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铝连铸连轧机组的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4219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液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用于铝连铸连轧机组的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铝连铸连轧机组采用轮式连铸机,其浇铸的控制方式为:熔化的铝液从保温炉经流槽流入浇煲,经手动控制阀板控制铝液量流入结晶轮和封闭钢带所形成的模腔内,采用此种浇铸方式,虽然设备的复杂程度低,检修量少,但是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浇煲内铝液的进、出控制过程全是人为手动操作,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铝液在进入结晶轮的液面位置很难保证出液稳定,浇铸过程易产生紊流与湍流,形成气孔和夹渣导致生产中断,且处理过程中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准备时间多,从而导柱生产效率下降;浇煲内的不定型耐火材料易对铝液产生二次污染,不利于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并且浇煲的维护及其生产准备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效率;存在安全隐患,浇铸人员处理高温铝液和冷却水附近,人员极易受铝液喷溅烫伤;生产成本高,浇铸作业需要至少两名操作人员轮换作业,生产过程人工费用增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铝连铸连轧机组的浇注装置,出流过程稳定、浇注效率高、安全隐患小、生产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铝连铸连轧机组的浇注装置,包括上浇煲、下浇煲、调流机构、旋转支座和稳流器;上浇煲与下浇煲连通,下浇煲与旋转支座活动连接并可绕旋转支座的转轴上下转动;上浇煲通过水嘴与流槽连通,稳流器设置在水嘴上方;稳流器包括手柄和与手柄连接的塞头,通过调节手柄可控制塞头与水嘴之间的闭合度,水嘴下方放置浮子,浮子可随上浇煲内的液面起伏;调流机构设置在下浇煲上,调流机构为杠杆调流机构,杠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浮子锥面塞和滑块螺母,浮子锥面塞设在下浇煲与上浇煲连通处的出水口中,通过调节滑块螺母在杠杆上的位置来调节浮子锥面塞的高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浇煲通过支撑杆与旋转支座可转动连接,下浇煲与支撑杆活动连接,下浇煲可绕支撑杆翻转。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浇煲和下浇煲的内膛表面覆盖由耐火材料制成的内衬。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浇煲的底部设有多个可增减的垫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稳流器保证从外部进入上浇煲内的液体进液稳定,上浇煲内的液体量可由浮子自动进行调节,通过调流机构可调节从上浇煲进入下浇煲内的液体流量,保证进液量与下浇煲浇注时的出液量相平衡,浇煲中的液面稳定不会产生紊流;下浇煲和下浇煲的内衬防止铝液受到污染,保证出液浇注后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上浇煲、2-下浇煲、3-调流机构、4-旋转支座、5-稳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铝连铸连轧机组的浇注装置,包括上浇煲1、下浇煲2、调流机构3、旋转支座4和稳流器5;上浇煲1与下浇煲2连通,下浇煲2与旋转支座4活动连接并可绕旋转支座4的转轴上下转动;上浇煲1通过水嘴与流槽连通,稳流器5设置在水嘴上方;稳流器5包括手柄和与手柄连接的塞头,通过调节手柄可控制塞头与水嘴之间的闭合度,以此来控制从流槽排入上浇煲1内的铝液量;水嘴下方放置浮子,浮子可随上浇煲1内的液面起伏,若上浇煲1内的铝液过多,则浮子会随液面上升将水嘴的出水口堵住,待上浇煲1内的铝液经过出液后液面下降,浮子即随液面下降,水嘴可继续排液;调流机构3设置在下浇煲2上,调流机构3为杠杆调流机构,杠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浮子锥面塞和滑块螺母,浮子锥面塞设在下浇煲2与上浇煲1连通处的出水口中,通过调节滑块螺母在杠杆上的位置来调节浮子锥面塞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中上浇煲1和下浇煲2内的铝液的进入都可随着出液量的速度进行自动调节,不会因出液速度的影响造成浇煲内液量的改变,能保证浇煲内液面的稳定。

如图1所示,下浇煲2通过支撑杆与旋转支座4可转动连接,下浇煲2与支撑杆活动连接,下浇煲2可绕支撑杆翻转,在浇注完成后可直接翻转下浇煲2来清理下浇煲2内的残留铝液。

上浇煲1和下浇煲2的内膛表面覆盖由耐火材料制成的内衬,可避免上浇煲1和下浇煲2本身的材质对浇煲内的铝液造成污染,避免影响浇注后产品的质量。

上浇煲1的底部设有多个可增减的垫块,上浇煲1的高度可按照需要进行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