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面料免蒸洗印花工艺用分散染料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434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面料免蒸洗印花工艺用分散染料组合物,属于纺织品印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日益重视。在纺织领域,生物工程技术、数码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水染色技术被用于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纺织产品,一方面实现从原料到加工过程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实现纺织产品的生态化。开发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纤维,特别是生物质合成纤维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从资源和环境两方面都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实现对石化原料资源替代,减少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实现对化工加工工艺路线替代,减少生产过程和最终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TT)是继50年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工业化,和70年代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产业化以后实现工业规模开发的可成纤的聚酯材料。它克服了PET纤维的刚性和PBT纤维的柔性, 兼具聚酯和聚酰胺纤维的优点,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蓬松性、易染性、内在的抗污性、抗静电性和良好的色牢度等特点。以生物基PTT复合纤维为原料,设计开发具有不同风格特征和功能性生物基PTT复合纤维服用和家用系列纺织品,通过环保的染整技术进行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面料极具市场开发潜力,本文通过近年来新开发的“免蒸洗无水印花技术”应用在生物基PTT面料的开发上,对相关工艺要点进行技术探讨,为生物基PTT面料的环保染整加工技术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面料免蒸洗印花工艺用分散染料组合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面料免蒸洗印花工艺用分散染料组合物,所述分散染料组合物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材料:

耐高温分散染料 20~30%;

马来酸酐-牛磺酸-丙烯酰胺-烯丙基磺酸钠共聚物 5~10%;

羧甲基化木质素磺酸钠 5~1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15%;

聚丙烯酸钠 5~15%;

水 余量。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耐高温分散染料选自分散黄30#、分散红167#、分散蓝291:1、分散紫93#、分散橙288#、分散蓝79#。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的组分的耐高温性能好,使得分散染料组合物适合于高温染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面料免蒸洗印花工艺用分散染料组合物。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面料免蒸洗印花工艺用分散染料组合物,所述分散染料组合物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材料:

耐高温分散染料 20%;

马来酸酐-牛磺酸-丙烯酰胺-烯丙基磺酸钠共聚物 8%;

羧甲基化木质素磺酸钠 1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0%;

聚丙烯酸钠 10%;

水 42%。

所述耐高温分散染料为分散紫93#。

马来酸酐-牛磺酸-丙烯酰胺-烯丙基磺酸钠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可以是:在带搅拌器、滴液漏斗、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1000 ml四颈瓶中先加入120ml 环己烷/乳化剂Span 80 和Tween 80各50 ml , 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马来酸酐和牛磺酸、升温至80℃,搅拌使之溶解、充分反应50 min后,用两个滴液漏斗分别滴入一定比例的丙烯酰胺,烯丙基磺酸钠和水的混和液以及少量过硫酸钾溶于水的溶液,控制反应温度85℃,1h后滴完,再反应2h然后将冷凝管换成蒸馏装置,蒸出环己烷-水共沸物,回收。冷却出料,然后用惰性溶剂将乳化剂洗掉,得到共聚物。

实施例二: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面料免蒸洗印花工艺用分散染料组合物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面料免蒸洗印花工艺用分散染料组合物,所述分散染料组合物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材料:

耐高温分散染料 26%;

马来酸酐-牛磺酸-丙烯酰胺-烯丙基磺酸钠共聚物 10%;

羧甲基化木质素磺酸钠 7%;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7%;

聚丙烯酸钠 8%;

水 42%。

所述耐高温分散染料为分散黑为分散蓝291:1、分散紫93#和分散橙288#的混合制品。

实施例三: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面料免蒸洗印花工艺用分散染料组合物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面料免蒸洗印花工艺用分散染料组合物,所述分散染料组合物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材料:

耐高温分散染料 22%;

马来酸酐-牛磺酸-丙烯酰胺-烯丙基磺酸钠共聚物 8%;

羧甲基化木质素磺酸钠 8%;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

聚丙烯酸钠 5%;

水 52%。

所述耐高温分散染料分散红167#和分散蓝79#按照1:1的质量比例构成的混合物。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