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总成堆垛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609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总成存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总成堆垛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全承载客车凭借其较高的安全性能及较强的使用经济性而备受业内各客车厂家的青睐,纷纷加入到全承载客车的研发、制作队伍中。

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下,不同性能,不同造型的全承载客车层出不穷,但是在制作过程中,由于配置或其他部分的改变,底架小总成工装需求量慢慢变大,而过多的小总成工装的存放及管理成为了很多生产管理者较为烦恼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用总成堆垛工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用总成堆垛工装,包括:多个堆垛单元;

多个堆垛单元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每个堆垛单元包括一个支撑架、多个支撑柱、多个定位销,多个支撑柱竖直设置在支撑架底部,每个支撑柱底部设有从底部向上延伸的定位孔,多个定位销位于支撑架顶部,且每个定位销位于一个支撑柱的轴线上,每个定位销与其上方的支撑柱的定位孔配合定位。

优选地,多个支撑柱在支撑架底部均匀分布。

优选地,定位销与支撑柱数目相等。

优选地,定位销包括衬垫部和凸起部,衬垫部设置在支撑架顶部,凸起部位于衬垫部上方且位于衬垫部中部,凸起部的外径小于定位孔的孔径,衬垫部的外径大于定位孔的孔径。

优选地,衬垫部的外径大于支撑柱的直径。

优选地,支撑架顶部设有多个总成定位卡,每个总成定位卡顶部设有定位凹槽。

优选地,定位销顶部至支撑架顶部的距离为D1,总成定位卡的定位凹槽底部至支撑架顶部的距离为D2,D1<D2。

优选地,支撑架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吊钩和多个第二吊钩,第一吊钩一端与支撑架连接且中部向上弯曲,第二吊钩一端与支撑架连接且中部向上弯曲。

优选地,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在支撑架两侧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车用总成堆垛工装,多个堆垛单元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每个堆垛单元包括一个支撑架、多个支撑柱、多个定位销,多个支撑柱竖直设置在支撑架底部,每个支撑柱底部设有从底部向上延伸的定位孔,多个定位销位于支撑架顶部,且每个定位销位于一个支撑柱的轴线上,每个定位销与其上方的支撑柱的定位孔配合定位。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车用总成堆垛工装,结构设计优化合理,通过支撑架将不同的车用总成上下堆垛起来,不仅大大解决了车用总成存放占地过大问题,而且可有效提升总成存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用总成堆垛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用总成堆垛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用总成堆垛工装,包括:多个堆垛单元;

多个堆垛单元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每个堆垛单元包括一个支撑架1、多个支撑柱2、多个定位销3,多个支撑柱2竖直设置在支撑架1底部,每个支撑柱2底部设有从底部向上延伸的定位孔,多个定位销3位于支撑架1顶部,且每个定位销3位于一个支撑柱2的轴线上,每个定位销3与其上方的支撑柱2的定位孔配合定位。

本实施例的车用总成堆垛工装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堆垛时,利用吊具通过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吊起支撑架,将堆垛单元移动至另一堆垛单元上方,并且将支撑柱底部的定位孔与下方堆垛单元顶部的定位销对准配合定位;取用时,通过吊具垂直吊起支撑架。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车用总成堆垛工装,多个堆垛单元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每个堆垛单元包括一个支撑架、多个支撑柱、多个定位销,多个支撑柱竖直设置在支撑架底部,每个支撑柱底部设有从底部向上延伸的定位孔,多个定位销位于支撑架顶部,且每个定位销位于一个支撑柱的轴线上,每个定位销与其上方的支撑柱的定位孔配合定位。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车用总成堆垛工装,结构设计优化合理,通过支撑架将不同的车用总成上下堆垛起来,不仅大大解决了车用总成存放占地过大问题,而且可有效提升总成存取效率。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支撑柱2在支撑架1底部均匀分布;保证支撑受力均匀。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销3与支撑柱2数目相等。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销3包括衬垫部和凸起部,衬垫部设置在支撑架1顶部,凸起部位于衬垫部上方且位于衬垫部中部,凸起部的外径小于定位孔的孔径,衬垫部的外径大于定位孔的孔径,进一步地,衬垫部的外径大于支撑柱2的直径,保证堆垛后重心不发生偏移,提高整体稳定性。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顶部设有多个总成定位卡4,每个总成定位卡4顶部设有定位凹槽,进一步地,定位销3顶部至支撑架1顶部的距离为D1,总成定位卡4的定位凹槽底部至支撑架1顶部的距离为D2,D1<D2;保证起吊时总成在支撑架上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对定位销和总成定位卡的设计,避免定位销干涉总成在支撑架上的定位要求。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吊钩5和多个第二吊钩6,第一吊钩5一端与支撑架1连接且中部向上弯曲,第二吊钩6一端与支撑架1连接且中部向上弯曲。

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吊钩5和第二吊钩6在支撑架1两侧对称布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