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合成闸瓦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162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刹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合成闸瓦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闸瓦是轨道车辆,尤其是铁路列车制动系统中重要的制动元件;合成闸瓦是车辆制动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由瓦背和摩擦体两部分组成,瓦背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合成闸瓦的抗压强度;摩擦体采用合成材料,将酚醛树脂、丁暗胶乳、石棉、石墨、金属粉末等材料以一定比例混合并烘干热压而成;与铸铁闸瓦相比,合成闸瓦具有耐磨性好,质量小,对车轮无损伤,在长大坡道上制动时无火花等优点,目前巳在全路大量使用。在制造工艺方面,合成闸瓦是用配方来控制摩擦因数的,合成材料在模具内被压制成形,同时发生热固性化学反应;现有的合成闸瓦压制模具是将瓦背附在上模上,生命线做到箱体且上近上模端,然后下模、箱体不动,通过移动上模而形成闸瓦,但是这样做,成型在闸瓦上生命线的宽度不一致,当生命线过窄时,使用时不安全,当生命线过宽时,会影响闸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合成闸瓦压制模具,该合成闸瓦压制模具能够保证使用时的安全和闸瓦的使用寿命。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合成闸瓦压制模具,包括提拉杆套、提拉杆、箱体、上模座、上模块、摩擦体、生命线、下模块、瓦背、提拉板、箱体支柱、下模座;所述提拉板通过所述提拉杆与所述上模座相连接,所述下模块安装在所述提拉板上;且所述下模块成凹字型;所述瓦背、摩擦体均放置在所述的下模块上,且所述瓦背放置在摩擦体的下面,所述生命线设置在箱体的下方;所述下模块放置在箱体中;所述箱体下端通过箱体支柱与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块与上模座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提拉杆外面设置有提拉杆套。作为优选,所述箱体是中空的四方形实体。作为优选,所述摩擦体是由多种高分子材料混合固化而成的坚硬实体。与现有的闸瓦压制模具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合成闸瓦压制模具具有如下显著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结构上将瓦背放置在下模块上,将生命线设置在箱体的下方,保证了生命线的宽度不变,从而提高了闸瓦的使用寿命。2、结构简单,使用更安全,提高了闸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说明,1提拉杆套、2提拉杆、3箱体、4上模座、5上模块、6摩擦体、7生命线、8下模块、9瓦背、10提拉版、11箱体支柱、12下模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合成闸瓦压制模具,包括提拉杆套1、提拉杆2、箱体3、上模座4、上模块5、摩擦体6、生命线7、下模块8、瓦背9、提拉板10、箱体支柱11、下模座12;所述提拉板10通过所述提拉杆2与所述上模座4相连接,所述提拉板10位于下模座12上,所述下模块8安装在所述提拉板10上;且所述下模块8成凹字型;所述瓦背9、摩擦体6均放置在所述的下模块8上,且所述瓦背9放置在摩擦体6的下面,所述生命线7设置在箱体3的下方;且所述生命线7设置在瓦背9的上侧和摩擦体6的上部;所述下模块8设置在箱体3中;所述箱体3下端通过箱体支柱11与下模座12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块5与上模座4连接。所述提拉杆2外面设置有提拉杆套1。所述箱体3是中空的四方形实体。所述摩擦体6是由多种高分子材料混合固化而成的坚硬实体。本实用新型结构上将瓦背9安装在下模块8上,将生命线7设置在箱体3上,保证了生命线7的宽度不变,从而提高了闸瓦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更安全,提高了闸瓦的使用寿命。工作过程:1、先把模具抬起;油压机的上工作台带动上模座4向上运动到预定的位置;上模座4与上工作台用螺栓紧固联接,提拉杆2从提拉杆套1中拉出并带动提拉板10、下模块8上行;到达预定的位置后,下模块8上表面拉出略高于箱体3的上表面;2、清理上模块5、下模块8、箱体3等;3、起动设备,让上模部分下行,提拉板10坐到下模座12上;4、上模块5再上行,到达预定位置,此时的预定位置比工步1的位置要低,不让提拉板10离开下模座12,目的是给高分子原料留出足够的箱体空间,这一过程,提拉杆套1是不动的;5、手工往箱体3中倒原料,倒入后把原料抹平;6、上模部分下压,进入自动模式。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而描述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后,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合适的修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实质内容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各种修改、变更和替换等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