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座椅与前支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322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汽车的座椅与前支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的座椅与前支腿连接结构,座椅下方左右并排设有两个U形的前支腿,n形支耳的位置及数目与前支腿一一对应,每个n形支耳通过一根销轴与前支腿上部相铰接,n形支耳的连接板与座椅的前横管底部固定,每根销轴上套装有一根扭簧,扭簧的一端与n形支耳的前侧面固定,其另一端与前支腿的后侧面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n形支耳的位置来避免座椅向前翻转时前横管与前支腿发生干涉,从而使座椅可以向前翻转180°,并通过增设扭簧来使座椅能够自动向前翻转,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改造容易,通过小改进就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专利说明】汽车的座椅与前支腿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汽车的座椅与前支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座椅是汽车上的一种重要部件,该座椅具有前横管和中横管,其中前横管悬空,并位于中横管前方;所述中横管下部焊接有一个η形支耳,该η形支耳通过销轴与地板上的前支腿铰接,从而可以使座椅该绕销轴向前翻转。
[0003]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0004]1、由于前横管会与前支腿发生干涉,因此传统结构中的座椅向前翻转角度受限,不能向前翻转180° ;
[0005]2、需要向前翻转座椅时,使用者需要用手握住座椅,并向前翻转才能实现,费时费力,无法实现自动翻转。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的座椅与前支腿连接结构,欲使座椅能够向前自动翻转180°。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的座椅与前支腿连接结构,包括座椅(I)、η形支耳(2)和前支腿(3),其中座椅(I)具有前横管(la);所述座椅(I)下方左右并排设有两个U形的前支腿(3),所述η形支耳(2)的位置及数目与该前支腿一一对应,且每个η形支耳(2)通过一根销轴(4)与前支腿(3)上部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η形支耳(2)的连接板与座椅(I)的前横管(Ia)底部固定,且每根所述销轴(4)上套装有一根扭簧(5),该扭簧的一端与所述η形支耳(2)的前侧面固定,其另一端与前支腿(3)的后侧面固定。
[0008]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将所述η形支耳(2)的位置由原来的中横管移动到前横管(Ia)处,且η形支耳(2)的连接板与座椅(I)的前横管(Ia)底部固定,这样就能避免座椅(I)向前翻转时前横管(Ia)与前支腿(3)发生干涉,从而使座椅(I)可以向前翻转180° ;同时,每根所述销轴(4)上增设了一根扭簧(5),该扭簧的一端与所述η形支耳
(2)的前侧面固定,其另一端与前支腿(3)的后侧面固定。当所述座椅(I)被锁定在汽车的地板上时,所述扭簧(5)发生形变,储备弹性势能,当座椅(I)被解锁时,所述扭簧(5)释放弹性势能,从而让座椅(I)自动向前翻转,这样就不再像以前需要人工进行翻转。
[0009]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η形支耳(2)的位置来避免座椅(I)向前翻转时前横管(Ia)与前支腿(3)发生干涉,从而使座椅(I)可以向前翻转180°,并通过增设扭簧(5)来使座椅(I)能够自动向前翻转,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改造容易,通过小改进就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10]为了便于制造,所述η形支耳(2)的连接板与座椅(I)的前横管(Ia)底部通过焊接固定。[0011]作为优选,所述销轴(4)的左右端分别同时穿设在η形支耳(2)和前支腿(3)两端板上对应的过孔中,且销轴(4)的一端为大头端,其另一端的环形槽中装有卡圈(6)。
[00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η形支耳(2)的位置来避免座椅(I)向前翻转时前横管(Ia)与前支腿(3)发生干涉,从而使座椅(I)可以向前翻转180°,并通过增设扭簧(5)来使座椅(I)能够自动向前翻转,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改造容易,通过小改进就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图1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的座椅与前支腿连接结构,主要由座椅1、η形支耳2、前支腿3、销轴4、扭簧5和卡圈6构成。其中,所述座椅I上具有前横管la,并取消了原有座椅I中的中横管,且座椅I后部可通过座椅锁与汽车的车厢地板锁紧。
[0017]所述座椅I的下方左右并排设有两个U形的前支腿3,该前支腿3固定在汽车的车厢地板上。所述η形支耳2的位置及数目与该前支腿一一对应,且每个η形支耳2通过一根销轴4与前支腿3上部相铰接。并且,所述销轴4的左右端分别同时穿设在η形支耳2和前支腿3两端板上对应的过孔中,且销轴4的一端为大头端,其另一端的环形槽中装有卡圈6。
[0018]从图1、2可看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所述η形支耳2的连接板与座椅I的前横管Ia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并且,每根所述销轴4上套装有一根扭簧5,该扭簧5的一端与所述η形支耳2的前侧面固定,且扭簧5的另一端与前支腿3的后侧面固定。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的座椅与前支腿连接结构,包括座椅(l)、n形支耳(2)和前支腿(3),其中座椅(I)具有前横管(Ia);所述座椅(I)下方左右并排设有两个U形的前支腿(3),所述η形支耳(2 )的位置及数目与该前支腿一一对应,且每个η形支耳(2 )通过一根销轴(4)与前支腿(3)上部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η形支耳(2)的连接板与座椅(I)的前横管(Ia)底部固定,且每根所述销轴(4)上套装有一根扭簧(5),该扭簧的一端与所述η形支耳(2)的前侧面固定,其另一端与前支腿(3)的后侧面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的座椅与前支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η形支耳(2)的连接板与座椅(I)的前横管(Ia)底部通过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汽车的座椅与前支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4)的左右端分别同时穿设在η形支耳(2)和前支腿(3)两端板上对应的过孔中,且销轴(4)的一端为大头端,其另一端的环形槽中装有卡圈(6)。
【文档编号】B60N2/005GK203427640SQ201320534769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蒋能怀, 何克忠 申请人:重庆市宏立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