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车辆底架管路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005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城轨车辆底架管路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轨车辆底架管路安装结构,包括主横梁,主横梁上开设有管路孔,管路孔与城轨车辆的管路相适配,主横梁上壁处设有折弯板,折弯板横截面呈L型,折弯板的立板连接于主横梁上壁边缘,折弯板的横板上开设螺栓孔,横板的高度不低于管路孔最上缘,管路穿过管路孔用管卡卡住,管卡用螺栓紧固于折弯板的横板。该结构布局合理、安装方式简洁实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适用于城轨车辆底架的设计使用。
【专利说明】城轨车辆底架管路安装结构【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轨车辆车体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城轨车辆的车体底架做为整个车体的承载基础,不但承受车体本身的重量,而且还承载车下各种电器、制动设备,电气管路、制动管路及车内所有设备的重量。因此需要底架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另外,车下设备及管路需与底架连接合理、牢固,所以在保证底架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底架结构合理布局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城轨车辆中,车体底架普遍采用模块化设计,即端底架组成,边梁组成、主横梁等组成,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方案主横梁采用槽钢结构,横向面开长圆孔,用来布置制动、电气管路,如图2所示。此种结构对于制动管路、电气管路的固定比较复杂,需在主横梁上焊接吊座,通过管卡及螺栓将管路固定在吊座上,如图3所示,此种结构主要有以下缺点:1布局不美观;2操作复杂,增加工作量;3在主横梁上焊接吊座易产生焊接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制动、电气管路的安装方式更方便、简洁,车下布局更合理、美观的城轨车辆底架管路安装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轨车辆底架管路安装结构,包括主横梁,主横梁上开设有管路孔,管路孔与城轨车辆的管路相适配,主横梁上壁处设有折弯板,折弯板横截面呈L型,折弯板的立板连接于主横梁上壁边缘,折弯板的横板上开设螺栓孔,横板的高度不低于管路孔最上缘,管路穿过管路孔用管卡卡住,管卡用螺栓紧固于折弯板的横板。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管路安装方式简洁实用,减少焊接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2)使车下 管路布局更加合理、美观;(3)相比于以往槽钢结构,此种结构可以提高底架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现有技术车体底架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现有技术中主横梁结构图。
[0008]图3为现有技术中底架管路安装结构示意图。
[000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横梁结构图。
[0010]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架管路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标记为:1-一端底架,2-二端底架,3-边梁,4-主横梁,41-管路孔,5-吊座,6-管卡,7-管路,8-折弯板,81-螺栓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3]如图4、图5所示,原主横梁4截面成开口朝向内侧的U型,在原主横梁4基础上增加一个折弯板8,折弯板8横截面呈L型,L型的立板顶端与主横梁4上壁边缘相连,折弯板8的横板上开设螺栓安装孔81,横板8的高度要高于管路孔41的高度,以免影响管路的通过,也不可高过太多,不方便固定,最好使横板8与管路孔41的最上缘保持平齐。制动管路及电气管路固定在底架上,穿过主横梁4上的管路口 41,利用一个管卡7和螺栓即可将管路固定在折弯板8横板处,螺栓安装孔81采用长圆孔,并在长度方向上留有装配余量,便于管路安装。
【权利要求】
1.城轨车辆底架管路安装结构,包括主横梁,主横梁上开设有管路孔,管路孔与城轨车辆的管路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上壁处设有折弯板,折弯板横截面呈L型,折弯板的立板连接于主横梁上壁边缘,折弯板的横板上开设螺栓孔,横板的高度不低于管路孔最上缘,管路穿过管路孔用管卡卡住,管卡用螺栓紧固于折弯板的横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轨车辆底架管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上的螺栓安装孔为长圆孔。
【文档编号】B61F1/00GK203402202SQ201320499950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钟恩洋, 李文斌, 陈琛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