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620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割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切割机。



背景技术:

切割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于切割材料,使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刀具切割机、激光切割机、水切割机等。

公告号为“CN2034265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切割机,这种切割机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马达驱动刀片转动,然后利用角度调节组件改变刀片的角度,使刀片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材料进行切割。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碎屑等废料,废料残留在材料的表面和工作台上,清理起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工作台上的废料的切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切割机,包括用于放置材料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马达和刀片,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朝材料吹气的吹气装置,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向下贯穿设置有废料孔,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对废料孔吸气的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上设置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上连通有若干根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远离密封罩的一端与废料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吹气装置对准材料吹气,因此能够将掉落在材料上的废料吹走;同时,由于轴流风机处连接有密封罩,且密封罩上连接有若干根第一气管,第一气管一直连通到废料孔中,因此轴流风机产生的吸力能够传递到废料孔处,当废料飘落经过废料孔上方时,轴流风机产生的负压能够将废料吸附第二气管,进而进入密封罩中,然后通过轴流风机离开。

作为优选,所述吹气装置为风机,所述风机的出气口上连接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延伸至马达上并对准刀片与材料接触的地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吹出的气流能够沿第二气管流动,并从第二气管上的出气口流出,由于第二气管的端部对准刀片与材料接触的地方,因此在切割的过程中气流通过第二气管能够将刚刚切割出来的废料吹开,防止废料残留在切割出来的缝隙中。

作为优选,所述马达的侧壁上设置有供第二气管穿过的限位圈,所述第二气管通过限位圈的一端上连接有防止第二气管从限位圈中脱落的固定环,所述第二气管远离固定环和限位圈的侧壁环绕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和限位圈之间设置有与两者抵接进而令固定环抵接在限位圈上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切割结束之后,使用者可直接拉动第二气管,进而拉动第二气管穿过限位圈,此时使用者可将第二气管的端部对准材料或工作台的表面,将废料吹干净;清洁完废料后,使用者可松开第二气管,由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凸起和限位圈抵接,此时第二气管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逐渐恢复原位,影刺更加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气管为软质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气管可拆卸连接在马达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气管可拆卸,因此使用者可直接将第二气管从马达上取下,进而将第二气管对准材料或工作台的表面进行吹气清洁,同时由于第二气管由软质材料制成,使用者可通过捏住第二气管的开口改变第二气管的开口的面积,进而改变从第二气管中流出的气体的气压。

作为优选,所述马达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气管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的侧面为C字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夹持件为C字形,因此夹持件上有一个供放置第二气管的缺口,又因为第二气管为软质材料制成的,因此第二气管的形状容易改变,因此便于将第二气管从夹持件中取下或放置在夹持件中。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安装有废料箱,所述废料箱向上设置开口,所述轴流风机位于开口的上方,所述废料箱上设置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防尘透气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轴流风机吸入的废料能够通过轴流风机掉落在废料箱中,便于废料的收集。

作为优选,所述废料孔的顶端向工作台的边缘处倾斜,所述废料孔靠近工作台的边缘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废料被吹到过滤孔上方时,过滤网能将废料挡住,防止废料被吹到工作台的外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吹气装置对准材料吹气,因此能够将掉落在材料上的废料吹走;同时,由于轴流风机处连接有密封罩,且密封罩上连接有若干根第一气管,第一气管一直连通到废料孔中,因此轴流风机产生的吸力能够传递到废料孔处,当废料飘落经过废料孔上方时,轴流风机产生的负压能够将废料吸附第二气管,进而进入密封罩中,然后通过轴流风机离开。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

图2是图1中A部打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夹持件的形状;

图3是实施例1中夹持件的剖视图,用于体现夹持件和马达的连接方式;

图4是实施例1中废料箱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轴流风机的位置;

图5是实施例2中马达的侧视图,用于体现弹簧和第二气管的连接关系;

图6是实施例1中废料孔的剖视图,用于体现废料孔的形状;

图7是实施例1中废料孔的俯视图,用于体现过滤网的俯视图。

图中,1、工作台;12、支架;13、马达;14、刀片;2、吹气装置;21、废料孔;22、轴流风机;23、密封罩;24、第一气管;25、过滤网;3、第二气管;31、限位圈;32、固定环;33、凸起;34、弹簧;4、夹持件;5、废料箱;51、开口;52、出气口;53、防尘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切割机,如图1所示,切割机包括用于放置被切割的材料的工作台1,工作台1的表面呈矩形,工作台1的表面竖直向下贯穿开设有供废料通过的废料孔21。工作台1的边缘安装有支架12,支架12上安装有用于切割的刀片14,和用于驱动刀片14旋转的马达13。工作台1的边缘处还安装有用于对材料和工作台1吹气的吹气装置2,吹气装置2是风机,吹气装置2上连接有第二气管3,第二气管3是由软质橡胶制成的。

如图2和图3所示,马达13的侧壁上安装有夹持件4,夹持件4的形状为C字形,使夹持件4的表面形成有供第二气管3放入的缺口。第二气管3放置在夹持件4中时能够被固定住,进而使第二气管3能够对准刀片14与材料接触的部位。

如图1和图4所示,工作台1的底部放置有形状为圆柱体的废料箱5,废料箱5的上方向上开设有供废料进入的开口51,开口51处设置有轴流风机22。轴流风机22水平安装在开口51处,轴流风机22的上表面安装有表面为弧面的密封罩23,密封罩23中连接有若干根第一气管24。第一气管24的一端与密封罩23连通,第一气管24的另一端与废料孔21连通,使工作台1上的废料移动到废料孔21处时,轴流风机22处产生的吸力作用能够通过第一气管24传递到废料孔21处,使废料能够被吸到废料箱5中。废料箱5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废料箱5内部的气体流出的出气口52,出气口52中安装有防尘透气膜53。防尘透气膜53由公告号为“CN202608153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防尘透气面料制成。

如图6或图7所示,废料孔21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向工作台1的边缘处倾斜,废料孔21中倾斜安装有过滤网25,过滤网25的横截面呈弧形。

使用方法:工作时,将待切割的材料放置在工作台1上,然后利用马达13驱动刀片14转动,进而对材料进行切割。切割的同时,由于第二气管3对准刀片14与材料接触的位置,因此风机吹出的气流能够通过第二气管3吹到刀片14与材料接触的位置处,将此处的废料吹走。切割完毕后,将第二气管3从夹持件4上取下,进而能够把第二气管3对准材料的表面和工作台1的表面的任意位置,将废料吹走。

被吹走的废料落在废料孔21附近时,通过轴流风机22产生的风力,能够通过废料孔21和第一气管24进入到密封罩23中,进而通过轴流风机22进入废料箱5中。

实施例2:本实施例2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马达13的侧面上设置有供第二气管3通过的限位圈31,限位圈31的形状为圆筒状。第二气管3通过限位圈31的一端上连接有用于防止第二气管3从限位圈31中脱落的固定环32,固定环32套在第二气管3的端部。第二气管3上没有通过限位圈31的部分上安装有环形的凸起33,凸起33沿第二气管3的周向环绕第二气管3设置。凸起33和限位圈31之间安装有弹簧34,弹簧34套在第二气管3上,弹簧34的一端抵接在凸起33上,弹簧34的另一端抵接在限位圈31上,使固定环32抵接在限位圈31上。

使用方法:本实施例2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切割完毕后,工作人员可直接拉动第二气管3,使第二气管3穿过限位圈31。此时工作人员能将第二气管3的端部对准材料或工作台1上的任意位置,进而对材料或工作台1进行清洁。清洁完毕后,松开第二气管3,此时弹簧34的弹力作用在凸起33上,进而推动第二气管3移动,使第二气管3自动回归到原位,因而更加省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