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环氧酯改性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50478发布日期:2021-07-27 15: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性环氧酯改性的聚羧酸减水剂,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性环氧酯、聚氧乙烯醚、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ph调节剂和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中各物质的重量份数为:水性环氧酯100~400重量份、聚氧乙烯醚470~510重量份、丙烯酸3~15重量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5~12重量份、引发剂4~6重量份、分子量调节剂3~7重量份、ph调节剂20~30重量份和去离子水470~530重量份;优选地,所述制备原料中各物质的重量份数为:水性环氧酯200~300重量份、聚氧乙烯醚480~500重量份、丙烯酸8~12重量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6~9重量份、引发剂4~6重量份、分子量调节剂4~6重量份、ph调节剂20~25重量份和去离子水480~52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环氧酯与所述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0.4~0.6:1;和/或,

所述水性环氧酯与所述丙烯酸的重量比为8~50: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乙烯醚为包括至少一个碳碳双键的聚氧乙烯醚,优选地,所述聚氧乙烯醚为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和/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氧化还原引发剂,优选地,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的还原剂组分选自抗坏血酸,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的氧化剂组分选自过硫酸铵、过氧化氢、过硫酸钾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氧化剂组分和所述还原剂组分的重量比为2~3:1;和/或,

所述分子量调节剂选自巯基丙酸、巯基乙酸和巯基乙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ph调节剂选自有机碱和/或无机碱,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和三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性环氧酯改性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a、将所述聚氧乙烯醚、水性环氧酯、第一部分去离子水和氧化剂组分混合,得到底液;

步骤b、将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第二部分去离子水混合,得到a液;

步骤c、将还原剂组分、分子量调节剂和第三部分去离子水混合,得到b液;

步骤d、将所述底液、a液和b液混合进行反应,反应后用ph调节剂调整ph,得到所述水性环氧酯改性的聚羧酸减水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中各物质的重量份数为:水性环氧酯100~400重量份、聚氧乙烯醚470~510重量份、丙烯酸3~15重量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5~12重量份、引发剂4~6重量份、分子量调节剂3~7重量份、ph调节剂20~30重量份和去离子水470~520重量份;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中各物质的重量份数为:水性环氧酯200~300重量份、聚氧乙烯醚480~500重量份、丙烯酸8~12重量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6~9重量份、引发剂4~6重量份、分子量调节剂4~6重量份、ph调节剂20~25重量份和去离子水480~520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去离子水、第二部分去离子水和第三部分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200~300:80~120:80~120。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使用蠕动泵向所述底液中同时滴加所述a液和b液,滴加时间为180min~240min,优选地,混合进行反应的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50℃,转速为200~300rpm进行连续搅拌,滴加完成后的保温时间为60min~90min;和/或,

所述反应后用ph调节剂调整ph为6~8。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性环氧酯改性的聚羧酸减水剂或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性环氧酯改性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优选为在混凝土外加剂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环氧酯改性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性环氧酯、聚氧乙烯醚、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pH调节剂和去离子水。本发明的聚羧酸减水剂,创造性的向其中加入水性环氧酯,通过其中各原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控制各原料之间的特定比例,使聚羧酸减水剂既具有一定的减水率又能保证后期具有好的强度,且表面张力降低,具有较好的减缩性,进而改善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工艺步骤简单易操作,反应条件比较温和,所用到的生产设备比较简单,且制备过程不会产生污染,生产效率较高,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马雪英;吕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佳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1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