑤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中剂量组;⑥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低剂量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0天,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体重。给药第4、5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尾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40mg/kg(2mg/ml,0.2ml/10g体重)。给药第6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腹腔注射浓度为7.45X108个/ml的菌液0.5ml/只(3.725X108个菌/鼠),造成感染。逐日观察动物的死亡情况,连续观察7天。以生存时间、生存率作指标,采用简化直接概率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对照组小鼠死亡率为90%,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双黄连口服液组和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率,死亡时间亦有一定的延迟;中、低剂量组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死亡率亦有所降低。结果见表3。表3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10)组别剂量(g(生药)kg)死亡数(只)死亡率(%)死亡时间空白对照组000模型对照组099024h以内阳性对照组20m1(2倍浓縮液)/kg330*2448h高剂量组33330*2448h中剂量组16.55024h以内低剂量组8.2566024h以内注尸<0.05,><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六、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6.1菌液的制备接种大肠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3°C培养24h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以10倍顺序稀释为10-1、10-2、10-3、10_4、10-5、10-6、10-7等不同浓度的细菌悬液备用。选取10-7浓度的菌液,用平皿表面活菌计数法测定实验感染的活菌数。6.2小鼠腹腔感染模型的建立取小鼠24只,分别尾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40mg/kg(2mg/ml,0.2ml/10g体重),每天1次,连续3天。第4天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原液、10-1、10-2、10-3、10-4、10-5)的菌液0.5ml/只,每个浓度4只小鼠,观察动物在4天内的死亡情况。选择最小致死量(MLD),即感染后能引起小鼠80100%死亡的菌液浓度进行药物防治实验。6.3药物防治实验取体重1822g的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0只动物①空白对照组;②模型对照组;③阳性对照组(双黄连口服液);④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⑤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中剂量组;⑥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低剂量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0天,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体重。给药第4、5、6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尾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40mg/kg(2mg/ml,0.2ml/10g体重)。给药第7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腹腔注射浓度为9.25X109个/ml的菌液0.5ml/只(4.625X109个菌/鼠),造成感染。逐日观察动物的死亡情况,连续观察7天。以生存时间、生存率作指标,采用简化直接概率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对照组小鼠死亡率为100%,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双黄连口服液组和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率,死亡时间亦有一定的延迟;中剂量组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死亡率有一定的降低,死亡时间略有延迟。结果见表4。表4复方半边莲口服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1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注尸<0.05,户<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七、复方半边莲制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取体重1822g的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动物①空白对照组;②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③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④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中剂量组;⑤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低剂量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天,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体重。末次给药前动物禁食不禁水12h,末次给药后30min,分别在小鼠右耳前后两面涂100%二甲苯0.02ml/只,左耳不作任何处理。4h后将动物颈椎脱臼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9mm直径的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称重,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肿胀度、肿胀率和抑制率。肿胀度和肿胀率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土s)表示,采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肿胀度fei=右耳片重-左耳片重肿胀率f%J:胡H-f腫x訓0/。左耳片重^^^/。/,空白对照组平均肿胀率_给药组平均肿胀率1nnQ/抑制率广%,=-空白对照组平柳中胀率-x,%结果表明,小鼠耳廓涂抹二甲苯后30min即出现明显的红肿,4h内肿胀程度可基本维持。阿司匹林组和复方半边莲制剂高剂量组的肿胀度及肿胀率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抑制率分别为64.60%和66.44%;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肿胀度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肿胀率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抑制率为40.57%;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复方半边莲制剂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5。表5复方半边莲制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b,w=1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注'尸<0.05,**尸<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八、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取体重130150g的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动物①空白对照组;②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③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④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中剂量组;⑤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低剂量组。灌胃给药,每天l次,连续7天,给药容积均为1.0ml/100g体重。末次给药前动物禁食不禁水12h,末次给药后即刻将动物后肢拉直,自左后足跖中部皮下注入10%鸡蛋清0.lml/只致炎。分别于致炎前及致炎后0.5、1、2、4、6h测定大鼠足跖厚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各时间点的肿胀度、肿胀率和抑制率,同时观察肿胀达峰时间和消退时间。肿胀度和肿胀率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5士s)表示,采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肿胀度6/W=致炎后足跖厚度-致炎前足跖厚度肿胀釘%;:致炎后足^g;^,妬厚度x腿致炎前足跖厚度抑制率广%;=站对照组平柳中胀率-给药组平均肿胀率x薩空白对照组平均肿胀率结果表明,大鼠足跖注射鸡蛋清后即逐渐肿胀,于0.5lh达到肿胀高峰,然后开始缓慢消退。阿司匹林组和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致炎后0.51h的肿胀度和肿胀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对26h的肿胀度和肿胀率无明显影响(P〉0.05),抑制率分别为37.51%、17.78%、35.71%、42.35%、26.25%。提示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鸡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6。九、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组织胺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取体重1822g的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动物①空白对照组;②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③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④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中剂量组;⑤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低剂量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天,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体重。末次给药前动物禁食不禁水12h,末次给药后30min,于小鼠腹部正中去毛部位皮内注射0.1%组织胺0.02ml/只,立即尾静脉注射1%伊文思蓝溶液0.1ml/10g体重,30min后将动物处死,取下腹部蓝染皮肤,剪碎,置装有6ml丙酮-生理盐水提取液(7:3,v:v)的具塞试管中浸泡24h,其间轻轻摇动试管23次,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于610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以均数土标准差(5士s)表示,采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复方半边莲制剂三个剂量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组织胺引起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7。表7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组织胺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x±&w=10)组别剂量(g(生药)kg)吸收度空白对照组00.128±0.052阳性对照组0.2g/kg0.080±0.024*高剂量组330.071士0.032"中剂量组16.50.048±0.028**低剂量组8.250.050士0.029"注*尸<0.05,"尸<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十、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取体重120150g的大鼠50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0.3%,1ml/100g体重)麻醉,在每只鼠的左右蹊部用碘酒消毒,75%酒精棉球脱碘后,各切0.51cm长小口,用眼科镊子将20mg的高压灭菌棉球从切口处植入皮下,随即缝合皮肤,并在创口局部皮下注射硫酸庆大霉素0.2m1/只。然后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动物①空白对照组;②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③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④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中剂量组;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低剂量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天,给药容积均为l.Oml/100g体重。第8天颈椎脱臼处死后打开原切口,将棉球连同周围结缔组织一起取出,剔除脂肪组织,放6(TC烘箱中烘12h后称重。按将称得的重量减去棉球原重量即得肉芽肿重量,取两侧肉芽肿重量的平均值。结果以均数土标准差(5±s)表示,采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中、低剂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但肉芽肿重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提示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大鼠的棉球肉芽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8。表8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k,n=10)组别剂量(g(生药)kg)肉芽肿干重(g)空白对照组00.0600±0.0138阳性对照组0.1g/kg0.0460±0細1'高剂量组16.20.0424±0.0058**中剂量组8.10.048U0.0135低剂量组4.050.0551±0.0102注尸<0.05,尸O.O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十一、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取体重1822g的雌性小鼠,每次1只放在预先加热到(55±0.5)'C的热板仪的金属板上,自接触热板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秒)作为该鼠的痛阈值,痛阈值在530秒且不跳跃者为合格鼠。取合格小鼠50只,测定其正常痛阈值,作为给药前痛阈值,然后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动物①空白对照组;②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③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④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中剂量组;⑤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低剂量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天,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体重。末次给药前动物禁食不禁水12h,末次给药后30min,测定小鼠痛阈值。如60秒仍无反应,将小鼠取出,以免烫伤,其痛阈值以60秒计算。痛阈值结果以均数土标准差(S士s)表示,釆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配对t值法检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组和复方半边莲制剂高剂量组分别与给药前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中剂量组与给药前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给药前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果见表9。表9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10)组别剂量(g(生药)kg)给药前痛阈值(s)给药后痛阈值(s)空白对照组015.41±3.8818.58±5.51阳性对照组0.2g/kg14.69±4.1223.28士4.0广高齐u量组3314.57±3.7922.21士5.75"*中剂量组16.514.72±4.5620.45±4.18*低剂量组8.2515.92±3.6217.89±5.21注*尸<0.05,"尸<0.01,与给药前比较十二、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扭体法)取体重1822g的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动物①空白对照组;②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③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④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中剂量组;⑤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低剂量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天,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体重。末次给药前动物禁食不禁水12h,末次给药后30min,分别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0.2ml/只,立即观察并记录20min内动物的扭体次数及出现扭体反应的动物数,按下列公式计算给药组的镇痛百分率。扭体次数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士s)表示,采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非参数统计(Mann-Whitney法),采用x2(2X2)法对出现扭体反应的动物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镇痛百分率f%J对照组扭体反应鼠数-给药组扭体反应鼠数对照组扭体反应鼠数xl00%结果表明,阿司匹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镇痛百分率达80%,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镇痛百分率达70%,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但扭体次数及出现扭体反应的动物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小鼠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结果见表10。表io复:^半边莲口服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扭体法)(/7=io)组别剂量(g(生药)kg)扭体次数出现扭体反应(只)镇痛百分率(%)空白对照组04.40±5.10910阳性对照组0.2g/kg0.20±0.42**2**80高剂量组330.90±1.73*3*70*中剂量组16.52.70±2.63730低剂量组8.253.70±4.16730注'尸<0.05,"尸O.O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十三、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大鼠的镇痛作用(压尾法)取体重130150g的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动物①空白对照组;②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③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④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中剂量组;⑤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低剂量组。灌胃给药,每天l次,连续6天,给药容积均为1.0ml/100g体重。采用压痛仪在大鼠尾尖端1/3处压痛,以产生嘶叫时的重量(g)作为痛阈值。首次给药前测定大鼠正常痛阈值,作为给药前痛阈值。末次给药前动物禁食不禁水12h,末次给药后30min,测定大鼠痛阈值。如重量达IOOOg时动物仍未嘶叫,其痛阈值以IOOOg计算。痛阈值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S±s)表示,采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配对t值法检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组和复方半边莲口服液高剂量组分别与给药前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高、中剂量组分别与给药前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给药前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大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果见表ll。表ll复方半边莲口服液对大鼠的镇痛作用(压尾法)(^te,《=10)组别剂量(g(生药)kg)给药前痛阚值(g)给药后痛阈值(g)空白对照组0573.2±108.2596.6±124.3阳性对照组0.1g/kg593.6±146.8819.0±134.7**高剂量组16.2575.2±191.8766.6±250.9*中剂量组8.1529.6±146.6695.2士251.6'低剂量组4.05548.8土170.3558.4±98.1注尸<0.05,*P<0.01,与给药前比较结合以上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复方半边莲制剂对细菌内毒素、啤酒酵母致家兔体温升高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2、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小鼠和大鼠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3、复方半边莲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G+)、大肠杆菌(G-)有一定程度的体外抗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0、500mg(生药)/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率,死亡时间亦有一定的延迟。4、复方半边莲制剂对小鼠和大鼠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综合以上结果说明口服复方半边莲制剂可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不构成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一些变化和改良,这些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实施例1取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三味药材各500克,加水煎煮,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5(5560°C)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0%,静置后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调节pH值至6.07.0,滤过,加糊精与矫味剂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即得复方半边莲颗粒。一次12袋,一日3次(日服生药量4590克),口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多发性疖肿、扁桃腺炎、乳腺炎等。实施例2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500g,将以上三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5小时,第二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05(5560°C)的清膏,澄清处理,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调节pH值至6.0-7.0,冷藏24小时,滤过,干燥得干膏,粉碎后,加入微晶纤维素40克,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硬脂酸镁l克,淀粉调至适量,压片,即得复方半边莲片剂。一次36片,一日3次,口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多发性疖肿、扁桃腺炎、乳腺炎等。实施例3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500g,将以上三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5(5560°C)的清膏,澄清处理,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调节pH值至6.0-7.0,冷藏24小时,滤过,加蔗糖180g,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调节pH值至6.07.0,灌封,灭菌,即得复方半边莲口服液。一次1020ml,一日3次,口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多发性布肿、扁桃腺炎、乳腺炎等。实施例4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500g,将以上三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20(5560°C)的清膏,澄清处理,加乙醇至含醇量为55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调节pH值至6.0-7.0,冷藏24小时,滤过,粉碎后,加入微晶纤维素40克,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硬脂酸镁l克,淀粉调至适量,填充,即得复方半边莲胶囊。一次36粒,一日3次,口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多发性疖肿、扁桃腺炎、乳腺炎等。实施例5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500g,将以上三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05(5560°C)的清膏,澄清处理,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调节pH值至6.0-7.0,冷藏24小时,滤过,粉碎成80目细粉后,与植物油950克混均,制丸,即得复方半边莲软胶囊。一次36粒,一曰3次,口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多发性疖肿、扁桃腺炎、乳腺炎等。权利要求1、复方半边莲口服制剂,按照重量比计算由半边莲500重量份、半枝莲50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500重量份制备成口服液体制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咀嚼剂、口崩剂、滴丸、口腔喷雾剂,其特征在于取三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20(55~60℃)的清膏,澄清处理,加乙醇至含醇量为50~70%,静置1~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调节pH值至5.0~8.0,滤过,得到药材提取液,再用不同的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剂。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方半边莲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是取三味药材各500克,加水煎煮,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5(556(TC)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0%,静置后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调节pH值至6.07.0,滤过,加矫味剂适量,加水至1000ml,即得复方半边莲口服液。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方半边莲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入的矫味剂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的一种或几种蔗糖、蜂蜜、甜菊糖、阿斯巴甜、甘油、甘犁醇、木糖醇、高果糖、甜蜜素、果汁糖浆等。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方半边莲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是取三味药材各500克,加水煎煮,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5(5560°C)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00%,静置后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调节pH值至6.07.0,滤过,加糊精与矫味剂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即得复方半边莲颗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方半边莲颗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入的矫味剂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的一种或几种蔗糖、蜂蜜、甜菊糖、阿斯巴甜、甘油、甘犁醇、木糖醇、高果糖、甜蜜素、果汁糖浆等。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复方半边莲制剂及其制备工艺,属于中药领域。本发明由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制成,口服给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疗效可靠、毒副作用低、成本低廉、易于控制质量。本发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多发性疖肿、扁桃腺炎、乳腺炎等。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480439SQ20081000064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申请日期2008年1月11日优先权日2008年1月11日发明者朱成功申请人: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