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株dppg-74及其防病促生应用

文档序号:827750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株dppg-74及其防病促生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株 DPPG-74及防病促生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番茄又名西红柿,原产于南美洲秘鲁和厄瓜多尔一带。由于其具有适应性广、栽培 容易、产量高和供应期长等特点,同时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除可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番 茄酱、番茄汁、番茄丁、番茄罐头和番茄沙司等,同时还具有防止癌症发生的作用,已经成为 重要的功能食品。在番茄种植过程中,病害发生非常普遍,可以危害番茄生产的病害达到近 百种,其中常见的有早疫病、叶霉病、枯萎病、根腐病:细菌性斑点病、疮痂病、溃疡病、脐腐 病、花叶病毒病、条斑病毒病等,这些病害一旦严重发生,都将给番茄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损 失。
[0003] 引起植物土传病害的病原物种类很多(包括真菌、细菌、线虫、病毒等),它们通常 侵染植物根部,引起作物根部乃至全株的病害,对加工蕃茄根腐病来说,致病菌包括腐霉病 菌、疫霉病菌、立枯丝核菌和镰刀菌等多种土壤习居菌。由于这些病原菌能以多种形式在土 壤中越冬存活,一旦定殖于土壤中很难根治,而且缺乏有效的抗病品种。采用化学农药防治 这些病原菌导致的根腐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化学农药使用时间过长病原菌会 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同时大量化学农药施用到田间土壤会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种 群结构,造成环境和食品污染,与人们目前倡导的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的理念相违背,另外 由于新疆加工番茄生产的最终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国外对农药残留的检测相当严格,许多 化学农药都不能在加工番茄种植过程中使用,为此,寻求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加工番 茄种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采用生物防治无疑成为病害防治的一条较为理想的途 径。
[0004] 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始于1921年,Hartely利用拮抗真菌防治棉苗 猝倒病。随后,世界各地都试图筛选有益微生物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我国植物病害生 物防治的研宄和应用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现已筛选出许多对土传病害具有良好防 效的生防菌株,其中以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居多。目前成功应用的植物病害生防细菌有 Agrobacterium、Bacillu、Pseudomonas等属的一些菌株。
[0005] 国内已有研宄报道筛选生防菌及应用,2001年,马平等人从棉花铃内部分离到 2株镰刀菌VL-21和VL-22,能有效抑制黄萎菌的生长和棉花黄萎菌微菌核的产生(马 平,李社增等.利用棉花体内非致病镰刀菌防治棉花黄萎病[J].中国生物防治,2001, 17(2) : 71-74)。2006年,郝树站从渤海海水中分离、筛选到41株具有不同抗菌谱的菌 株(郝树站,王素英,王璐.具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海洋霉菌的筛选与鉴定亚热带农业 研宄[J]. 2006, 2(1) :45-48)。其中,青霉属67#菌株不但抗菌谱广,而且抗菌活性极其 明显,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2007年,侯晓丹等人对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了磁场诱变,获得 对番茄灰霉病菌有高效拮抗作用的菌株3株,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S0. 25-1,BS1. 25和 BSO. 10-1 (侯晓丹,檀根甲,刘淑芳等.枯草芽孢杆菌磁场诱变株对采后番茄灰霉病的 控制效果研宄[J].激光生物学报,2007, 16(5) :576-582)。2007年,董红强等人从黄瓜田 土壤中分离得到拈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Sh34及其无菌滤液对黄瓜蔓枯病菌、黄瓜枯萎菌、 黄瓜菌核、瓜果腐霉菌、立枯丝核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良好稳定的抑制作用(董红 强,慕卫,刘峰等.细菌Sh34的鉴定及其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测定[J].农 药,2007, 46(11) :779-780)。2009年,辛春艳从番茄植物组织内分离到1株对番茄灰霉病 菌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株No. 37,此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能显著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 生长和孢子萌发,对盆栽番茄幼苗的预防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分别达到89. 7%和80. 3%, 10倍稀释液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84. 1% (辛春艳,张丽萍,谢莉等.内生拮抗放线菌防 治番茄灰霉病的研宄[J].河南农业科学,2009 (2) :68-71)。
[0006] 国外防病菌的分离、筛选研宄比较成熟,1965年,Lovrekovich利用细菌的 无毒变异株作为诱导物,成功的诱导出了植物的抗病性,开创了利用细菌无毒变异株 进行生物防治的先河(LovrekovichL,FarkasGL.Inducedprotectionagainst wildfirediseaseintobaccoleavestreatedwithheat-killedbacteria[J]. Nature, 1965, 205:823-824)。1980年,Kerr用放射土壤杆菌84菌株成功防治由 根癌土壤杆菌引起的果树冠澳病,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研宄逐渐成为热点(Kerr A.Biologicalcontrolofcrowngallthroughproductionofagrocin84[J].Plant disease, 1980,64:25-28)。1995年,Silveria等发现蜡状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巨 大芽孢杆菌等3个菌株具有对番茄青枯病的防病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SiveiraEBD,MarianovRdeLR,MicherefSJ,etal.AntagoinsmofBacillusspp. againstPseudomonassolanacearurnandeffectontomatoseedlinggrowth[J]. FitopatologiaBrasileira, 1995, 20(4):605-612) 〇
[0007] 微生物农药能够对土壤中病原物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防病功能,但土壤中 存在的大量微生物以及环境条件也能影响功能活性微生物的存活从而影响其防病效能,防 治作物土传病害的微生物农药存在很强的地域适应性,因此许多在其它地方具有很好防病 效能的功能菌株,到了新疆很多时候表现不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利用从新疆本地筛选出的 适合本土的高效防病微生物,开发适宜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理气候条件下使用的新的生 物农药,不但可以很好地控制以加工番茄和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上的土传病害的发生,还 会保证新疆农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将会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宜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理气候条件,特别是可以很 好地控制以加工番茄为主的经济作物的根腐病害发生的生防菌株的用途。
[0009] 本发明所述的菌株DPPG-7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保 藏日期为2014年6月30日,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 心(CGMCC),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号:CGMCCNo. 9396。其特 点在于该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呈白色,圆形或近似圆形,四周突起,中间凹陷,无荧光。具有 广谱抑菌活性和极强的抗逆能力,并能在真菌性病原菌丝体表面繁衍定殖,是对病原物有 很高的毒性,有效抑制病菌生长,控制病害发生,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作物产量。能够有效的 防治加工番茄苗期根腐病的发生,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0010] 具体内容如下:
[0011] 在本发明中,首先解淀粉芽孢杆菌株(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DPPG_74是 从加工番茄根腐病严重的土壤中采集,再在加入目标病原真菌的PDA的培养基上进行筛 选获得。经过生理生化试验鉴定,菌株DPPG-74经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后镜检,结果发 现,该细菌经芽孢染色后可以看见红色短杆状的菌体中间有绿色芽孢,形状近似椭圆形,经 革兰氏染色后均呈蓝紫色,KOH实验没有丝状物拉出,为革兰氏阳性菌。菌株的16SrDNA 鉴定表明,基因测序获得的菌株DPPG-74的16SrDNA序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