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锯断用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8130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杆锯断用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杆锯断用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连杆体进行加工过程中,对其进行初步加工之后,需采用切断设备将连杆体大头端与连杆盖切断。当连杆体不能保持相对稳定时,容易造成切断部位不精确,大大提高连杆体的次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连杆锯断用加工夹具,通过将四个压杆套装在连杆小头端的圆孔内,使尖刺部抵在压杆上的斜面上,使压杆上的凸台能够压合在连杆体小头端圆孔上端面上,进而使连杆体保持相对稳定,方便对其进行锯断加工。

本方案中的一种连杆锯断用加工夹具,包括操作台及设置在所述的操作台上端面上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上端面上设置有四个压杆,四个所述的压杆外侧端面形成外径小于定位柱外径的圆形结构,四个所述的压杆上端外侧边缘分别设置有凸台,四个所述的压杆上的凸台的外侧边缘形成外径小于定位柱外径的圆形结构,在所述的压杆上端内侧设置有锥形的斜面,在所述的操作台上方设置有上悬梁,在所述的上悬梁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定位柱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液压缸,在所述的第一液压缸下端面上设置有与呈锥形的尖刺部,所述的尖刺部的锥面能够压合在所述的斜面上使所述的压杆上端向外侧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定位柱结构,使定位柱的外径大于连杆体小头端圆孔的内径,使连杆体小头端下端面能够贴合在定位柱上端面上,此时将压杆插接在圆孔内,使压杆上端的凸台位于连杆体小头端上端面上方,当利用第一液压缸推动尖刺部下移时,使尖刺部推动压杆上端向外侧倾斜,此时使凸台能够贴合在圆孔上端面上,使压杆外侧端面抵在圆孔内壁上,进而使连杆体卡接在定位柱上方。

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的定位柱一侧设置有支脚,所述的支脚的上端面与所述的定位柱上端面等高,所述的支脚和所述的定位柱的几何中心连线与所述的操作台上端面中线相平行。

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的支脚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支架分别平行于所述的操作台上端面中线,在所述的支架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轮,所述的凸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支架上,在所述的凸轮上设置有销轴,在所述的操作台上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的第二液压缸一端铰接在所述的操作台上端面上,所述的第二液压缸另一端套装在所述的销轴上。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的支架底部呈倒T形,在所述的操作台上设置有螺纹孔,相邻所述的螺纹孔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的操作台上端面中线,所述的支架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的操作台上端面上。

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的操作台中部上方设置有平行于操作台上端面中线的T形槽,所述的定位柱和所述的支脚底部分别设置有能够沿着所述的T形槽滑动的滑块,所述的滑块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的T形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台俯视图。

其中:101.操作台,102.定位柱,103.压杆,104.凸台,105.斜面,106.上悬梁,107.第一液压缸,108.尖刺部,109.支脚,110.支架,111.凸轮,112.销轴,113.第二液压缸,114.T形槽,11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杆锯断用加工夹具,包括操作台及设置在所述的操作台101上端面上的定位柱102,所述的定位柱102上端面上设置有四个压杆103,四个所述的压杆103外侧端面形成外径小于定位柱102外径的圆形结构,四个所述的压杆103上端外侧边缘分别设置有凸台104,四个所述的压杆103上的凸台104的外侧边缘形成外径小于定位柱102外径的圆形结构,在所述的压杆103上端内侧设置有锥形的斜面105,在所述的操作台101上方设置有上悬梁106,在所述的上悬梁106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定位柱102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液压缸107,在所述的第一液压缸107下端面上设置有与呈锥形的尖刺部108,所述的尖刺部108的锥面能够压合在所述的斜面105上使所述的压杆103上端向外侧倾斜。本实用新型根据连杆体小头端的具体尺寸选择定位柱,使凸台的下端面与定位柱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连杆体小头端圆孔上下端面的宽度,使凸台的外径小于等于圆孔的内径,当压杆上端向外侧倾斜时,使凸台外侧边缘的外径大于圆孔的内径,使连杆体小头端能够卡接在凸台下端面与定位柱上端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在对连杆体进行加工支架,使连杆体小头端套装在压杆外侧,当尖刺部在第一液压缸的推动下挤压压杆内侧的斜面上,压杆在尖刺部的压力作用下向外侧倾斜时,使连杆体小头端通过压杆固定在操作台上,使凸台抵在连杆体小头端上端面上时,在凸台和定位柱的作用下,使连杆体不能纵向移动,同时利用压杆抵在圆孔内壁上,使得连杆体不能水平移动,进而使连杆体小头端保持稳定,进而方便对其大头端进行切断操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定位柱102一侧设置有支脚109,所述的支脚109的上端面与所述的定位柱102上端面等高,所述的支脚109和所述的定位柱102的几何中心连线与所述的操作台101上端面中线相平行。本实施例中,使支脚对连杆体中部和大头端进行支撑,方便对其进行切断,使其能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实施例2:

为了避免连杆体出现相对定位柱转动的现象,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支脚109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110,所述的支架110分别平行于所述的操作台101上端面中线,在所述的支架110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轮111,所述的凸轮1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支架110上,在所述的凸轮111上设置有销轴112,在所述的操作台101上设置有第二液压缸113,所述的第二液压缸113一端铰接在所述的操作台101上端面上,所述的第二液压缸113另一端套装在所述的销轴112上。本实施例中,使销轴在凸轮上形成偏心结构,当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杆伸缩时,能够带动销轴连同凸轮绕着支架转动。

本实施例中,当将连杆体置于支脚和定位柱上方之后,使连杆体小头端通过压杆固定之后,使连杆体大头端和小头端的中心线平行于操作台上端面中线,此时启动第二液压缸,使其推动销轴,使销轴带动凸轮相对支架转动时,凸轮的长轴一端抵在连杆体两侧上端面上,从斜上方压在连杆体上,继而使得连杆体能够保持稳定的同时,不会相对定位柱转动,并且在支脚两侧的支架两端分别设置凸轮,使凸轮抵在连杆体两侧斜上方,从两侧对连杆体进行固定,使连杆的大头端和小头端的圆孔中心线能够保持固定位置,进而使连杆体切断位置更容易控制,使其切断过程中,切割精度更高,能够大大减小切断加工的次品率。

实施例3:

为了方便在需要时调整凸轮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支架110底部呈倒T形,在所述的操作台101上设置有螺纹孔,相邻所述的螺纹孔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的操作台101上端面中线,所述的支架110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的操作台101上端面上。本实施例中,在与支架两端位置相对应的操作台上端面上分别设置螺纹孔,使两组螺纹孔相互平行设置,两组螺纹孔均呈垂直于操作台上端面中线设置,当需要调整凸轮的位置时,相应调整连接支架底部与操作台连接的位置,进而使支架沿着垂直于操作台上端面中线方向移动,继而实现凸轮的位置的调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调整定位柱和支脚的位置,优选地,在所述的操作台101中部上方设置有平行于操作台上端面中线的T形槽114,所述的定位柱102和所述的支脚109底部分别设置有能够沿着所述的T形槽114滑动的滑块115,所述的滑块115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的T形槽114内。本实施例中,使T形槽长度方向中线与操作台上端面中线相重合。

在调整定位柱的位置时,相应的调整第一液压缸在上悬梁上的位置,使尖刺部的定位柱的轴线相重合,在T形槽上方的操作台上设置通孔,使通孔内设置螺栓,在滑块上端面上设置螺纹孔,当沿着T形槽长度方向移动支脚或定位柱时,可以通过螺栓将支脚和定位柱固定在T形槽上方。由于T形槽的长度方向中线与操作台上端面中线相重合,在调整支脚和定位柱的位置时,能够方便使固定在支脚和定位柱上方的连杆体的大头端和小头端的圆孔中心线保持固定位置,进而有助于对其进行加工。由于定位柱为可拆卸连接在操作台上端面上,可以方便根据不同的连杆体更换定位柱,进而可以根据连杆体小头端圆孔的尺寸选择定位柱和压杆,使其能够用于不同的连杆体的切断夹具。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