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052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设置有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贯通整年使用的全季节轮胎需要具备能够应对干燥、湿地、雪地这些各种路面状 况的性能。以往,作为具备能够应对各种路面状况的性能的轮胎,例如公知有如下的轮胎: 其具备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2条外侧周向主槽、和形成在这些外侧周向主槽的轮 胎周向外侧的区域的胎肩陆部(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轮胎中,在胎肩陆部的 区域设置有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到外侧周向主槽而形成多个陆部花纹块的胎肩耳槽。 在该胎肩耳槽中的外侧周向主槽侧的区域形成有槽深度浅的浅槽区域,在该浅槽区域设置 有与外侧周向主槽连接的胎肩刀槽花纹。
[0003] 根据专利文献1的轮胎,通过浅槽区域的胎肩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外力, 胎肩刀槽花纹闭合而能维持花纹块刚性,并且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力,能够缓和花纹 块刚性,提高接地性而能维持湿地操纵稳定性。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820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 全季节轮胎希望具有在干燥路面的耐磨耗性和在湿地、雪地的各路面下的操纵稳 定性。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轮胎中,上述性能不够均衡。
[0009]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干燥路面的耐磨耗性能和湿地操纵稳定性及雪上操纵稳定性 的均衡性优异的充气轮胎。
[0010]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1] 本发明的一方案为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形成有胎面花纹,其特征在于,
[0012] 所述胎面花纹具有:
[0013] 2条第一周向主槽,其与轮胎周向并行,隔着轮胎中心线而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 两侧;
[0014] 胎肩陆部,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
[0015] 胎肩耳槽,其设置于所述胎肩陆部的区域,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向所述第一周向 主槽延伸,在中途闭合而不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连接,并且所述胎肩耳槽包括第一区域、和 配置于比所述第一区域靠所述第一周向主槽侧且槽深度比所述第一区域的槽深度浅的第 二区域;
[0016] 胎肩刀槽花纹,其形成于所述胎肩陆部的区域,与所述胎肩耳槽的第二区域连接, 向所述第一周向主槽侧延伸;以及
[0017] 周向细槽,其形成于所述胎肩陆部的区域,沿轮胎周向延伸,槽宽度比所述胎肩耳 槽的槽宽度窄,
[0018] 所述周向细槽与所述胎肩耳槽的第二区域交叉。
[0019] 优选,所述胎肩耳槽的闭合端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缘之间的陆部的轮胎宽度方 向长度为轮胎接地宽度中的所述胎肩陆部的区域的接地宽度的10~25%,
[0020] 所述胎肩耳槽的第二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为轮胎接地宽度中的所述胎肩陆 部的区域的接地宽度的35~65%,
[0021] 所述胎肩耳槽的第一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为轮胎接地宽度中的所述胎肩陆 部的区域的接地宽度的20~45%。
[0022] 优选,所述胎肩耳槽还包括:以将所述第二区域的槽底和胎面表面连接的方式延 伸的闭合壁部;将所述第一区域的槽底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槽底连接的层差部,
[0023] 所述闭合壁部及所述层差部分别相对于胎面表面的法线方向的相反方向朝向轮 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10~60°。
[0024] 优选,所述胎肩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深度比所述胎肩耳槽的第一区域的槽深度 浅,比所述第二区域的槽深度深。
[0025] 优选,所述胎肩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深度比所述胎肩耳槽的第二区域的槽深度 深,
[0026] 所述胎肩刀槽花纹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形成为延伸到所述胎肩耳槽的第 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区域。
[0027] 所述胎肩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深度可以随着从所述第一周向主槽侧朝向所述胎 肩耳槽侧而变浅。
[0028] 优选,所述胎肩耳槽的第二区域的槽深度比所述第一周向主槽的槽深度浅。
[0029] 优选,所述胎肩耳槽的第二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为所述胎肩耳槽的轮胎宽度 方向长度的30~70%。
[0030] 优选,所述周向细槽的槽深度与所述胎肩耳槽的第一区域的槽深度相等或比其 小。
[0031] 优选,所述胎面花纹还具有:
[0032] 2条第二周向主槽,其被2条所述第一周向主槽夹着,划分出轮胎中心线所经过的 中;1_1、陆部;和
[0033] 多个耳槽,其横截所述中心陆部的区域及由所述第一周向主槽和所述第二周向主 槽划分出的2个中间陆部的区域,在所述中心陆部的区域及所述中间陆部的区域形成多个 陆部花纹块,
[0034] 设置于所述中心陆部的区域的耳槽及设置于所述中间陆部的区域的耳槽的至少 一方包括:第一耳槽区域,其为一部分的延伸方向的区域;和第二耳槽区域,其为与所述第 一耳槽区域连接的其他的延伸方向的区域,
[0035] 所述第一耳槽区域的槽宽度比所述第二耳槽区域的槽宽度窄,且所述第一耳槽区 域的槽深度比所述第二耳槽区域的槽深度浅。
[0036] 优选,在所述中心陆部的区域的所述耳槽中,所述第一耳槽区域的槽长度为所述 耳槽的槽长度的30~80%。
[0037] 优选,与所述中心陆部的区域的所述耳槽的第二耳槽区域的槽宽度及所述中间陆 部的区域的所述耳槽的第二耳槽区域的槽宽度中的最大槽宽度相比,所述胎肩耳槽的槽宽 度更宽。
[0038] 发明效果
[0039]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在干燥路面的耐磨耗性能和湿地操纵稳定性及雪上操纵稳定 性的均衡性优异。
【附图说明】
[004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轮胎整体的外观图。
[0041] 图2是表示图1的轮胎的一部分的半剖视图。
[0042] 图3是为了容易了解图1的轮胎的胎面花纹而将其平面展开的图。
[0043] 图4是从图3的VIII-VIII (或IX-IX)线方向观察所述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表 面的剖视图。
[0044] 图5是将图3所示的区域A(或区域B)放大表示的图。
[0045] 图6是关注于胎肩陆部的区域而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观察图1的轮胎的外观图。
[0046] 图7是关注于中心陆部的陆部花纹块而将图3的胎面花纹放大表示的图。
[0047] 图8是从图3的V-V线方向观察图1的轮胎的胎面表面的剖视图。
[0048] 图9是关注于中心陆部的陆部花纹块地将图3的胎面花纹放大表示的图。
[0049] 图10是从图3的VII-VII线(或VI-VI线)方向观察图1的轮胎的胎面表面的 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
[0051] 图1表不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外观。
[0052] 充气轮胎(以下,称为轮胎)1是乘用车用轮胎。
[0053] 本发明的轮胎1的构造及橡胶部件可以使用公知构造或部件,也可以使用新的构 造或部件,在本发明未特别限定。
[0054] 如图2所示,轮胎1包括胎面部2、侧壁3、胎圈芯4、胎体层5和带束层6。图2是 表示轮胎1的一部分的半剖视图。除此之外,轮胎1还包括内衬层等,但未图示。侧壁3及 胎圈芯4以夹着胎面部2的方式成对地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
[0055] 胎面部2、胎圈芯4、带束层6、内衬层等可以使用公知构造或部件,也可以使用新 的构造或部件,在本发明未特别限定。
[0056] 本发明的轮胎1在胎面部2形成有作为本发明特征的、图3所示的胎面花纹10。 图3是为了容易了解本发明的轮胎1的胎面花纹10而将其平面展开的图。具有胎面花纹 10的轮胎1可适于乘用车用轮胎。对于在后说明的轮胎的各要素的尺寸,是乘用车用轮胎 的数值例。
[0057] 本发明的轮胎1预先设定了朝向车辆外侧安装的轮胎的安装朝向。在图3中,符号 CL表示轮胎中心线。轮胎1中,比轮胎中心线CL靠图3的纸面左侧的胎面花纹10的区域 安装于车辆内侧,比轮胎中心线CL靠图3的纸面右侧的胎面花纹10的区域安装于车辆外 侦牝但也可以与其相反,将车辆内侧和车辆外侧相反地安装于车辆。关于安装朝向的信息, 例如通过文字、记号等显示于侧壁表面等轮胎表面。
[0058] 在轮胎1被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胎面花纹10在接地宽度Ilw所示的轮胎宽度方 向区域与路面接地。在此,接地端如以下这样设定。接地端是在将轮胎10安装于标准轮辋 并填充标准内压、且在以标准载重的88%为负荷载重的条件下使轮胎与水平面接地时的接 地面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此外,此处所说的标准轮辋是指由JATM规定的"适用轮辋"、 由TRA规定的"Design Rim"、或由ETRTO规定的"Measuring Rim"。另外,标准内压是指由 JATMA规定的"最高空气压"、由 TRA规定的"TIRE LOAD U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的最大值,或由ETRTO规定的"INFLATION PRESSURES"。例如在轮胎为乘用车用 轮胎时,标准内压为180kPa。另外,标准载重是指由JATM规定的"最大负荷能力"、由TRA 规定的"TIRE LOAD U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的最大值,或由 ETRTO 规定的 "LOAD CAPACITY"。
[0059] 本发明中,轮胎宽度方向是指轮胎1的旋转中心轴方向,轮胎周向是指使轮胎1绕 轮胎旋转中心轴旋转时所形成的胎面表面的旋转面的旋转方向。图3中标记了这些方向。 对于本发明的胎面花纹10,轮胎的旋转方向未特别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