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2034发布日期:2019-06-26 00:1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抛光机械设备中,针对高硬度材料如cvd金刚石,通常采用金刚石砂轮抛光或者传统的单面抛光设备。然而,上述方案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次只能抛光一个平面,由于材料(例如金刚石等)硬度高,耗材消耗量大,且抛光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抛光设备,以提高抛光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抛光设备,包含上抛光头和下抛光头,所述上抛光头和下抛光头分别由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待抛光物位于上抛光头和下抛光头之间,上抛光头上设置有抛光液输送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抛光头和下抛光头相对可移动,上抛光头可转动和平移,下抛光头可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液输送孔为2个,对称分布于上抛光头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抛光头和下抛光头的直径比例为1:2。

进一步的,一种抛光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将待抛光物放置在上抛光头和下抛光头之间,通过抛光液输送孔添加抛光液,打开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进行抛光。

进一步的,抛光时,上抛光头和下抛光头的自转速度不同和/或自转方向相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抛光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抛光设备,可以同时对待抛光物两面进行抛光,缩短抛光时间,提高抛光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抛光设备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抛光头;2、下抛光头;3、待抛光物;4、抛光液输送孔;5、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抛光设备,包含上抛光头1和下抛光头2,所述上抛光头1和下抛光头2分别由第一驱动装置5和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待抛光物3位于上抛光头1和下抛光头2之间,上抛光头上设置有抛光液输送孔4。所述上抛光头1和下抛光头2相对可移动,上抛光头1可转动和平移,下抛光头2可转动。所述抛光液输送孔4为2个,对称分布于上抛光头1的两侧。所述上抛光头1和下抛光头2的直径比例为1:2。一种抛光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将待抛光物3放置在上抛光头1和下抛光头2之间,通过抛光液输送孔4添加抛光液,打开第一驱动装置5和第二驱动装置6进行抛光。抛光时,上抛光头1和下抛光头2的自转速度不同和/或自转方向相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抛光设备,包含上抛光头(1)和下抛光头(2),所述上抛光头(1)和下抛光头(2)分别由第一驱动装置(5)和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待抛光物(3)位于上抛光头(1)和下抛光头(2)之间,上抛光头上设置有抛光液输送孔(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抛光设备结构简单,抛光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潘继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新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5
技术公布日:2019.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