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零件冷却及喷油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62023阅读:来源:国知局
入的轴承零件的数量,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过渡杆20404和挡料板连接;所述挡料板和所述分料槽道接触的底面设有电磁铁20405,在挡料的时候通电,提高挡料板的稳定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杆和所述挡料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挡料板远离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所述底座上设有和所述连接杆配合的导向套20406,所述导向套内表面衬有多个轴向铜块,相邻两个轴向铜块之间形成轴向安装槽,所述轴向安装槽内沿着轴向设有多个尼龙块;防锈油喷涂装置4包括护罩、设在所述护罩内的多列油管、设置在所述油管上的多个喷头以及带动所述油管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
[0032]所述支架上设有位于所述倾斜下料槽道下方的供油装置,供油装置包括油箱5、设置在所述油箱5上的顶盖6以及设置在所述油箱5内的第一分隔板8和第二分隔板9,顶盖6、油箱采用不锈钢制成,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焊接在油箱内,也为不锈钢板,所述第一分隔板8和第二分隔板9将所述油箱5分隔成用于对回收的防锈油进行过滤去除杂质的过滤区7、用于对滤后的防锈油进行沉淀的沉淀区11和供油区10,供油区上设有供油泵,向外提供防锈油,对轴承零件喷涂之后的防锈油进入过滤区7进行过滤,去除铁肩等杂质之后,进入沉淀区沉淀,沉淀之后的防锈油进入供油区10内,再次被利用,反复循环;所述过滤区7包括固定在所述顶盖6上且将所述过滤区分隔为过滤回收区以及输送区的隔板701、设置在所述顶盖6上并和所述过滤回收区相通的回油接收口 702、设置在所述过滤回收区内的第一过滤装置70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703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704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704下方的第三过滤装置705以及将过滤之后的输送区内的防锈油输送到所述沉淀区5中的输送油泵706,所述隔板701和所述过滤区7底部之间形成过油开口707 ;隔板701固定在顶盖上,下端悬空,和过滤区的地步形成过油开口,过油开口的高度在100mm-120mm之间,从回油接收口进来的防锈油经过第一过滤装置粗滤,再经过第二过滤装置进一步过滤后,最后经过第三过滤装置过滤之后,经过过油开口进入输送区,由输送油泵706将防锈油输送到沉淀区进行沉淀,输送油泵固定在顶盖上。
[003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装置703包括第一滑动卡槽70301、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卡槽70301中的第一滑动框70302、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框70302底部的第一过滤网70303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框70302上的第一拉手70304,第一滑动框间隙配合设置在第一滑动卡槽内,便于在第一拉手的拉动下抽出,以倾倒第一过滤网上的铁肩等杂物,第一过滤网设置在第一滑动框的底部,使得第一滑动框能够容纳一定量的杂物;所述第二过滤装置704包括第二滑动卡槽70401、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卡槽70401中的第二滑动框70402、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框70402底部的第二过滤网70403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框70402上的第二拉手70404 ;所述第三过滤装置705包括第三滑动卡槽70501、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卡槽70501中的第三滑动框70502、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框70502底部的第三过滤网70503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动框70502上的第三拉手70504。
[0034]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尽可能的去除杂物,使得杂物沉淀在沉淀区的底部,所述沉淀区11内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一分隔板8上多个第一沉淀延伸板111、固定在所述第二分隔板9上多个第二沉淀延伸板1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隔板8上端的通油孔117,沉淀好的防锈油通过通油孔进入供油区;所述第一沉淀延伸板111和所述第二分隔板9之间形成第一通过口 113,所述第二沉淀延伸板112和所述第一分隔板3之间形成第二通过口 114,这样的结构形成多天迂回通道,有利于杂物的沉淀;所述第一沉淀延伸板111端部设有向所述第二沉淀延伸板112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板115,第一倾斜板和第一沉淀延伸板成150°夹角;所述第二沉淀延伸板112端部设有向所述第一沉淀延伸板111方向倾斜的第二倾斜板116,第二倾斜板和第二沉淀延伸板成150°夹角;所述第一沉淀延伸板111和所述顶盖6之间有150mm间隙;所述第二沉淀延伸板112和所述顶盖6之间有150mm间隙;所述通油孔117和所述顶盖6之间有10mm间隙;所述油箱5上设有用于起吊油箱的四个吊耳12。
[0035]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主权项】
1.轴承零件冷却及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用于输送轴承零件的倾斜下料槽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对倾斜下料槽道上的轴承零件散热的散热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对散热之后的轴承零件喷涂防锈油的防锈油喷涂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顶部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顶部安装板上的在底部设有散热通槽的左侧板和在底部设有散热窗的右侧板,所述顶部安装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成散热空腔,所述顶部安装板上设有多个散热风扇、和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相通的散热孔以及和位于所述散热空腔内的散热导向机构;所述支架上设有位于所述倾斜下料槽道下方的供油装置,所述供油装置包括油箱、设置在所述油箱上的顶盖以及设置在所述油箱内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所述油箱分隔成用于对回收的防锈油进行过滤去除杂质的过滤区、用于对滤后的防锈油进行沉淀的沉淀区和供油区,所述过滤区包括固定在所述顶盖上且将所述过滤区分隔为过滤回收区以及输送区的隔板、设置在所述顶盖上并和所述过滤回收区相通的回油接收口、设置在所述过滤回收区内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下方的第三过滤装置以及将过滤之后的输送区内的防锈油输送到所述沉淀区中的输送油泵,所述隔板和所述过滤区底部之间形成过油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零件冷却及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槽道沿着所述轴承零件下料方向设有多个分料槽道,所述分料槽道内设有称重底板、用于称量称重底板上轴承零件重力的称重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进入所述分料槽道内轴承零件数量的槽道开口控制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零件冷却及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开口控制机构包括挡料板、带动所述挡料板转动以控制所述分料槽道开口大小的电机以及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底座;所述挡料板和所述分料槽道接触的底面设有电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所述的轴承零件冷却及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通过固定连接机构固定在所述顶部安装板上;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和所述顶部安装板固定连接的下橡胶法兰、和所述散热风扇固定连接的上橡胶法兰、和所述上橡胶法兰和下橡胶法兰连接的弹性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橡胶法兰和下橡胶法兰之间的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橡胶内芯和聚氨酯外套以及设置在所述聚氨酯外套内的轴向弹簧钢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轴承零件冷却及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滑动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卡槽中的第一滑动框、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框底部的第一过滤网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框上的第一拉手;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滑动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卡槽中的第二滑动框、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框底部的第二过滤网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框上的第二拉手;所述第三过滤装置包括第三滑动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卡槽中的第三滑动框、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框底部的第三过滤网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动框上的第三拉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零件冷却及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内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上多个第一沉淀延伸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分隔板上多个第二沉淀延伸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上端的通油孔,所述第一沉淀延伸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第一通过口,所述第二沉淀延伸板和所述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第二通过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零件冷却及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延伸板端部设有向所述第二沉淀延伸板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板,所述第二沉淀延伸板端部设有向所述第一沉淀延伸板方向倾斜的第二倾斜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或所述的轴承零件冷却及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延伸板和所述顶盖之间有150mm间隙;所述第二沉淀延伸板和所述顶盖之间有150mm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或所述的轴承零件冷却及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孔和所述顶盖之间有10mm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所述的轴承零件冷却及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上设有用于起吊油箱的吊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零件冷却及喷油装置,包括支架、倾斜下料槽道、散热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对散热之后的轴承零件喷涂防锈油的防锈油喷涂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顶部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顶部安装板上的在底部设有散热通槽的左侧板和在底部设有散热窗的右侧板,所述顶部安装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成散热空腔,所述顶部安装板上设有多个散热风扇、和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相通的散热孔以及和位于所述散热空腔内的散热导向机构;所述支架上设有位于所述倾斜下料槽道下方的供油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零件冷却及喷油装置,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装维护方便,工作效率高,故障率低。
【IPC分类】B01D36-04, C10M175-00, C21D9-40
【公开号】CN204369933
【申请号】CN201420596189
【发明人】孙信涛, 马明, 王钊, 刘美冬, 许海洋
【申请人】浙江为尚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