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7397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离合助力器是离合器液压操纵助力装置的主要部件,目前,为了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和确保行车安全,在汽车上已经普遍使用了离合助力器。离合助力器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变速箱壳体上。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的作用是固定离合助力器,通常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板和底板,支撑板通过焊接固定于底板上;在支撑板上设置有离合助力器推杆过孔,在离合助力器推杆过孔的周边设置四个离合助力器安装孔,在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安装孔,用于固定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但是现技术的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在安装离合助力器后,会出现重心偏移的问题,导致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的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总成,以解决现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稳定性差易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总成,包括支架安装板、离合助力器安装板、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垂直固定于所述支架安装板上;所述支架安装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的长度;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的右端面与所述支架安装板的右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左加强板分别连接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的左侧与所述支架安装板近左端部的上表面;所述右加强板分别连接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的右侧及所述支架安装板右侧上表面;在所述支架安装板上设置有支架安装孔;在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上设置有离合助力器推杆过孔;在所述离合助力器推杆过孔的四周设置有离合助力器安装孔。所述支架安装孔及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孔均为四个。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与所述左加强板将所述支架安装板分隔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左支架安装板、前支架安装板及后支架安装板;在所述左支架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架安装孔;在所述前支架安装板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架安装孔;在所述后支架安装板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架安装孔。所述前支架安装板上的所述支架安装孔靠近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与所述支架安装板固定的底边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左加强板包括左前加强板和左后加强板;所述左前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前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的左侧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后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后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的左侧后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加强板包括右前加强板和右后加强板;所述右前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前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的右侧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后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后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的右侧后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支架安装板、离合助力器安装板、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的结构设计,提高了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的稳定性,有效的解决了固定支架变形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总成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总成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总成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安装板,2离合助力器安装板,3右前加强板,4右后加强板,5左前加强板,6左后加强板,7支架安装孔,8离合助力器推杆过孔,9离合助力器安装孔,10弧形缺口,11左支架安装板,12前支架安装板,13后支架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合助力器固定支架总成,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支架安装板1、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通过焊接垂直固定于所述支架安装板1上;所述支架安装板1的长度大于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的长度;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的右端面与所述支架安装板1的右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左加强板分别连接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的左侧与所述支架安装板近左端部的上表面;所述右加强板分别连接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的右侧及所述支架安装板右侧上表面。在所述支架安装板1上设置有四个支架安装孔7;在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上设置有离合助力器推杆过孔8;在所述离合助力器推杆过孔8的四周设置有四个离合助力器安装孔9。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与所述左加强板将所述支架安装板1分隔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左支架安装板11、前支架安装板12及后支架安装板13。在所述左支架安装板11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架安装孔;在所述前支架安装板12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架安装孔;在所述后支架安装板13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架安装孔。所述前支架安装板上的所述支架安装孔靠近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与所述支架安装板1固定的底边设置有弧形缺口10,以实现减重的目的。所述左加强板包括左前加强板5和左后加强板6;所述左前加强板5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安装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前加强板5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的左侧前表面固定连接。左前加强板5、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及前支架安装板12之间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减重孔。所述左后加强板6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安装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后加强板6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的左侧后表面固定连接;左后加强板6、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及后支架安装板13之间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减重孔。所述右加强板包括右前加强板3和右后加强板4;所述右前加强板3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安装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前加强板3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的右侧前表面固定连接;右前加强板3、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及前支架安装板12之间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减重孔。所述右后加强板4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安装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后加强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的右侧后表面固定连接;右后加强板4、离合助力器安装板2及后支架安装板13之间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减重孔。以上所述仅是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在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