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翻转机构的前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425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翻转机构的前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货汽车车身翻转机构用前悬置支架,特别是一种单扭杆汽 车车身翻转机构用前悬置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轻型载货汽车的普及,单扭杆汽车车身翻转机构使用越来越广泛,机构中的 前悬置支架是铸件,其结构复杂,外形笨重,质量大,加工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成为制约翻 转机构使用的一大难点。现有前悬置支架设计的是两个垂直安装面,这样使得产品的加工 难度和装配难度都比较高,造成安装孔的位置不易保证,产品外形复杂,材料成本和制造成 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价格低廉的汽车翻转 机构的前悬置支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减震器总成、扭杆轴承的圆柱形支座, 圆柱形支座的一端为台阶结构,圆柱形支座经支撑板与平面结构的底座连接为一体,底座 上有用于与车架相连接的安装孔。所说的支撑板上有垂直于底座、用于与扭杆力臂相连接的圆柱孔。所说的支撑板上有用于增加支撑板强度的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且产品的各方面性能 均满足设计要求,材料的潜能也得到充分发挥。本实用新型主要对现有前悬置支架结构进 行了优化,采用一面四孔定位,不仅使得产品外形小巧美观,质量小,而且大大降低了产品 生产成本和工人操作劳动强度。适用于轻型载货汽车。
以下结合附图提供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
图1的右视图。图4为
图1的左视图。图中,1、圆柱形支座;2、支撑板;3、底座;4、圆柱孔;5、第一加强筋;6、安装孔;7、
第二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中,用于安装减震器总成、扭杆轴承的圆柱形支座1的一端为台阶结构, 台阶结构起到减轻支架重量以及便于安装减震器总成的作用。圆柱形支座1经支撑板2与
3平面结构的底座3连接为一体。支撑板2上有垂直于底座3用于与扭杆力臂相连接的圆柱 孔4和用于增加支撑板2强度的第一加强筋5。底座3上有用于与车架相连接的安装孔6。图3、图4中,1为圆柱形支座,2为支撑板,3为底座。圆柱孔4为扭杆力臂花键螺 纹安装孔,第一加强筋5、第二加强筋7用于增加支撑板2强度。使用前,先将减震器总成压入本实用新型圆柱形支座1中,保证减震器总成中的 凸起进入圆柱形支座1的凹槽,再将扭杆轴承装入减震器总成中。安装时,将本实用新型通 过四个安装孔6安装在车架上,将翻转支架总成装配在扭杆轴承中,然后将翻转支架中的 翻转座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车身底板梁上,再将扭杆装入翻转支架的扭杆套筒和花键套 筒中,其中,扭杆的一头与翻转支架中的花键套筒配合,另一头与最后装配的扭杆力臂中的 花键套筒配合,最后装配扭力臂总成与右前悬置支架(通过右前悬置支架上的螺纹孔与扭 力臂连接),从而完成整个前悬翻转机构的装配工作。驾驶室在进行台架模拟试验连续翻转2万次后,本实用新型所有零件表面均未出 现塑性变形、开裂等现象。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翻转机构的前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减震器总成、扭杆轴承的圆柱形支座,圆柱形支座的一端为台阶结构,圆柱形支座经支撑板与平面结构的底座连接为一体,底座上有用于与车架相连接的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翻转机构的前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 上有垂直于底座、用于与扭杆力臂相连接的圆柱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翻转机构的前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 上有用于增加支撑板强度的加强筋。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翻转机构的前悬置支架。包括用于安装减震器总成、扭杆轴承的圆柱形支座,圆柱形支座的一端为台阶结构,圆柱形支座经支撑板与平面结构的底座连接为一体,底座上有用于与车架相连接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对现有前悬置支架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满足产品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使产品的外形尽可能的小巧美观,节省材料用量,降低产品加工难度,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满足市场需求。
文档编号B62D33/077GK201646903SQ20102019964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刘秀琼, 岳国生, 赵林丽 申请人:襄樊群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