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化合物及制法以及由其获得的光学薄膜和光波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26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酰亚胺化合物及制法以及由其获得的光学薄膜和光波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法以及由该化合物获得的光学薄膜和光波导。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光学领域中,通常使用以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树脂为主要 成分的塑料材料。这种光学用树脂根据其用途要求其具有耐热性、耐湿性等诸多特性,通过 改良构成聚合物的主要骨架的主链和侧链的结构来开发各种具有各种特性的树脂。另外, 在以光学元件的密封、柔性电路基板为首的领域中应用的塑料材料中,对于具有高透明性 的材料,对它的光波导用途也进行了研究(参照专利文献1 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89779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8-41323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2-201231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信息的高容量化和高速传送化的趋向,光电混载基板等的开发受到 了关注。该基板是通过将各种光波导层叠在金属基材(包括具有金属层的基材)上构成的, 根据所使用的基材,有必要控制构成光波导的树脂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其理由是,例如,金 属基材的线膨胀系数较小,但以往的普通的光波导形成用的树脂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大,因 而,在将树脂材料层层叠到金属基材上时,会产生由于上述层叠后的加热(制造时施加的 热以及产品化后的环境热)导致的基板发生翘曲(卷曲)的问题。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迄今研究了通过将交联结构导入到上述树脂材料中来 将线膨胀系数抑制得较低的方法。例如,对于构筑上述交联结构的最简单的方法,即,导入 多官能体的方法,其虽然是导入多官能体的方法,但该方法中,由于聚合物发生了凝胶化, 因此,例如,在通过树脂组合物的涂布(旋转涂布等)形成光波导等时,其涂膜形成变得困 难。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是,提供能通过旋转涂布法等成膜、且线 膨胀系数小的新型聚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法以及由该化合物获得的光学薄膜和光波导。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要旨为一种聚酰亚胺化合物,其具有下述通式 (1)所示的结构单元■(1)上述通式(1)中,X是共价单键、-CH2_、-C(CF3)2-或-CR (R’)_;R、R’各自为碳数 1 6的烷基或芳基,可彼此相同或不同;A、B各自是羟基、卤素基团或碳数1 4的烷基, 可彼此相同或不同;a、b表示对应的A和B的取代基数,为0或者1 2的任一整数;ο、ρ、 q各自为1 5的任一整数。另外,本发明的第二要旨为上述聚酰亚胺化合物的制法,该制法为该制法为,使下 述通式(2)所示的四羧酸二酐与下述通式(3)所示的三官能烷基胺反应,将上述三官能烷 基胺以低于上述四羧酸二酐的10mol%的比例导入到上述四羧酸二酐中,使上述三官能烷 基胺与上述四羧酸二酐聚合,获得液态的聚酰胺酸,使该液态的聚酰胺酸进行酰亚胺化。
OO
.⑵
O通式(2)中,X是共价单键、-CH2-, -C (CF3) 2_或-CR (R’)- ;R、R’各自为碳数1 6的烷基或芳基,可彼此相同或不同;A、B各自是羟基、卤素基团或碳数1 4的烷基,可彼 此相同或不同;a、b表示对应的A和B的取代基数,为0或者1 2的任一整数。
(3)
H2N通式⑶中,O、p、q各自为1 5的任一整数。另外,本发明的第三要旨为一种光学薄膜,其由以上述聚酰亚胺化合物为母材聚 合物(matrix polymer)的树脂构成。另外,本发明的第四要旨为一种光波导,所述光波导包括基材和在该基材上形成 的包层,在所述包层中以规定的图案形成有传输光信号的芯部,所述包层和芯部的至少一 方由以上述聚酰亚胺为母材聚合物的树脂构成。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反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另外,合成了各种具有特殊 结构的化合物,反复实验,结果查明,使用具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新型聚酰亚胺化合物时,可以实现预期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发现,在上述新型聚酰亚胺化合物 中,如上述通式(1)所示,通过与三官能烷基胺共聚,在聚酰亚胺骨架中导入了特殊的交联 结构,基于此,实现了上述聚酰亚胺化合物自身的线膨胀系数的降低。另外,还查明,上述新型聚酰亚胺化合物可以如下获得使用上述通式(2)所示的 四羧酸二酐和上述通式(3)所示的三官能烷基胺,使它们以特定比例(三官能烷基胺低于 四羧酸二酐的IOmol 聚合反应合成聚酰胺酸(聚酰亚胺前体),使合成的聚酰胺酸进行 酰亚胺化。另外,通过以上述特定比例反应而获得的聚酰胺酸是液态的,可以通过旋转涂布 法等来成膜。通常,在聚酰胺酸的合成时,即使导入少量多官能胺,也能发生由其交联结构 引起的凝胶化。然而,本发明中,认为可避免凝胶化、能够合成液态聚酰胺酸的原因是,以低 于四羧酸二酐的10mol%的比例添加了相当于交联部位的三官能胺,并且该三官能胺是可 赋予柔性(flexibility)的烷基胺。发明的效果这样,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是具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特殊的聚 酰亚胺化合物。该化合物由于具有特殊骨架结构,因而线膨胀系数小。因而,例如,将以上 述聚酰亚胺化合物为母材聚合物的树脂层层叠到线膨胀系数小的金属基材上时,可以抑制 由于上述层叠后的加热(制造时施加的热和产品化后的环境热)所导致的翘曲的发生。因 此,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可以用作具有金属基材的光波导的材料。另外,本发明的聚 酰亚胺化合物由于透明性高,可以用作光学薄膜、液晶显示器基材、显微透镜等各种光学材 料。另外,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由于耐热性、碱显影性也优异,可以用作通过焊接安装 半导体元件等电子部件的柔性电路基板的阻焊材料。进而,作为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 的前体的聚酰胺酸是液态的,因此,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可以通过旋转涂布法等来成 膜。另外,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使用上述特定的四羧酸二酐和上述特定的三官能 烷基胺,使它们反应,制备液态的聚酰胺酸(聚酰亚胺前体),将该聚酰胺酸进行酰亚胺化, 由此可以合成具有构成上述特殊骨架结构的结构单元的聚酰亚胺化合物。另外,由以上述聚酰亚胺化合物为母材聚合物的树脂构成的光学薄膜具有下述效 果由于上述聚酰亚胺化合物的线膨胀系数小,即使薄也难以发生由于热(制造时施加的 热和产品化后的环境热)导致的翘曲、变形。另外,与上述光学薄膜同样,由以上述聚酰亚胺化合物为聚合物的树脂作为材料 的光波导也具有不容易产生由于热导致的翘曲、变形的效果。尤其,在使用线膨胀系数小的 金属基材的光波导中,与使用了普通的光波导形成用的树脂材料的现有制品相比,其对由 于热导致的翘曲、变形的抑制更显著。


图1为实施例的卷曲试验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是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其中,在下述通式(1)中,X是单键(共价单键)、-012-、-((0&)2-或-0 0 ’)-,其中,从溶解性、 透明性的观点来看,-C(CF3)2-是优选的。另外,在-CR(R’ )-中,R、R’各自为碳数1 6的 烷基或芳基,可彼此相同或不同。另外,作为上述芳基,例如可列举出苯基、苄基、甲苯基等。 另外,在下述通式(1)中,A、B各自是羟基、卤素基团或碳数1 4的烷基,可彼此相同或不 同。a、b表示对应的A和B的取代基数,为0或者1 2的任一整数。这样,根据需要,可 以设定上述规定的A、B所示的取代基。另外,O、P、q各自是由作为聚酰亚胺化合物的原料 的三官能烷基胺(后述通式(3))的烷基的碳数得出的数字,为1 5的任一整数。
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中,从作为聚酰亚胺前体的聚酰胺酸的粘度、或者凝胶 化和线膨胀系数的降低效果的观点来看,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比例优选为1 20mol%的范围,从同样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3 10mol%的范围。另外,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由于具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特殊骨架结构,因 而具有线膨胀系数小的特性。即,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的线膨胀系数为40ppm/°C以下, 优选为20 30ppm/°C的范围。另外,上述线膨胀系数例如通过热机械分析装置(TMA)来测 定。另外,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000 100000的范 围,更优选为50000 80000的范围。即,重均分子量低于10000时,可见耐热性(例如再 流焊时的耐热性)等物性变差的倾向;相反,超过100000时,可见碱显影性变差的倾向。另 外,上述重均分子量例如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的聚苯乙烯换算来测定。本发明的具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酰亚胺化合物可如下制备在下 述通式(2)所示的四羧酸二酐中,以低于上述四羧酸二酐的IOmol %的比例导入下述通式 (3)所示的三官能烷基胺,通过它们的聚合反应来获得液态的聚酰胺酸(聚酰亚胺前体), 使该液态的聚酰胺酸进行酰亚胺化。另外,如果上述三官能烷基胺的比例为10mol%以上, 则有可能产生凝胶化。另外,导入上述三官能烷基胺时的配合比例,从其聚合性的观点来 看,优选是上述四羧酸二酐的lmol%以上且低于10mol%的范围。即,这是因为,上述三官 能烷基胺的比例低于Imol%时,无法获得充分的交联效果。
>3,3',4, 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3,3’,4,4’-二苯基砜四羧酸二酐、3, 3' ,4,4'-联苯四羧酸二酐、均苯四酸酐、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 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作为上述通式(3)所示的三官能烷基胺,例如,可列举出三(3-氨基丙基)胺、三 (2-氨基乙基)胺等。它们可以单独或者组合两种以上使用。以上述通式(2)所示的四羧酸二酐和上述通式(3)所示的三官能烷基胺为合成原 料,使它们反应,制备聚酰胺酸(聚酰亚胺前体)。此时的反应温度条件优选设定在20 80°C的范围,特别优选为20 40°C的范围。另外,在本发明中,合成上述聚酰胺酸时,根据需要,可以在不引起聚酰胺酸凝胶 化的范围(聚酰胺酸能维持液态性状的范围)添加二官能胺。作为二官能胺,可以例举出 2,2_双(3-氨基-4-羟苯基)六氟丙烷、3,3’_ 二羟基联苯胺、9,9_双(4-氨基苯基)芴、 9,9_双(4-氨基-3-甲基苯基)芴、9,9_双(3-氨基-4-羟基苯基)芴、9,9_双(4-氨 基-3-氟苯基)芴、邻联甲苯胺、3,3’,5,5’ -四甲基联苯胺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 合两种以上使用。另外,在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用于阻焊材料、光波导用途时,从碱显 影性不恶化、维持图案形成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2,2-双(3-氨基-4-羟苯基)六氟丙 烷之类的在主链骨架中存在酚式OH基的胺。在配合上述二官能胺时,从维持聚酰胺酸的液态性状的观点来看,其配合比例优 选为上述四羧酸二酐的90mol%以上的范围。另外,在制备上述聚酰胺酸时,通常使用反应溶剂。该反应溶剂例如可以适当地使 用芳族烃(甲苯、二甲苯等)、醚(四氢呋喃、二丁基醚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N-甲基吡 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等。它们可以 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另外,作为将上述获得的聚酰胺酸进行酰亚胺化时的酰亚胺化方法,可列举出通 过加热进行的酰亚胺化。具体地说,酰亚胺化温度优选设定在150 400°C的范围,特别优 选为200 300°C的范围内。这样获得的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由于透明性高,因而可用作光波导、光学薄膜、液晶显示器基材、显微透镜、光学元件的密封等各种光学材料。另外,由于其耐热性、碱 显影性也优异,因而可用作通过焊接安装半导体元件等电子部件的柔性电路基板的阻焊材 料。另外,由于作为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的前体的聚酰胺酸如上所述为液态,因而本发 明的聚酰亚胺化合物可以通过涂布来成膜。作为上述涂布方法,例如可列举出利用旋转涂 布机、涂布机、圆涂布机、棒涂机等的涂布法,利用多重涂布机(multi-coater)等涂布机以 辊对辊(roll to roll)连续进行的涂布法、丝网印刷法、静电涂装法。另外,由以上述聚酰亚胺化合物为母材聚合物的树脂构成的光学薄膜,由于上述 聚酰亚胺化合物的线膨胀系数小,因此,具有下述效果即使薄也不易产生由于热(制造时 施加的热和产品化后的环境热)导致的翘曲、变形。另外,与上述光学薄膜同样,由以上述聚酰亚胺化合物为母材聚合物的树脂作为 材料形成的光波导也具有不易产生由于热导致的翘曲、变形的效果。尤其,在使用线膨胀系 数小的金属基材的光波导中,与使用普通的光波导形成用的树脂材料的以往制品相比,对 由于热导致的翘曲、变形的抑制显著。另外,“以上述聚酰亚胺化合物为母材聚合物的树脂”意指,其不仅包括仅由上述 聚酰亚胺化合物构成的情况,而且包括除了上述聚酰亚胺化合物以外,根据需要,将增粘 剂、挠性赋予剂、抗氧化剂、消泡剂等添加到树脂材料中的情况。这些添加剂可以在不妨碍 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适当配合。另外,上述光波导包括基材和在该基材上形成的包层,通过在上述包层中以规定 的图案形成传输光信号的芯部而成,本发明的光波导中,上述包层和芯部的至少一方由以 上述聚酰亚胺化合物为母材聚合物的树脂构成。作为上述基材形成材料,可以是金属以外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出高分子薄膜、玻璃 基板等。另外,作为上述高分子薄膜,具体地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等。另外,该材料的厚度通常设定在10 μ m 3mm 的范围内。另夕卜,上述光波导可以用作例如直线光波导、弯曲光波导(bent optical waveguide)、交叉光波导(crossed opticalwaveguide)、Y分支光波导、平板光波导(slab optical waveguide)、马赫-曾德(Mach-Zehnder)型光波导、AWG型光波导、光栅、光波导 透镜等。而且,作为使用这些光波导的光学元件,可列举出波长滤波器、光学开关、光解多路 复用器(opticaldemultiplexer)、光多路复用器(optical multiplexer)、光多路 / 光解 多路复用器(optical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光放大器、波长转换器(wavelength converter)、波长分配器(wavelengthdivision)、光分路器(optical splitter)、定向耦合 器、还有混合集成有激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的光传输模块等。以下基于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聚酰胺酸溶液的合成在具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配合3. 41g 2,2-双(3_氨基_4_羟苯基)六氟丙 烷、135.5mg三(3-氨基丙基)胺,将它们溶解在20. 2ml干燥N,N-二甲基乙酰胺中。边搅 拌边向该溶液中缓慢添加4. 60g 4,4’_(六氟异亚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在40°C下搅拌5 小时,从而获得作为聚酰亚胺前体的聚酰胺酸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固体成分浓度30%,溶液总量27. 0g,三官能胺配合比率:7mol%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作通过旋转涂布法将如上所述获得的聚酰胺酸溶液涂布于玻璃基板上。将所得涂膜 使用加热至90°C的热板预烘焙15分钟,然后进一步在减压条件下,在300°C下加热2小时, 由此将聚酰胺酸进行酰亚胺化。从上述玻璃基板上剥离所得薄膜,制作聚酰亚胺薄膜(成 膜后的厚度4.8μπι)。实施例2在具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配合3. 48g 2,2-双(3_氨基_4_羟苯基)六氟丙 烷、95mg三(3-氨基丙基)胺,将它们溶解在20.2ml干燥N,N-二甲基乙酰胺中。边搅拌 边向该溶液中缓慢添加4. 55g 4,4' _(六氟异亚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在40°C下搅拌5 小时,从而获得作为聚酰亚胺前体的聚酰胺酸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固体成分浓度 30%,溶液总量27. 0g,三官能胺配合比率:5mol% )。另外,使用这样获得的聚酰胺酸溶液,按照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制作聚酰亚胺 薄膜(成膜后的厚度5.6μπι)。实施例3在具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配合3. 55g 2,2-双(3_氨基_4_羟苯基)六氟丙 烷、55.6mg三(3-氨基丙基)胺,将它们溶解在20.2ml干燥N,N-二甲基乙酰胺中。边搅 拌边向该溶液中缓慢添加4. 51g 4,4’_(六氟异亚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在40°C下搅拌5 小时,从而获得作为聚酰亚胺前体的聚酰胺酸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固体成分浓度 30%,溶液总量26. 5g,三官能胺配合比率:3mol% )。另外,使用这样获得的聚酰胺酸溶液,按照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制作聚酰亚胺 薄膜(成膜后的厚度5.0μπι)。比较例1在具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配合3. 30g 2,2-双(3_氨基_4_羟苯基)六氟丙 烷、188.3mg三(3-氨基丙基)胺,将它们溶解在20. 2ml干燥N,N-二甲基乙酰胺中。边搅 拌边向该溶液中缓慢添加4. 67g 4,4' _(六氟异亚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在40°C下搅拌 时,聚酰胺酸马上凝胶化。因此,将不能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作聚酰亚胺薄膜的、所得的凝胶进行物 理压延,在300°C下加热2小时,由此可以制作薄膜(上述聚酰胺酸的三官能胺配合比率 IOmol % )。比较例2在具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将4. 12g 2,2-双(3_氨基_4_羟苯基)六氟丙烷 溶解在22. 6ml干燥N,N- 二甲基乙酰胺中。边搅拌边向该溶液中缓慢添加4.51g4,4’_(六 氟异亚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在40°C下搅拌5小时,从而获得作为聚酰亚胺前体的聚酰胺 酸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固体成分浓度30%,溶液总量30. 2g,三官能胺配合比率 Omol % )。另外,使用这样获得的聚酰胺酸溶液,按照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制作聚酰亚胺 薄膜(成膜后的厚度5.5μπι)。比较例3
在具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将3. 76g 2,2_双(3_氨基苯基)六氟丙烷溶解 在22.6ml干燥N,N-二甲基乙酰胺中。边搅拌边向该溶液中缓慢添加5. OOg 4,4’_(六氟 异亚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在40°C下搅拌5小时,从而获得作为聚酰亚胺前体的聚酰胺 酸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固体成分浓度30%,溶液总量26. 5g,三官能胺配合比率 Omol % )。另外,使用这样获得的聚酰胺酸溶液,按照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制作聚酰亚胺薄膜。构成这样获得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聚酰亚胺薄膜的聚酰亚胺化合物用下述通式 ⑷表示,其结构单元的摩尔比(m+m’/n)、取代基R1-R6、烷基链长(o、p、q)如下述表1所 示。另夕卜,表1中的“烷基链长(o、p、q) = 1”表示“ο = ρ = q = 1”。 另外,以上述聚酰亚胺薄膜为试料,测定构成聚酰亚胺薄膜的聚酰亚胺化合物的 线膨胀系数(ppm/°c )、透射率(% )、重均分子量(Mw)。另外,上述线膨胀系数通过热机械 分析装置(TMA)来测定。另外,上述透射率通过可见-紫外光谱(UV)来测定。上述重均分 子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来测定。而且,这些结果也在后述表1中汇总示出。另外, 比较例1省略了这些评价。另外,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聚酰胺酸溶液,按照下述基准进行各特性的测定和 评价。另外,关于“涂布性”评价,如上所述,除了比较例1中发生凝胶化以外,其他没有特别 问题,因而比较例1的评价为X,比较例1以外的评价为〇。另外,比较例1省略了除“涂 布性”评价以外的评价。耐再流焊件通过热机械分析装置(TMA)进行耐再流焊性试验(270°C以上的耐分解性试验), 没有引起3%以上的重量减轻则评价为〇。抗卷曲件在7cmX7cmX厚度0. 025mm的平滑SUS基材(SUS 304H-TA,新日本制铁公司制 造)的一个面上涂布聚酰胺酸溶液,将所得涂膜在80°C下加热10分钟,接着在150°C下加 热30分钟,进一步在350°C下加热2小时,由此,制作在上述SUS基材上形成有厚度约20 μ m 的聚酰亚胺层的样品。如下所述测定和评价这样获得的样品的翘曲(卷曲)。即,如图1所 示,将样品1放置在平坦的地方,测定其边缘部分的高度T,T为0. 5cm以下则评价为满足本 发明的标准。 如上所述,实施例1 3中制备的聚酰胺酸溶液由于维持了溶液状的状态,因而涂 布性优异。另外,将该聚酰胺酸进行酰亚胺化的实施例的聚酰亚胺化合物的耐再流焊性优 异,进而,实施例1 3的样品在卷曲试验中也获得了抑制翘曲达到满足本发明标准的程度 的结果。与此相对地,比较例1中,由于聚酰胺酸制备时发生凝胶化,因而具有涂布性低劣 的结果。比较例2、3的线膨胀系数大,在卷曲试验中,结果为发生了超出本发明标准的水平 的翘曲。另外,实施例中制备的薄膜的透明性高,另外,如上述表1所示,线膨胀系数小,因 此,具有即使较薄也不易产生由于热导致的翘曲、变形的特性,因此确认可以发挥作为光学 薄膜的优异性能。另外,以实施例的聚酰亚胺化合物为材料的光波导,与上述薄膜同样地,也具有不 易产生由于热导致的翘曲、变形的效果。尤其,从上述卷曲试验的结果可以确认,即使使用 线膨胀系数小的金属基材制作光波导,也能消除翘曲的问题。
1权利要求
一种聚酰亚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通式(1)中,X是共价单键、 CH2 、 C(CF3)2 或 CR(R’) ;R、R’各自为碳数1~6的烷基或芳基,彼此相同或不同;A、B各自是羟基、卤素基团或碳数1~4的烷基,彼此相同或不同;a、b表示对应的A和B的取代基数,为0或者1~2的任一整数;o、p、q各自为1~5的任一整数。FSA00000160047600011.tif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化合物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制法为,使下述通式(2) 所示的四羧酸二酐与下述通式(3)所示的三官能烷基胺反应,将所述三官能烷基胺以低于 所述四羧酸二酐的10mol%的比例导入到所述四羧酸二酐中,使所述三官能烷基胺与所述 四羧酸二酐聚合,获得液态的聚酰胺酸,使该液态的聚酰胺酸进行酰亚胺化, 通式(2)中,X是共价单键、-CH2-, -C (CF3) 2-或-CR (R’)- ;R、R’各自为碳数1 6的 烷基或芳基,彼此相同或不同;A、B各自是羟基、卤素基团或碳数1 4的烷基,彼此相同或 不同;a、b表示对应的A和B的取代基数,为0或者1 2的任一整数, 通式(3)中,O、p、q各自为1 5的任一整数。
3.一种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由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化合物为母材聚合 物的树脂构成。
4.一种光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包括基材和在该基材上形成的包层,在所述包 层中以规定的图案形成有传输光信号的芯部,所述包层和芯部的至少一方由以权利要求1 所述的聚酰亚胺化合物为母材聚合物的树脂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新型的聚酰亚胺化合物及制法以及由其获得的光学薄膜和光波导,所述聚酰亚胺化合物能通过旋转涂布法等成膜,且线膨胀系数小。所述聚酰亚胺化合物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通式(1)中,X是共价单键、-CH2-、-C(CF3)2-、-CR(R’)-;R、R’各自为碳数1~6的烷基、芳基,可彼此相同或不同;A、B各自是羟基、卤素基团、碳数1~4的烷基,可彼此相同或不同;a、b表示对应的A和B的取代基数,为0~2的整数;o、p、q为1~5的整数。
文档编号G02B1/10GK101928398SQ20101021105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3日
发明者平山智之, 藤泽润一 申请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