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红曲霉菌株及其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_2

文档序号:9744791阅读:来源:国知局
限制在所述的实 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 品说明书选择。
[0033] 效果实施例中的红曲霉GL-1为红曲(Monascus sp .),该菌株已于2013年5月8日保 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菌株保藏编号:CGMCC 吣.7603,已在0价03444878厶中公布。
[0034] 效果实施例中的紫红曲霉BD-M-1为紫红曲(Monascus purpureus),该菌株已于 2013年8月2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菌株保藏 编号:0610:吣.8120,已在0价04585333八中公布。
[0035] 效果实施例中的紫红曲霉BD-M-2紫红曲(Monascus purpureus),该菌株已于2013 年10月1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菌株保藏编 号:CGMCC No. 8310,已在CN105062894A中公布。
[0036] 效果实施例中的紫红曲霉BD-M-4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该菌株已于 2014年10月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菌株保藏 编号:CGMCC No · 9712,已在CN104962483A中公布。
[0037] 对比实施例中的紫红曲霉BD-A4、紫红曲霉BD-B4、紫红曲霉BD-C4和紫红曲霉GL- A4由以下的步骤获得:
[0038] (1)配置PDA固体培养基:马铃薯浸粉6g/L,葡萄糖20g/L和琼脂20g/L。
[0039] (2)涂布培养:取少量我国广东广州的红曲米粉均匀撒入步骤(1)配制的PDA固体 培养基表面。30°C在丨旦温培养箱内培养2天。
[0040] (3)待白色绒毛状菌丝长出后,挑取少许菌丝划线转接于另一 PDA固体培养基上继 续培养,30°C在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周。连续重复步骤(2)和步骤(3) 3次,得到均一性状的紫 红曲霉,分别命名为紫红曲霉BD-A4、紫红曲霉BD-B4、紫红曲霉BD-C4和紫红曲霉GL-A4。将 紫红曲霉BD-A4、紫红曲霉Κ)-Β4、紫红曲霉BD-C4和紫红曲霉GL-A4菌株保存于PDA试管斜面 培养基上并置于4°C冰箱中。
[0041 ]实施例1紫红曲霉BD-Y-4菌株的获得 [0042] 分离纯化步骤如下:
[0043] (1)配置PDA固体培养基:马铃薯浸粉6g/L,葡萄糖20g/L和琼脂20g/L。
[0044] (2)涂布培养:取少量我国广东广州的红曲米粉均匀撒入步骤(1)配制的PDA固体 培养基表面。30°C在丨旦温培养箱内培养2天。
[0045] (3)待白色绒毛状菌丝长出后,挑取少许菌丝划线转接于另一 PDA固体培养基上继 续培养,30°C在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周。连续重复步骤(2)和步骤(3)3次,得到均一性状的 紫红曲霉,命名为BD-Y-4。
[0046] (4)将紫红曲霉BD-Y-4菌株保存于PDA固体培养基上并置于4°C冰箱中。
[0047]将紫红曲霉BD-Y-4于2015年9月23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 物中心(CGMCC)保藏,获得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1318,培养物名称是BD-Y-4,分类命名是 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0048] 实施例2紫红曲霉BD-Y-4的培养特性
[0049] (1)、紫红曲霉BD-Y-4在ME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较快,25°C黑暗条件下培养10天,菌 落直径达到45~50mm。气生菌丝茂盛,边缘白色,中部橙色;菌落背面呈暗橙色,可溶于培养 基中。显微镜观察显示,紫红曲霉BD-M-4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特化不明显,直或 稍弯曲,分生孢子球形,无色,壁略粗糙,基部平截,串生,5.5-10.4μπι。闭囊壳浅到褐色,多 数不成熟,未见子囊孢子,均符合紫红曲霉属的特征(参见图1Α~Β)。
[0050] (2)、经过培养发现,BD-Y-4菌株在20~42°C条件下均能生长,比较合适的生长温 度为25~32°C,最适温度为30°C;合适的pH为3.5~6.0,最适pH为5.5。合适的生长培养基可 以是液体培养基、YES液体培养基或者MEA液体培养基。其中,在MEA液体培养基和TOB液 体培养基上,30°C条件下培养10天,经15代连续培养,其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等均无明显变 化,该菌的生物性状基本稳定。
[0051 ]其中,PDB培养基包括30g//L葡萄糖和lOg/L马铃薯浸粉。YES培养基包括5g/L酵母 浸粉、30g/L葡萄糖、6g/L磷酸二氢钾、4g/L磷酸二氢钠和lg/L氢氧化铵。MEA培养基包括 25g/L麦芽浸膏和3g/L大豆蛋白胨。
[0052] 实施例3紫红曲霉BD-Y-4的生理特性
[0053] PDA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6g/L马铃薯浸粉、20g/L葡萄糖和20g/L琼脂。
[0054] PDB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6g/L马铃薯浸粉和20g/L葡萄糖。
[0055]将4°C保存的紫红曲霉BD-Y-4在无菌条件下转接于PDA固体培养基中,30°C活化 培养4天后再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中30°C活化培养5天,即得一级种子。
[0056] 在250mL三角瓶装入50mL PDB液体培养基,接入直径为lcm的一级种子菌饼,30°C 摇床,180r/min转速,培养4天,即得二级发酵种子。
[0057] 在500mL三角瓶装入100mL PDB液体培养基,以5%(v/v)的比例接入二级发酵种 子,30°C摇床,180r/min转速,培养10天。
[0058]根据邵伟等人的研究方法(邵伟,王栋,唐明,等"紫红曲霉产蛋白酶特性研究" [J].中国酿造,2006,5:34-37.),测定菌丝重量(即生物量),表示其生长状况。从图2可以看 出,紫红曲霉BD-Y-4在培养开始的3天内,菌体大量生成,第4天左右菌体达到最大值6.5g/ L,并且菌体生长处于稳定阶段,而后菌体的生物量缓慢减少,符合紫红曲霉的生长特性。 [0059] 实施例4紫红曲霉BD-Y-4的生理特性
[0060] PDA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10g/L马铃薯浸粉、30g/L葡萄糖和30g/L琼脂。
[00611 PDB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10g/L马铃薯浸粉和40g/L葡萄糖。
[0062]将4°C保存的紫红曲霉BD-Y-4在无菌条件下转接于PDA固体培养基中,30°C活化培 养4天后再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中30°C活化培养5天,即得一级种子。
[0063] 在250mL三角瓶装入50mL PDB液体培养基,接入直径为lcm的一级种子菌饼,30°C 摇床,180r/min转速,培养4天,即得二级发酵种子。
[0064]在500mL三角瓶装入100mL PDB液体培养基,以10% (v/v)的比例接入二级发酵种 子,30°C摇床,180r/min转速,培养10天。
[0065]根据许赣荣的测定方法(许赣荣.红曲桔霉素的检测及发酵控制技术[D].江南大 学博士论文,2004.),采用Agilent HPLC 1260进行测定。结果发现,紫红曲霉BD-Y-4产桔霉 素量几乎为零,产毒素少,适合于制备干酪。
[0066]由实施例2~4的数据说明,所述紫红曲霉CGMCC No. 11318具有以下的微生物学特 性:
[0067] 1、形态学的特性
[0068]在ME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较快,25°C黑暗条件下培养10天,菌落直径达到45~ 50mm。气生菌丝茂盛,边缘白色,中部橙色;菌落背面呈暗橙色,可溶于MEA固体培养基中。产 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特化不明显,直或稍弯曲,分生孢子球形,无色,壁略粗糙,基 部平截,串生,5.5-10.4μπι。闭囊壳浅到褐色,多数不成熟,未见子囊孢子。
[0069] 2、培养学的特性
[0070]在20~42°C条件下均能生长,比较合适的生长温度为25~32°C,最适温度为30°C; 合适的pH为3.5~6.0,最适pH为5.5。合适的生长培养基可以是PDB液体培养基、YES液体培 养基或者MEA液体培养基。
[0071] 3、生理特性
[0072] 不产桔霉素,可以产生天然的红曲色素。
[0073] 实施例5紫红曲霉BD-Y-4制备红曲米粉
[0074]配料:籼米10kg、葡萄糖40g、马铃薯浸粉12g和琼脂20g。
[0075] PDA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6g/L马铃薯浸粉、20g/L葡萄糖和20g/L琼脂。
[0076] PDB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6g/L马铃薯浸粉和20g/L葡萄糖。
[0077] 制备步骤:
[0078] (1)菌种的活化和处理:将4°C保存的紫红曲霉BD-Y-4在无菌条件下转接于PDA固 体培养基中,30°C活化培养4天后再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中30°C活化培养5天,即得一级种 子。
[0079] 在250mL三角瓶装入50mL PDB液体培养基,接入直径为lcm的一级种子菌饼,30°C 摇床,180r/min转速,培养4天,即得二级发酵种子。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