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94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压铸模具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冷却机构,包括设置于模具体的进入孔、排出孔、冷却孔和引入块;所述冷却孔为对应模具体需冷却部位设置的盲孔,所述引入块固定于冷却孔处用于将进入孔内的冷却介质引入到冷却孔内再引出至排出孔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冷却机构,适用于模具模芯的热节点,需要布置点冷或循环冷却的部位,采用在模芯上做孔,用引入块将冷却介质引入需要冷却的具备热节的部位,形成循环和局部的立体冷却结构,冷却效果好、不易堵塞、加工便捷、使用维修清理方便,从而节省了模具加工成本、节省了模具使用维修成本。
【专利说明】压铸模具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具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在压铸模具模芯的热节点,需要布置点冷或循环冷却水,可降低该区域的模具温度,从而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提高班产量、提升产品合格率。但在冷却水的设计上往往对局部冷却的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冷却水设计结构上,之前采用的主要有,点冷却、铜块冷却,这些方法只适应于部分模具,对结构特殊、或加工条件限制的就无法实现,且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容易损坏且修复难度大,比如点冷却连接一般采用铜管的方式,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垢,而一旦拆装清理就会出现铜管损坏,铜管破裂断开后再接上需要专业铜焊,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铸模具冷却机构,冷却效果好、不易堵塞、加工便捷、使用维修清理方便,从而节省了模具加工成本、节省了模具使用维修成本。
[0004]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冷却机构,包括设置于模具体的进入孔、排出孔、冷却孔和引入块;所述冷却孔为对应模具体需冷却部位设置的盲孔,所述引入块固定于冷却孔处用于将进入孔内的冷却介质引入到冷却孔内再引出至排出孔排出;
[0005]进一步,所述冷却孔为直孔并与进入孔和排出孔相通;
[0006]进一步,所述引入块为插入冷却孔内的柱体并且引入块侧壁与冷却孔内壁密封配合;引入块侧壁设有与进入孔相通并延伸至冷却孔内端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与冷却孔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孔;
[0007]进一步,所述引入块内部设有轴向贯通的导出孔和沿径向设置的用于连通导出孔与排出孔的连通孔;所述导出孔外端由堵头封堵;
[0008]进一步,所述引入块伸入冷却孔内的长度小于冷却孔的深度,使引入块端部与冷却孔底端之间形成冷却腔并通过该冷却腔将螺旋孔与导出孔连通。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冷却机构,适用于模具模芯的热节点,需要布置点冷或循环冷却的部位,采用在模芯上做孔,用引入块将冷却介质引入需要冷却的具备热节的部位,形成循环和局部的立体冷却结构,冷却效果好、不易堵塞、加工便捷、使用维修清理方便,从而节省了模具加工成本、节省了模具使用维修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压铸模具冷却机构,包括设置于模具体的进入孔1、排出孔2、冷却孔3和引入块4 ;所述冷却孔3为对应模具体需冷却部位设置的盲孔,所述引入块4固定于冷却孔3处用于将进入孔I内的冷却介质引入到冷却孔3内再引出至排出孔2排出,形成循环和局部的立体冷却结构,冷却效果好、不易堵塞、加工便捷、使用维修清理方便,从而节省了模具加工成本、节省了模具使用维修成本。
[0012]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孔3为直孔并与进入孔I和排出孔2相通,便于将冷却介质引入冷却孔3和引出至排出孔2。
[0013]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入块4为插入冷却孔3内的柱体并且引入块4侧壁与冷却孔3内壁密封配合;引入块4侧壁设有与进入孔I相通并延伸至冷却孔3内端的螺旋槽5,所述螺旋槽5与冷却孔3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孔,使冷却介质沿螺旋孔进入冷却孔3内,能与冷却孔3内壁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冷却效果好。
[0014]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入块4内部设有轴向贯通的导出孔6和沿径向设置的用于连通导出孔6与排出孔2的连通孔7 ;所述导出孔6外端由堵头8封堵,可在引入块4内端端面开槽将螺旋孔与导出孔6连通,导出孔6加工方便,利于节约成本。
[0015]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入块4伸入冷却孔3内的长度小于冷却孔3的深度,使引入块4端部与冷却孔3底端之间形成冷却腔并通过该冷却腔将螺旋孔与导出孔6连通。
[001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压铸模具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模具体的进入孔、排出孔、冷却孔和引入块;所述冷却孔为对应模具体需冷却部位设置的盲孔,所述引入块固定于冷却孔处用于将进入孔内的冷却介质引入到冷却孔内再引出至排出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孔为直孔并与进入孔和排出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模具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块为插入冷却孔内的柱体并且引入块侧壁与冷却孔内壁密封配合;引入块侧壁设有与进入孔相通并延伸至冷却孔内端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与冷却孔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铸模具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块内部设有轴向贯通的导出孔和沿径向设置的用于连通导出孔与排出孔的连通孔;所述导出孔外端由堵头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铸模具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块伸入冷却孔内的长度小于冷却孔的深度,使引入块端部与冷却孔底端之间形成冷却腔并通过该冷却腔将螺旋孔与导出孔连通。
【文档编号】B22D17/22GK204075138SQ20142054629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2日
【发明者】周富权 申请人:重庆隆嘉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