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涂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9016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纤涂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浸润剂涂抹装置,属于玻璃纤维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生产玻璃纤维原丝以玻璃球为原料,采用坩祸拉丝技术,通过电加热将玻璃球在坩祸内熔化形成玻璃液,然后将熔融的玻璃液经过漏板分束成玻璃纤维细丝,然后通过涂油器进行涂抹浸润剂。目前,现有的玻纤用坩祸法拉丝所使用的涂油器主要是用石墨辊和石墨槽,其结构简单,只是传统的覆盖涂抹,这两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涂油不均匀,油容易外溢浪费大,油盒内油温损失大等。
[0003]不同配方的玻璃纤维有不同的成型温度范围,在玻璃纤维制造过程中,随着原丝从漏板中拉出,在聚集成一股或多股之前,通常涂覆各种溶液,例如浸润剂,玻璃纤维浸润剂对于玻纤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拉丝和纤维加工的过程中,浸润剂中的润滑组分能防止玻璃纤维原丝与涂油器、集束槽及排线器之间因摩擦系数过大而引起的原丝张力过大,造成飞丝、丝束打毛及原丝筒粘并退解困难等,同时防止因机械磨损而产生的毛丝;浸润剂中的粘结组分可使玻纤原丝保持其完整性,避免应力集中于一根或数根单丝上,以减少散丝及断丝,并在短切加工过程中保持纤维束的完整性、流动性,减少短切时产生的毛团;浸润剂还能够为玻璃纤维提供进一步加工和应用所需要的特性,包括短切性、成带性、分散性等,特别是纤维在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以及橡胶、石膏、水泥等基材中被迅速浸润的性能,以及使玻璃纤维获得与基材有良好的相容性及界面化学结合或化学吸附等性能。
[0004]浸润剂能否发挥其巨大作用,除了与它本身的组成,性能有关外,还与涂覆效果有很大关系,即与涂覆设备密切相关。目前用来将浸润剂从涂油盒输送至细丝的装置主要有喷头,垫,辊或带,其中,辊式涂油盒又有单辊,双辊,单盒,双盒之分。目前涂油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涂覆不均匀;浸润剂温度不稳,不同浸润剂的最佳温度范围也不一样,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够保证其性能的稳定;液面不稳。浸润剂液面的不稳定会影响其在涂油辊上的厚度,从而影响涂覆均匀性。目前有不少专利中提到采用浮动阀,液位监测器等方法控制。然而,以上诸多方法并未成功运用到实践中。反而简单的单辊涂油器以其良好的工作状况和易于维护等特点,使用较为广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玻纤涂油装置,其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进tx改进,提尚涂油效率和质量。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0007]—种玻纤涂油装置,主要包括:涂油辊和油槽,涂油辊下方设有一装有浸润剂的油槽,涂油辊一端设置有齿轮,齿轮通过链条和减速机连接,油槽通过导管和油箱连接,油箱上设置有加油口和出油口,出油口上设置有控制阀,油槽下方设置有红外距离温度传感器,红外距离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控制阀启闭,所述油槽底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和控制器连接,油槽及涂油辊之间设有刮板,刮板通过支架与油槽连接,刮板和涂油滚为垂直方向也可是倾斜方向,刮板可以为硬质毛毡也可以为硬质树脂材料。
[0008]所述加油口上设置有盖子,所述盖子上设置有通气孔。
[0009]所述油箱底部和连通管一端连接,连通管另一端高出于油箱顶部。
[0010]所述油槽下方和或涂油辊上方设置有滑轮。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只要设置好红外温度距离传感器的测试距离及涂覆温度,就可以自动给油槽加油及自动加热,保证涂油辊上始终有浸润剂,且满足浸润剂涂覆的温度要求,设置在油箱上的连通管可以方便查看油箱内的浸润剂高度,而设置的滑轮可以减小玻纤传输时的摩擦力。红外温度距离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控制阀启闭,所述油槽底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和控制器连接,油槽及涂油辊之间设有刮板,刮板通过支架与油槽连接且与涂油辊的间距可调,使涂覆膜均匀且多余的浸润剂可刮至油槽中。这样保证涂油辊上始终有浸润剂,方便控制浸润剂涂膜厚度及浸润剂温度,设置在油箱上的连通管可以方便查看油箱内的浸润剂高度,而设置的滑轮可以减小玻纤传输时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1-涂油辊
[0015]2-油槽
[0016]3-齿轮
[0017]4-链条
[0018]5-减速机
[0019]6-导管
[0020]7-邮箱
[0021]8-控制阀
[0022]9-红外距离温度传感器
[0023]10-控制器
[0024]11-通气及进油口
[0025]12-连通管
[0026]13-刮板
[0027]14-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0029]如图1所示:涂油辊1下方设置有油槽2,油槽2通过导管6和油箱7连接,油槽2底部设置有红外距离温度传感器9,红外距离传感器9通过导线好控制器10连接,控制器10通过导线和油箱7出油口上的控制阀8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和加热装置14连接,并控制加热器的温度,油箱7盖子上设置有通气及进油口,油箱7底部和连通管12 —端连接,连通管另一端高出于油箱顶部,涂油辊1 一端设置有齿轮3,齿轮3通过链条4和减速机5连接,减速机5带动涂油辊缓速转动,刮板13通过支架15与油槽2连接,刮板13与涂油辊1之间的距离可通过支架上的调节螺丝调节,刮板和涂油滚为垂直方向也可是倾斜方向,刮板可以为硬质毛毡也可以为硬质树脂材料。
[0030]具体使用过程:
[0031]如图1所示,先将油箱的加油口的盖子取下,加入浸润剂,然后盖上盖子,当红外温度距离传感器监测到油槽内的浸润剂低于涂油辊最低点时,红外温度距离传感器给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开启油箱出油口上的控制阀,这时浸润剂流入油槽中,当红外温度距离传感器监测到浸润剂最高高度时,再次给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关闭油箱出油口上的控制阀,达到自动加油的目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浸润剂温度后,根据浸润剂种类控制加热器温度;减速机带动涂油辊缓速转动,刮板将涂覆浸润剂的涂油辊油膜刮涂均匀,经线经过涂油辊时,涂油辊给经线上油,为了减小经线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可以在涂油辊后上方和前下方加装滑轮。为了便于观看油箱内的浸润剂的多少,可以在油箱底部加装连通管,根据连通器原理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浸润剂的高度了。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玻纤涂油装置,主要包括:涂油辊和油槽,涂油辊下方设有一装有浸润剂的油槽,其特涂油辊一端设置有齿轮,齿轮通过链条和减速机连接,油槽通过导管和油箱连接,油箱上设置有加油口和出油口,出油口上设置有控制阀,油槽下方设置有红外距离温度传感器,红外距离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控制阀启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底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和控制器连接,油槽及涂油辊之间设有刮板,刮板通过支架与油槽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和涂油辊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浸润剂种类不同通过刮板和支架连接的调节螺丝进行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板和涂油滚为垂直方向也可是倾斜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板可以为硬质毛毡也可以为硬质树脂材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纤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底部和连通管一端连接,连通管另一端高出于油箱顶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纤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下方和或涂油辊上方设置有滑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玻纤涂油装置,主要包括:涂油辊和油槽,涂油辊下方设有装有浸润剂的油槽,涂油辊一端设置有齿轮,齿轮通过链条和减速机连接,油槽通过导管和油箱连接,油箱上设置有加油口和出油口,出油口上设置有控制阀,油槽下方设置有红外距离温度传感器,红外距离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控制阀启闭,油槽底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和控制器连接,油槽及涂油辊之间设有刮板,刮板通过支架与油槽连接,这样保证涂油辊上始终有浸润剂,方便控制浸润剂涂膜厚度及浸润剂温度,设置在油箱上的连通管可以方便查看油箱内的浸润剂高度,而设置的滑轮可以减小玻纤传输时的摩擦力。
【IPC分类】C03C25/20
【公开号】CN204999807
【申请号】CN201520582505
【发明人】陆俊南
【申请人】江苏佳成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8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