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变速器及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4728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变速器及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变速器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搭载在车辆中的车辆用变速器及控制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在车辆的行驶中,经由第I离合器轴或第2离合器轴中的任一方将发动机的旋转传递到变速齿轮的车辆用传动系统。该车辆用传动系统利用行驶用的变速齿轮的输入转速与非行驶用的变速齿轮输入转速的转速差来驱动电动发电机进行发电。该车辆用传动系统例如使用行星齿轮和结合齿轮输出行驶用的变速齿轮的输入转速与非行驶用的变速齿轮输入转速的差,与固定有定子的电动发电机相连接。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045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7]另外,上述那样的专利文献I所述的车辆用传动系统例如在提高起步性能的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0008]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起步性能的车辆用变速器及控制装置。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变速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变速机构、差动机构和控制装置,上述变速机构具有第I卡合装置和第2卡合装置,上述第I卡合装置能使产生使车辆行驶的旋转动力的动力机与第I变速挡组的第I输入轴之间的动力传递断开或连接,上述第2卡合装置能使上述动力机与第2变速挡组的第2输入轴之间的动力传递断开或连接,上述差动机构将旋转机的旋转轴、上述第I输入轴和上述第2输入轴以能进行差动旋转的方式连接,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动力机、上述第I卡合装置、上述第2卡合装置及上述旋转机,能执行使上述车辆起步的起步控制,上述第I变速挡组包含在上述车辆起步时使用的起步挡,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起步控制中,在上述车辆起步前在上述动力机进行工作的状态下使上述第2卡合装置处于卡合状态,在上述车辆起步时使上述第2卡合装置处于释放状态后,控制上述旋转机的旋转并且使上述第I卡合装置处于卡合状态,从而使上述车辆起步。
[0011]另外,在上述车辆用变速器中,在上述车辆起步前,在上述动力机进行工作的状态下使上述第2卡合装置处于卡合状态,从而上述第2输入轴将从上述动力机经由上述第2卡合装置传递的旋转动力作为惯性能蓄积起来,在上述车辆起步时,在使上述第2卡合装置处于释放状态后,上述旋转机的旋转被控制并且上述第I卡合装置处于卡合状态,从而将上述蓄积的惯性能作为用于上述车辆的起步的动力,经由上述差动机构放出到上述第I输入轴。
[0012]另外,在上述车辆用变速器中,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车辆起步时,在使上述第2卡合装置处于释放状态后,在控制上述旋转机的旋转并且使上述第I卡合装置处于卡合状态时,利用从上述第2输入轴经由上述差动机构传递到上述旋转机的旋转动力由该旋转机进行发电,将产生的电能蓄积到蓄电装置中。
[0013]另外,在上述车辆用变速器中,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车辆起步前,在上述动力机进行工作的状态下使上述第2卡合装置处于卡合状态,从而利用从上述动力机经由上述第2卡合装置、上述第2输入轴及上述差动机构传递到上述旋转机的旋转动力由该旋转机进行发电,将产生的电能蓄积到蓄电装置中。
[0014]另外,在上述车辆用变速器中,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车辆起步时,在使上述第2卡合装置处于释放状态后,在控制上述旋转机的旋转并且使上述第I卡合装置处于卡合状态时,在上述旋转机的转速达到O后,控制该旋转机,将旋转动力作为用于上述车辆的起步的动力而输出。
[0015]另外,在上述车辆用变速器中,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车辆起步前,在上述动力机进行工作的状态下使上述第2卡合装置处于卡合状态,从而在将从上述动力机经由上述第2卡合装置传递到上述第2输入轴的旋转动力作为惯性能蓄积后,使上述第2卡合装置处于释放状态,控制该旋转机,输出旋转动力,将该旋转动力作为惯性能蓄积到上述第2输入轴中。
[0016]另外,在上述车辆用变速器中,该车辆用变速器具有与上述第2输入轴相连接的惯性质量体。
[0017]另外,在上述车辆用变速器中,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车辆起步时控制上述旋转机的旋转,从而能够调节转矩比(日文:卜少夕比)。
[001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控制装置是车辆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该车辆用变速器包括变速机构和差动机构,上述变速机构具有第I卡合装置和第2卡合装置,上述第I卡合装置能使产生使车辆行驶的旋转动力的动力机与第I变速挡组的第I输入轴之间的动力传递断开或连接,上述第2卡合装置能使上述动力机与第2变速挡组的第2输入轴之间的动力传递断开或连接,上述差动机构将旋转机的旋转轴、上述第I输入轴和上述第2输入轴以能进行差动旋转的方式连接,该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I变速挡组包含在上述车辆起步时使用的起步挡,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动力机、上述第I卡合装置、上述第2卡合装置及上述旋转机,能执行驶上述车辆起步的起步控制,在上述起步控制中,在上述车辆起步前,在上述动力机进行工作的状态下使上述第2卡合装置处于卡合状态,在上述车辆起步时使上述第2卡合装置处于释放状态后,控制上述旋转机的旋转并且使上述第I卡合装置处于卡合状态,从而使上述车辆起步。
[0019]发明效果
[0020]本发明的车辆用变速器及控制装置起到能够提高起步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搭载有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的车辆的概略结构图。
[0022]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的起步前的动作的一例的共线图。
[0023]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的起步时的动作的一例的共线图。
[0024]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的卡合装置的动作的线图。
[0025]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的转矩特性的一例的线图。
[0026]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中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0027]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的动作的一例的线图。
[0028]图8是搭载有实施方式2的变速器的车辆的概略结构图。
[0029]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速器的发电等级映射的一例的线图。
[0030]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速器的输出控制映射的一例的线图。
[0031]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速器中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0032]图12是搭载有实施方式3的变速器的车辆的概略结构图。
[0033]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变速器的动作的一例的共线图。
[0034]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变速器的动作的一例的共线图。
[0035]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变速器的动作的一例的共线图。
[0036]图16是说明实施方式4的变速器的卡合装置的动作的线图。
[0037]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变速器的转矩特性的一例的线图。
[0038]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变速器中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0039]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变速器的动作的一例的共线图。
[0040]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变速器的动作的一例的共线图。
[0041]图21是说明实施方式5的变速器的卡合装置的动作的线图。
[0042]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变速器的转矩特性的一例的线图。
[0043]图23是搭载有变形例的变速器的车辆的概略结构图。
[0044]图24是搭载有变形例的变速器的车辆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另外,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置换且容易的或实际相同的要素。
[0046]实施方式I
[0047]图1是搭载有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的车辆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的起步前的动作的一例的共线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的起步时的动作的一例的共线图。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的卡合装置的动作的线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的转矩特性的一例的线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中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变速器的动作的一例的线图。
[0048]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预先特别说明,则将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分别称为轴向,将与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即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分别称为径向,将绕旋转轴线的方向分别称为周向。另外,在径向上将旋转轴线侧称为径向内侧,将相反侧称为径向外侧。
[0049]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变速器的变速器I如图1所示,应用在搭载于车辆2的动力传动系3中。典型地,变速器I使旋转机30借助差动机构20与DCT(Dual ClutchTransmiss1n,双离合器传动)形式的变速机构10的2个输入轴(第I输入轴13、第2输入轴14)相连结,利用旋转机30控制两轴的差动旋转。例如在车辆2起步前,变速器I利用2个输入轴中未设置在起步时使用的起步挡的一方的轴蓄积能量(惯性能、电能等),在起步时利用该能量。变速器I例如也可以在车辆2起步时,通过控制旋转机30的旋转,实现表观上的转矩放大功能。由此,变速器I能在例如不扩大各变速挡的变速比的设定间隔地提高起步性能的基础上,从起步开始覆盖(日文:力八'一)高速行驶区域,并且也能确保离合器寿命。
[0050]应用了变速器I的车辆2的动力传动系3构成为包括产生使车辆2行驶的旋转动力的动力机4,和能将该动力机4产生的旋转动力从动力机4传递到驱动轮6的传动装置(变速器)5等。典型地,动力机4是通过使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而将燃料的能量转换成机械功从而作为动力输出的发动机(内燃机)等热动力机。传动装置5构成为包括减震器7、变速器I和差速齿轮8等。传动装置5将动力机4产生的动力转递到减震器7,将传递到该减震器7的旋转动力传递到变速器I。传动装置5例如能利用变速器I使来自动力机4的旋转动力变速而传递到车辆2的驱动轮6。利用ECU50控制上述动力机4和变速器I等。因而,当驱动车辆2的动力机4的动力机输出轴(曲轴)4a旋转时,其动力经由减震器7等输入到变速器I中而发生变速,经由差速齿轮8等传递到各驱动轮6。由此,车辆2能够利用各驱动轮6的旋转而进行前进或后退。
[0051]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变速器I设置在从动力机4向驱动轮6的动力传递路径中,能使从动力机4传递到驱动轮6的旋转动力变速而输出。传递到变速器I的动力在该变速器I内以规定的变速比(=输入转速/输出转速)进行变速而传递到各驱动轮6。变速器I包括双离合器式的变速机构10、差动机构20、旋转机30、蓄电装置40和作为控制装置的ECU50。
[0052]变速机构10包括作为第I变速挡组的奇数变速挡组11、作为第2变速挡组的偶数变速挡组12、第I输入轴13、第2输入轴14、输出轴15、第I卡合装置Cl和第2卡合装置C2等。变速机构10能够利用奇数变速挡组11或偶数变速挡组12中的任一个变速挡,使从动力机4经由减震器7等输入到第I输入轴13或第2输入轴14的旋转动力变速而从输出轴15输出到驱动轮6侦U。
[0053]奇数变速挡组11由分别分配有规定的变速比的多个变速挡(排挡)构成,这里,作为奇数挡,利用前进用的第I速度变速挡61和第3速度变速挡63来构成。也就是说,奇数变速挡组11构成奇数挡变速部(第I变速部)10A。奇数挡变速部1A构成为除了包括奇数变速挡组11,还包括切换部66等。偶数变速挡组12由分别分配有规定的变速比的多个变速挡(排挡)构成,这里,作为偶数挡,利用前进用的第2速度变速挡62和第4速度变速挡64来构成。偶数变速挡组12构成偶数挡变速部(第2变速部)10B。偶数挡变速部1B构成为除了包括偶数变速挡组12,还包括后退用的倒挡65和切换部67、68等。奇数变速挡组11及偶数变速挡组12的各变速挡从变速比较大的一方依次为第I速度变速挡61、第2速度变速挡62、第3速度变速挡63和第4速度变速挡64。
[0054]第I输入轴13构成奇数变速挡组11的输入轴,是在变速器I中输入来自动力机4侧的旋转动力的输入旋转构件。第2输入轴14构成偶数变速挡组12的输入轴,是在变速器I中输入来自动力机4侧的旋转动力的输入旋转构件。第I输入轴13形成为圆筒状。第2输入轴14形成为圆柱状。第I输入轴13在内周侧插入有第2输入轴14。第I输入轴13和第2输入轴14借助轴承能旋转地支承于壳体等。第I输入轴13和第2输入轴14被支承为被传递来自动力机4的动力而能以旋转轴线Xl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上述旋转轴线Xl与动力机4的动力机输出轴4a的旋转中心一致。也就是说,动力机输出轴4a、第I输入轴13及第2输入轴14相对于旋转轴线Xl配置在同轴上。
[0055]并且,第I输入轴13在动力机4侧的端部设置有第I卡合装置Cl。第I输入轴13的与动力机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与第I卡合装置Cl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于差动机构20。第I输入轴13从动力机4侧依次配置有第I卡合装置Cl、主动齿轮61a和主动齿轮63a。第2输入轴14在动力机4侧的端部设置有第2卡合装置C2。第2输入轴14的与动力机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与第2卡合装置C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以从第I输入轴13露出的方式突出。第2输入轴14从动力机4侧依次配置有第2卡合装置C2、差动机构20、主动齿轮62a、主动齿轮64a和主动齿轮65a。第2输入轴14在从第I输入轴13露出的部分设置有差动机构20、主动齿轮62a、主动齿轮64a和主动齿轮65a。
[0056]输出轴15是在变速器I中向驱动轮6侧输出旋转动力的输出旋转构件。输出轴15借助轴承能旋转地支承于壳体等。输出轴15被支承为被传递来自动力机4的动力而能以与旋转轴线Xl平行的旋转轴线X2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输出轴15作为奇数挡变速部1A与偶数挡变速部1B的共用的输出构件发挥功能。输出轴15借助主动齿轮16、从动齿轮17和差速齿轮8等以能向驱动轮6传递动力的方式与驱动轮6相连接。主动齿轮16以能与输出轴15 —体旋转的方式与输出轴15的动力机4侧的端部结合,从动齿轮65b以能与输出轴15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在输出轴15的另一端。输出轴15从动力机4侧依次配置有主动齿轮16、从动齿轮61b、切换部66、从动齿轮63b、从动齿轮62b、切换部67、从动齿轮64b、切换部68和从动齿轮65b。
[0057]上述奇数变速挡组11的各变速挡的主动齿轮61a、63a分别以能与第I输入轴13一体旋转的方式与第I输入轴13结合,从动齿轮61b、63b借助衬套等以能与第I输入轴13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输出轴15。主动齿轮61a和从动齿轮61b是彼此啮合的第I速度变速挡61的齿轮副。主动齿轮63a和从动齿轮63b是彼此啮合的第3速度变速挡63的齿轮畐O。偶数变速挡组12的各变速挡的主动齿轮62a、64a分别以能与第2输入轴14 一体旋转的方式与第2输入轴14结合,从动齿轮62b、64b借助衬套等以能与输出轴15相对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输出轴15。主动齿轮62a和从动齿轮62b是彼此啮合的第2速度变速挡62的齿轮副。主动齿轮64a和从动齿轮64b是彼此啮合的第4速度变速挡64的齿轮副。另夕卜,倒挡65的主动齿轮65a以能与第2输入轴14 一体旋转的方式与第2输入轴14结合,从动齿轮65b借助衬套等以能与输出轴1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