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动力舱及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2102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动力舱及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动力舱及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000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并颁布法律法规来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噪声是仅次于水和空气污染的第三大污染源,在各种噪声污染中,建筑施工噪声处于首位,而建筑施工噪声又是大量使用工程机械而产生的。对工程机械产品进行减振降噪研究是倡导绿色环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而国外工程机械企业对振动噪声持续深入研究,引领了该领域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出低噪音的高品质产品,不断推动政府颁布新法规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建立技术与市场壁皇。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工程机械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工程机械减振降噪技术水平,才能在国际克争中占得优势。
[0003]冷却风扇作为工程机械的主要噪声来源,甚至最大噪声源,是工程机械噪声控制的主要难题之一,由于成本、技术等原因,对风扇本身的优化匹配几乎达到技术极限,再进行风扇本身降噪研究已非常困难,且科研花费很高,因此在对冷却风扇本身进行优化改进的同时,对风扇风道结构进行降噪设计成为更加直接有效的噪声控制方法。
[0004]现有技术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它主要包括发动机罩101和动力舱内部结构,发动机罩101主要包括侧门102、两侧进风口 103、上端进风口 104、后端出风口 105和散热口 106,动力舱内部结构包括发动机107、消声器108、冷却风扇109、导风罩110、散热器111和车架112,其中发动机罩101安装在车架112上,散热口 106为冲孔结构,位于发动机罩101上部,发动机107的上端,发动机罩101上的两侧进风口 103和上端进风口 104同样为冲孔结构,形成冷却风扇的进风口,后端出风口 105为冲孔结构,位于发动机罩101后部。空气从动力舱下端开口、发动机罩101上的两侧进风口 103和上端进风口 104进入动力舱,然后吸入冷却风扇109,通过导风罩110的引流,经过散热器111,最后从后端出风口 105排出。
[0005]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很好实现导流空气的作用,但动力舱风道设计过于简单,噪声可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直接辐射出来,内部吸音材料也不能发挥最佳效果,内部缺少有效的消声结构,使得发动机罩的隔声降噪效果差,动力舱内部没有设计引流措施,内部容易形成涡流,从而增大风阻,且发动机附近的热空气会被风扇吸入散热器,降低冷却系统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动力舱及工程车辆,能够有效降低工程车辆的机外噪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包括设置在动力舱上的进风口、出风口和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风道,所述风道设有至少一个基本封闭的腔室,所述腔室的至少一个侧面开设有孔口,使得所述腔室能够吸收来自所述动力舱内部的相关部件所产生的噪声,并且带有所述孔口的所述至少一个侧面能够阻挡所述风道中的空气流进入所述腔室。
[0008]进一步地,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于所述动力舱的底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内设置有用于产生空气流的风冷装置,所述风冷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腔室,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风冷装置之间设有第一穿孔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腔室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邻近于所述出风口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穿孔板,所述穿孔板与所述动力舱的外壳形成所述第二腔室。
[0012]进一步地,所述腔室的内壁上粘贴有吸首材料。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挡板,以防止所述动力舱内产生的噪声通过所述进风口辐射出去。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动力舱的外壳上端的上端进风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两侧的左侧进风口和右侧进风口,在所述上端进风口、所述左侧进风口和所述右侧进风口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有挡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倾斜布置成使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挡板之间形成V型进风道。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上端进风口、所述左侧进风口和/或所述右侧进风口为开口形状为V型的百叶窗结构,其中所述上端进风口的开口向斜后方,所述左侧进风口和/或所述右侧进风口的开口向斜上方。
[0017]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为开口形状为V型的百叶窗结构,所述出风口的开口向斜上方。
[00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动力舱,包括上述的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
[00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舱。
[002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动力舱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所形成的风道内设置至少一个基本封闭的腔室,并在腔室的至少一个侧面开设有孔口,该腔室可以吸收来自所述动力舱内部的相关部件所产生的噪声,有效降低动力舱的机外噪音;另外,开设有孔口的侧面,能够防止动力舱内部涡流的产生,减小风道内空气流场的风阻,优化动力舱内部的空气流场。
【附图说明】
[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发动机罩的左视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发动机罩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中发动机罩的前视示意图。
[0025]图4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动力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发明动力舱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发明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发明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发明动力舱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本发明动力舱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发明动力舱一个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
[0032]以上各图中标号与名称的对应关系为:
[0033]101-发动机罩,102-侧门,103-两侧进风口,104-上端进风口,105-后端出风口,106-散热P,107-发动机,108-消声器,109-冷却风扇,110-导风罩,111-散热器,112-车架;
[0034]1-侧门,2-散热P,3-上端进风P,401-左侧进风P,402-右侧进风口,5-出风口,6-出风口上侧穿孔板,701-出风口左侧穿孔板,702-出风口右侧穿孔板,8-出风口下侧穿孔板,9-下侧腔室,10-上端进风口挡板,1101-左侧进风口挡板,1102-右侧进风口挡板,12-第一腔室,13-第一穿孔板,14-动力部件,15-第一挡板,16-风冷装置,17-换热装置,18-第二挡板,19-动力舱下挡板,100-外壳,200-动力舱。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罩向外辐射噪声较大以及动力舱内部容易产生涡流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包括设置在动力舱200上的进风口、出风口 5和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5之间的风道,所述风道设有至少一个基本封闭的腔室,所述腔室的至少一个侧面开设有孔口,使得所述腔室能够吸收来自所述动力舱200内部的相关部件所产生的噪声,并且带有所述孔口的所述至少一个侧面能够阻挡所述风道中的空气流进入所述腔室。
[0038]上述腔室基本封闭,其中“基本封闭”的含义是该腔室是由一块或一块以上的挡板所围成的一个封闭的腔室,但是由于在该腔室的至少一个侧面还开设有孔口,所以该腔室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闭,因此这里说腔室是基本封闭的。
[0039]本发明通过在动力舱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所形成的风道内设置至少一个基本封闭的腔室,并在腔室的至少一个侧面开设有孔口,该腔室可以吸收来自所述动力舱内部的相关部件所产生的噪声,有效降低动力舱的机外噪音;另外,开设有孔口的侧面,能够防止动力舱内部涡流的产生,减小风道内空气流场的风阻,优化动力舱内部的空气流场。
[0040]上述腔室的设置位置可以有多种选择,只要能够实现其作用即可。该腔室可以设置于风道内的任何角落,只要该腔室的至少一侧开设有孔口,并且该孔口能够接收来自动力舱的噪声,并且同时开设孔口的至少一侧能够阻挡所述风道中的空气进入腔室以便减少所述动力舱内部的空气涡流的产生。
[004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12,所述第一腔室12可以设置于所述动力舱200的底部。腔室设置于底部的好处是,既不会占用风道内的空间,也不会由于增加了腔室而影响风道内、进风口或出风口的空气流动,而且设置于底部也便于噪声的吸收。另外,该腔室将动力舱的底部封闭,可以防止外界空气通过动力舱下部开口进入风道内,也可以防止噪声由动力舱下部向外辐射,降低噪声。
[0042]腔室设置于底部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很多种,优选地,所述风道内设置有用于产生空气流的风冷装置16,所述风冷装置16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腔室12,在所述第一腔室12和所述风冷装置16之间设有第一穿孔板13。也可以在所述风道内设置有动力部件14、用于产生空气流的风冷装置16和用于对所述风道内的空气流进行换热的换热装置17,所述风冷装置1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穿孔板13,由所述第一穿孔板13和多块挡板围成第一腔室
12ο
[0043]上述多块挡板的含义是一块或一块以上。上述实施例中,设置于底部的腔室可以由设置于风冷装置16下端的第一穿孔板13和多块挡板围成,也可以是:如图8所示,在动力部件14和风冷装置16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