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包精炼炉的水冷炉盖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带抽风口的LF钢包精炼炉的炉盖。
背景技术:
LF 钢包精炼炉水冷炉盖是钢包精炼炉的重要设备,钢包开进 LF 钢包精炼炉处理位后,水冷炉盖下降罩在钢包上,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尘经水冷炉盖、除尘管道等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净化处理,再通过风机和消声器、烟囱排入大气。LF 钢包精炼炉水冷炉盖为全水冷管式密排结构炉盖,在水冷炉盖的上层侧面开有加料孔并配有加料孔盖。在 LF 钢包精炼炉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水冷炉盖加料孔观察并加入造渣料,经过升温、微合金化、钙处理、弱吹氩等过程后,底吹氩气推开渣层面积,再观察炉渣熔化效果及蘸取处理过程渣样,还要人工投加不能通过高位料仓放入钢包内的造渣料、合金及脱氧剂等物料,以及进行处理过程的测温、取样、定氧操作。
LF 钢包精炼炉的除尘方式为水冷炉盖上集烟罩侧排烟。当 LF 钢包精炼炉水冷炉盖加料孔处于打开状态时,水冷炉盖收集的 LF 钢包精炼炉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烟尘,从水冷炉盖加料孔及电极孔冒出,所冒出的烟尘恶化了工人的劳动环境,造成粉尘排放浓度严重超标。难以通过调整除尘风机的转速来控制冒出的烟尘量。如果提高除尘风机转速,一方面会造成外界空气被吸入到水冷炉盖和钢包上口之间,极易造成炉渣和钢水的二次氧化、吸入有害气体,破坏 LF 钢包精炼炉内的还原性气氛,严重影响精炼处理效果和钢水质量,另一方面提高除尘风机转速会大幅度增加电耗。另外调节除尘风机的转速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较难达到理想的除尘效果。
目前使用的LF钢包精炼炉炉盖具体存在以下不足:
1.炉盖抽风口分内抽风口与外抽风口,外抽风口在冶炼过程中容易粘渣钢导致通风口堵塞,导致外抽风口的实际效果不大。
2.针对外抽风口粘住渣钢后清理较困难,炉盖无法下降,破坏炼钢的还原气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LF钢包精炼炉的炉盖结构,简化结构,改善抽气效果,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F钢包精炼炉的节能型炉盖,包括由水冷管层层围成的盖体,所述盖体呈阶梯式锥状,所述盖体底部外圈呈外八字型,所述盖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内抽风口,至少在所述内抽风口以下、八字型外圈以上的盖体内壁设置隔离板。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为铜隔离板,由于炉盖上仅仅具有内抽风口,这样在内抽风和八字型外圈以上的内壁上会更容易粘附渣钢,通过在这部分的炉盖内壁设置铜隔离板能够让粘附的渣钢自动脱落,增加钢包的还原气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炉盖的盖体外圈设置成八字型能够增加抽烟面积,防止炼钢时烟尘的扩散;与现有炉盖相比,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容易发生堵塞的外抽风口,同时扩大内抽风口,不仅节省了能耗,而且提高了抽烟效率。烟气尽可能地随着气流上升从内抽风口排出,同时设置的铜隔离板能够让粘附在炉盖内壁的渣钢自动脱落,防止炉盖粘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炉盖的A-A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炉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LF钢包精炼炉的节能型炉盖,包括由水冷管层层围成的盖体1,所述盖体1呈阶梯式锥状,所述盖体1底部外圈3呈外八字型,所述盖体1的上端部设置有内抽风口2,在所述内抽风口2以下、八字型外圈3以上的盖体内壁设置铜隔离板4。
上述结构的炉盖省去了外抽风口,节省了能耗,将炉盖的盖体外圈设置成八字型而增加了抽烟面积,防止炼钢时烟尘的扩散,提高了抽烟效率。烟气尽可能地随着气流上升从内抽风口排出,同时设置的铜隔离板能够让粘附在炉盖内壁的渣钢自动脱落,防止炉盖粘渣。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