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式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5056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点式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点式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是指冲床与模具共同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由于其生产效率高,工件尺寸精度高,可加工的尺寸范围大,且成本低,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今,手机行业已经进入了全金属的时代,目前很大部分的手机外壳和边框都是由铝合金材料冲压初步加工而得到的,而冲压设备多数采用人工控制的单点逐个冲压工作模式,极大的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低、加工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点式冲压模具,该多点式冲压模具在上模块设有多个冲头同时冲压,可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点式冲压模具,安装在冲压设备上,其包括上模块和与上模块配合的下模块,上模块处于下模块上方,还包括用于定位待冲压材料的定位组件和用于驱动上模块的直线驱动电机机构,定位组件设置在上模块下方且处于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直线驱动电机机构设置在冲压设备上,上模块设有两个以上冲头,冲头穿过定位组件。

优选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导向板和至少两个定位扣,定位板固定在上模块底面,定位板处于上模块和导向板之间,导向板经定位扣固定在定位板下方,定位板和导向板上都设有多个通孔,冲头依次穿过定位板和导向板上的通孔。

更优选地,每个定位扣包括竖直架、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依次水平平行固定在竖直架的同一侧,定位板处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导向板处于第二限位块与第三限位块之间。

更优选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与定位板的厚度一致。

更优选地,第二限位块与第三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与导向板的厚度一致。

更优选地,第一限位块的长度大于第二限位块的长度。

优选地,多点式冲压模具还包括至少三组滑动导向机构,滑动导向机构固定在导向板和下模块之间,每组滑动导向机构包括上导向件和下导向件,上导向件垂直固定在导向板底面,下导向件垂直固定在下模块顶面,上导向件与下导向件竖直对齐。

更优选地,上导向件包括上固定套筒、上滑动筒、上中心支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上固定套筒垂直固定在导向板底面,第一弹性件和上滑动筒依次放入上固定套筒内,第二弹性件和上中心支杆依次放入上滑动筒内。

更优选地,下导向件包括下固定套筒、下滑动筒、下中心支杆、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下固定套筒垂直固定在下模块顶面,第三弹性件和下滑动筒依次放入下固定套筒内,第四弹性件和下中心支杆依次放入下滑动筒内。优选地,下模块上设有用于安放待冲压材料的模板,模板上设有与冲头配合的两个以上冲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点式冲压模具,该多点式冲压模具在上模块设有多个冲头同时冲压,可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在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有定位组件和滑动导向机构对安放在下模块上的待冲压材料紧压,保证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点式冲压模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点式冲压模具的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点式冲压模具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该多点式冲压模具安装在冲压设备上的,其包括上模块10和与上模块10配合的下模块20,上模块10处于下模块20上方,还包括用于定位冲压材料的定位组件30和用于驱动上模块10的直线驱动电机机构40,定位组件30设置在上模块10下方且处于上模块10和下模块20之间,直线驱动电机机构40设置在冲压设备上,上模块10设有两个以上冲头11,冲头11穿过定位组件30,在待冲压材料安放在下模块20上时,直线驱动电机机构40驱动上模块10向下运动,定位组件30与上模块10同步向下运动,直至定位组件30将待冲压材料紧压在下模块20上,上模块10上的冲头11穿过定位组件30冲压下模块20上的待冲压材料。

下模块20上设有用于安放待冲压材料的模板21,模板21上设有与冲头11配合的两个以上冲孔211,在上模块10上的冲头11穿过定位组件30冲压下模块20的模板21上的待冲压材料时,冲头11与冲孔211配合,防止冲头折弯,同时便于在冲压过程中落料。

定位组件30包括定位板31、导向板32和至少两个定位扣33,定位板31固定在上模块10底面,定位板31处于上模块10和导向板32之间,导向板32经定位扣33固定在定位板31下方,定位板31和导向板32上都设有多个通孔,冲头11依次穿过定位板31和导向板32上的通孔,从而冲压安放在下模块20的模板21上的待冲压材料。

每个定位扣33包括竖直架331、第一限位块332、第二限位块333和第三限位块334,第一限位块332、第二限位块333和第三限位块334依次水平平行固定在竖直架331的同一侧,定位板31处于第一限位块332和第二限位块333之间,导向板32处于第二限位块333与第三限位块334之间,这样定位扣33将定位板31和导位板32连接为一整体,在直线驱动电机机构40驱动上模块10时,定位组件30上的定位板31和导位板32与上模块10同步运动。

第一限位块332与第二限位块333之间的间距与定位板31的厚度一致,防止定位板31在第一限位块332与第二限位块333之间移动。第二限位块333与第三限位块334之间的间距与导向板32的厚度一致,防止导向板32在第二限位块333与第三限位块334之间移动。第一限位块332的长度大于第二限位块333的长度,这样将导向板32与定位板31连接为一整体更稳固。

多点式冲压模具还包括至少三组滑动导向机构50,滑动导向机构50固定在导向板32和下模块20之间,每组滑动导向机构50包括上导向件51和下导向件52,上导向件51垂直固定在导向板32底面,下导向件52垂直固定在下模块20顶面,上导向件51与下导向件52竖直对齐,通过滑动导向机构50确保在直线驱动电机机构40驱动定位组件30向下运动时,定位组件30呈直线下滑,上模块10上的冲头11与下模块20的模板21上的冲孔211对齐。

上导向件51包括上固定套筒511、上滑动筒512、上中心支杆513、第一弹性件514和第二弹性件515,上固定套筒511垂直固定在导向板32底面,第一弹性件514和上滑动筒512依次放入上固定套筒511内,第二弹性件515和上中心支杆513依次放入上滑动筒512内。

下导向件52包括下固定套筒521、下滑动筒522、下中心支杆523、第三弹性件524和第四弹性件525,下固定套筒521垂直固定在下模块20顶面,第三弹性件524和下滑动筒522依次放入下固定套筒521内,第四弹性件525和下中心支杆523依次放入下滑动筒522内。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弹性件514、第二弹性件515、第三弹性件524和第四弹性件525都为弹簧。

值得注意的是,上中心枝杆513的直径与下中心枝杆523的直径一致,上滑动筒512的外径与下滑动筒522的外径一致,上固定套筒511的外径与下固定套筒521的外径一致,这样在直线驱动电机机构40驱动上模块10向下运动,固定在上模块10底面的定位组件30呈直线下滑,定位组件30的上滑动筒512不会套入下固定套筒521中,上固定套筒511的端面与下固定套筒521的端面贴合。

该多点式冲压模具的工作过程为:在待冲压材料安放在下模块20的模板21上时,直线驱动电机机构40驱动上模块10向下运动,同时固定在上模块10底面的定位组件30向下运动,上中心枝杆513的端面与下中心枝杆523的端面贴合,在定位组件30继续向下运动时,上中心支杆513逐渐压缩第二弹性件515套入上滑动筒512内,上滑动筒512逐渐压缩第一弹性件514套入上固定套筒511内,同时下中心支杆523逐渐压缩第四弹性件525套入下滑动筒522内,下滑动筒522逐渐压缩第三弹性件524套入下固定套筒521内,直至上固定套筒511的端面与下固定套筒521的端面贴合,导向板32紧压处于下模块20的模板21上的待冲压材料;上模块10上的冲头11穿过定位组件30冲压下模块20上的待冲压材料,冲头11冲压待冲压材料后与模板21上的冲孔211配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