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膜机导辊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391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镀膜机导辊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化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镀膜机导辊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由物理方法产生薄膜材料的技术。在真空室内材料的原子从加热源离析出来打到被镀物体的表面上。此项技术最先用于生产光学镜片,如航海望远镜镜片等。后延伸到其他功能薄膜,唱片镀铝、装饰镀膜和材料表面改性等。如手表外壳镀仿金色,机械刀具镀膜,改变加工红硬性。在卷料薄膜镀膜的过程中必须把卷料放卷到镀膜的内部,在此放卷的过程中,膜料会经过多个导辊的运送,最终到达镀膜机的真空镀膜室内,但运送过程中膜料有时会在运送时张力过大,而损坏薄膜,有时候会饮张力过小导致膜料褶皱,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卷料薄膜的镀膜影响非常大。

故有必要对现有镀膜机导辊支撑装置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镀膜机导辊支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镀膜机导辊支撑装置,它包括有导辊、导辊轴承、滑动架、滑轨架、丝杆轴承、丝杆、转轴轴承、转轴、U型推动架和定位螺钉;所述滑动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臂;所述滑块臂的内侧设置有滑臂轴承孔;所述导辊轴承的外圈与滑臂轴承孔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导辊的轴头与导辊轴承的内圈相固定连接;所述滑轨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臂;所述滑轨臂的内侧设置有与滑块臂相匹配的导轨;所述滑块臂的底端插入到导轨中;所述滑轨架的顶表面分别设置有丝杆轴承孔和转轴轴承孔;所述滑轨架的底表面设置有丝杆孔;所述丝杆孔与丝杆轴承孔相连通;所述丝杆轴承的外圈与丝杆轴承孔相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穿过丝杆轴承后伸入到丝杆孔中;所述丝杆与丝杆轴承的内圈相固定连接;所述U型推动架的两臂顶部与滑动架的底部相固定连接;所述U型推动架的底部设置有丝杆螺孔;所述丝杆的顶端与丝杆螺孔相螺纹连接后伸入到U型推动架的内框中;所述丝杆的轴身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转轴轴承的外圈与转轴轴承孔相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与转轴轴承的内圈相固定连接;转轴的上端连接有手轮;所述转轴的轴身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滑轨架的侧表面设置有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钉与定位螺孔相螺纹连接后抵压在丝杆的螺纹凹槽上;所述丝杆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的侧表面顶部设置有限位螺孔;所述限位机构由限位螺钉与限位螺孔相螺纹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手轮上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架的表面设置有丝杆穿孔;所述丝杆穿孔设置在丝杆的正上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镀膜机导辊支撑装置,它包括有导辊、导辊轴承、滑动架、滑轨架、丝杆轴承、丝杆、转轴轴承、转轴、U型推动架和定位螺钉;所述滑动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臂;所述滑块臂的内侧设置有滑臂轴承孔;所述导辊轴承的外圈与滑臂轴承孔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导辊的轴头与导辊轴承的内圈相固定连接;所述滑轨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臂;所述滑轨臂的内侧设置有与滑块臂相匹配的导轨;所述滑块臂的底端插入到导轨中;所述滑轨架的顶表面分别设置有丝杆轴承孔和转轴轴承孔;所述滑轨架的底表面设置有丝杆孔;所述丝杆孔与丝杆轴承孔相连通;所述丝杆轴承的外圈与丝杆轴承孔相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穿过丝杆轴承后伸入到丝杆孔中;所述丝杆与丝杆轴承的内圈相固定连接;所述U型推动架的两臂顶部与滑动架的底部相固定连接;所述U型推动架的底部设置有丝杆螺孔;所述丝杆的顶端与丝杆螺孔相螺纹连接后伸入到U型推动架的内框中;所述丝杆的轴身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转轴轴承的外圈与转轴轴承孔相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与转轴轴承的内圈相固定连接;转轴的上端连接有手轮;所述转轴的轴身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滑轨架的侧表面设置有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钉与定位螺孔相螺纹连接后抵压在丝杆的螺纹凹槽上;所述丝杆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调节前,先松开定位螺钉,再通过手轮使丝杆转动;丝杆带动U型推动架滑动;进行调节导辊的高度,调节完毕后,拧紧定位螺钉,使定位螺钉再次压紧在丝杆的螺纹凹槽上;该过程操作简单,而且通过两齿轮和丝杆的行程缩放,使导辊的定位精确;很好地控制导辊对薄膜的张力;极大限度地提高卷料镀膜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辊;2、导辊轴承;3、滑动架;3-1、滑块臂;3-1-1、滑臂轴承孔;

3-2、丝杆穿孔;4、从动齿轮;5、滑轨架;5-1、滑轨臂;5-1-1、导轨;

5-2、丝杆孔;5-3、丝杆轴承孔;5-4、转轴轴承孔;5-5、定位螺孔;

6、丝杆轴承;7、丝杆;7-1、限位螺孔;8、转轴轴承;9、转轴;

10、主动齿轮;11、手轮;11-1、把手;12、U型推动架;

12-1、丝杆螺孔;13、限位螺钉;14、定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镀膜机导辊支撑装置,它包括有导辊1、导辊轴承2、滑动架3、滑轨架5、丝杆轴承6、丝杆7、转轴轴承8、转轴9、U型推动架12和定位螺钉14;所述滑动架3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臂3-1;所述滑块臂3-1的内侧设置有滑臂轴承孔3-1-1;所述导辊轴承2的外圈与滑臂轴承孔3-1-1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导辊1的轴头与导辊轴承2的内圈相固定连接;所述滑轨架5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臂5-1;所述滑轨臂5-1的内侧设置有与滑块臂3-1相匹配的导轨5-1-1;所述滑块臂3-1的底端插入到导轨5-1-1中;滑块臂3-1能在导轨5-1-1内上下滑动;所述滑轨架5的顶表面分别设置有丝杆轴承孔5-3和转轴轴承孔5-4;所述滑轨架5的底表面设置有丝杆孔5-2;所述丝杆孔5-2与丝杆轴承孔5-3相连通;所述丝杆轴承6的外圈与丝杆轴承孔5-3相固定连接;所述丝杆7的底端穿过丝杆轴承6后伸入到丝杆孔5-2中;所述丝杆7与丝杆轴承6的内圈相固定连接;所述U型推动架12的两臂顶部与滑动架3的底部相固定连接;所述U型推动架12的底部设置有丝杆螺孔12-1;所述丝杆7的顶端与丝杆螺孔12-1相螺纹连接后伸入到U型推动架12的内框中;U型推动架12能带动滑块臂3-1沿导轨5-1-1上下滑动;所述丝杆7的轴身设置有从动齿轮4;所述转轴轴承8的外圈与转轴轴承孔5-4相固定连接;所述转轴9的下端与转轴轴承8的内圈相固定连接;转轴9的上端连接有手轮11;所述转轴9的轴身设置有与从动齿轮4相啮合的主动齿轮10;转动手轮11使主动齿轮10带动从动齿轮4转动;从而使丝杆7转动;带动滑块臂3-1上下运动;所述滑轨架5的侧表面设置有定位螺孔5-5;所述定位螺钉14与定位螺孔5-5相螺纹连接后抵压在丝杆7的螺纹凹槽上;所述丝杆7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在调节之前导辊1之前,必须松开定位螺钉14;方可进行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丝杆7的侧表面顶部设置有限位螺孔7-1;所述限位机构由限位螺钉13与限位螺孔7-1相螺纹连接而成;防止在调节过程中丝杆7脱离U型推动架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手轮11上设置有把手11-1,调节时,更省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滑动架3的表面设置有丝杆穿孔3-2;所述丝杆穿孔3-2设置在丝杆7的正上方;在调节的时候丝杆7可以丝杆穿孔3-2;增大滑动架3的调节行程。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调节前,先松开定位螺钉,再通过手轮使丝杆转动;丝杆带动U型推动架滑动;进行调节导辊的高度,调节完毕后,拧紧定位螺钉,使定位螺钉再次压紧在丝杆的螺纹凹槽上;该过程操作简单,而且通过两齿轮和丝杆的行程缩放,使导辊的定位精确;很好地控制导辊对薄膜的张力;极大限度地提高卷料镀膜的质量。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