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其变速器后悬置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07981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所提供的变速器后悬置结构用于汽车,该变速器后悬置结构包括减振胶块1、安装于所述减振胶块I之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板2,和安装于所述减振胶块I之下表面的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支撑板3上均开设有第二过孔,T型衬套4以其竖筒部穿过两过孔,并将其横板搭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限位螺栓5穿过所述竖筒部,并在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下表面之下与螺母6紧固连接。
[0025]为了保持受力平衡,所述减振胶块I有两个,两所述减振胶块I分设于所述限位螺栓5的两侧。
[0026]当后悬置分别通过四个螺栓固定在变速器后端后,限位螺栓5穿过T型衬套4的竖筒部,通过螺母6与第二支撑板3固定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变速器的振动通过第一支撑板2传递到减振胶块1,在振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板2的振动与变速器的振动频率和幅度保持一致,振动方向为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通过限位螺栓5和T型衬套4的设置,将减振胶块I夹持在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之间,从而限制了减振胶块I的振动范围,避免由于振动幅度超出橡胶允许的拉伸极限而导致的失效,具有较好的振动限位作用,且其结构较为紧凑,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设置多个挡板导致的空间占用过大,减少了占用空间,优化了整车排布;同时,此种结构具有限制变速箱振动范围的功能,防止变速箱振动过大与周边相应部件干涉,并可根据工况,调整T型衬套的高度,从而调整后悬置的振幅,使得调整振幅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同时几乎不增加成本。
[0027]具体地,所述第二支撑板3包括平板部和位于所述平板部两侧的翘曲部,所述翘曲部向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方向翘起,两所述减振胶块I 一一对应地安装于两所述翘曲部上,所述第二过孔开设于所述平板部;第一支撑板2的结构优选与第二支撑板3相同。
[0028]进一步地,变速器后悬置结构还包括固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之上表面的耐磨圈7,所述T型衬套4的横板搭接于所述耐磨圈7,这样,T型衬套4的横板通过耐磨圈7支撑于第一支撑板2上,在动作过程中,横板直接与耐磨圈7接触,从而避免了横板与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发生刚性碰撞和摩擦,避免了第一支撑板2发生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9]上述螺母6外还可以套设有保护套8,所述保护套8的上端固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下表面,以避免螺母6裸露造成的腐蚀或与其他零部件发生碰撞,延长了螺母6的使用寿命O
[0030]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为了区分相同名称的不同结构,仅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种顺序,更不应理解为任何限定。
[0031]除了上述变速器后悬置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该变速器后悬置结构的汽车,该汽车的其他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做限定。
[003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汽车的变速器后悬置结构,包括减振胶块(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减振胶块(I)之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板(2),和安装于所述减振胶块(I)之下表面的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支撑板(3)上均开设有第二过孔,T型衬套(4)以其竖筒部穿过两过孔,并将其横板搭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限位螺栓(5)穿过所述竖筒部,并在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下表面之下与螺母(6)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胶块(I)有两个,两所述减振胶块(I)分设于所述限位螺栓(5)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包括平板部和位于所述平板部两侧的翘曲部,所述翘曲部向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方向翘起,两所述减振胶块(I) 一一对应地安装于两所述翘曲部上,所述第二过孔开设于所述平板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之上表面的耐磨圈(7),所述T型衬套(4)的横板搭接于所述耐磨圈(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6)外套设有保护套(8),所述保护套(8)的上端固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下表面。6.一种汽车,包括变速器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后悬置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后悬置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变速器后悬置结构,后者包括减振胶块、安装于减振胶块之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板,和安装于减振胶块之下表面的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过孔,第二支撑板上均开设有第二过孔,T型衬套以其竖筒部穿过两过孔,并将其横板搭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限位螺栓穿过竖筒部,并在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之下与螺母紧固连接。该结构限制了减振胶块的振动范围,避免由于振动幅度超出橡胶允许的拉伸极限而导致的失效,具有较好的振动限位作用,且其结构较为紧凑,减少了占用空间,优化了整车排布;同时,防止了变速箱振动过大与周边相应部件干涉,并调整后悬置的振幅,使得调整振幅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IPC分类】B60K17/06
【公开号】CN105128658
【申请号】CN201510552893
【发明人】杨波, 张红梅, 周坚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