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裙板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32123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5]-该第二壳体位于车辆的外表面上,
[0036]-该内加强件位于该裙板结构的上部。
[0037]该内加强件因而位于支撑地板的裙板结构的侧面上,因而改善了所述区域中的裙板结构的性能。
[0038]所述车辆的每个裙板结构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特征和/或另一个特征:
[0039]-位于所述车辆的车身的两个A柱之间的裙板结构棱角,
[0040]-在相对于该车辆的横向方向上位于与旨在接纳电池、尤其是旨在用于对车辆进行驱动的电池区域的相对的裙板结构减震装置。
[0041 ]具体而言,所述减震装置是位于与将电池附接至裙板结构的点相反。
[0042]现在参照非详尽性的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0043]-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裙板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0044]-图2是装配好的图1的裙板结构的截面;
[0045]-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体实现的裙板结构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0046]-图4是装配好的图3所示的裙板结构的透视图,
[0047]-图5是图4的裙板结构的截面。
[0048]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前、后、上和下是指裙板结构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这对应于裙板结构被装配到车辆中时该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X、Y和Z轴线分别对应于车辆的并且因此对应于装配在车辆中的裙板结构的纵向轴线(从前至后)、横向轴线和竖直轴线。
[0049]术语“基本上平行的或垂直的”应理解为与一个平行的或垂直的方向/平行的或垂直的平面形成的角度不大于±10°、甚至不大于±5°或者不大于±1°的一个方向/一个平面。
[0050]术语“基本上呈直角”应理解为角度在85°与95°之间,甚至在89°与91°之间。
[005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裙板结构I的分解图,所述裙板结构I包括:
[0052]-第一壳体10,该第一壳体在纵向方向X上延伸并且包括:
[0053]-平的底壁12,该平的底壁包括两个相对的纵向边沿,即上纵向边沿12a和下纵向边沿12b,
[0054]-两个平的侧壁,一个是上侧壁14a、另一个是下侧壁14b,这两个侧壁分别连接至底壁12的上纵向边沿12a和下纵向边沿12b,所述侧壁14a、14b是平行的或基本上平行的、并且相对于底壁12以垂直的或基本上垂直的方式延伸,
[0055]-两个接合缘,一个是上接合缘16a、另一个是下接合缘16b,这两个接合缘平行于或基本上平行于底壁12,上接合缘16a被连接至上侧壁14a的纵向边沿15a,下接合缘16b被连接至侧壁14b的纵向边沿15b,所述纵向边沿15a、15b远离所述底壁12,
[0056]-在与第一壳体10相同的纵向方向X上延伸、并具有基本上U形的截面的第二壳体20,第二壳体20包括两个接合缘,一个是上接合缘22a、另一个是下接合缘22b,这两个接合缘被贴靠在第一壳体10的接合缘16a、16b上并且被固定到其上,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中空本体,
[0057]-内加强件30,该内加强件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位于由两个壳体10和20形成的中空本体内。
[0058]该第一壳体10(或内壳体)旨在朝向该车辆的内部引导,以便接纳和支撑车辆的地板。
[0059]该第二壳体20(或外壳体)旨在朝向车辆的外部引导。该第二壳体通常是车辆车身的一部分(未示出),并且形成了所述车辆的车身的底框。
[0060]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是金属元件,这些金属元件通常是由钢制成的、并通过分别对其上接合缘16a、22a和下接合缘16b、22b进行焊接而进行装配。第二壳体的U形截面的凹面通常朝第一壳体10引导、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凹面的侧面。
[0061]根据本发明,内加强件30包括呈直角或基本上呈直角而成对地安排的三个平壁32、34、36,由此形成了类似2形式的截面,如图2中可见。
[0062]第一平壁32的纵向自由边沿33插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两个装配好的上接合缘16a和22a之间、位于裙板结构I的上侧。
[0063]平行于或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壁32的第三平壁36被贴靠在第一壳体10的底壁12上,并且被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0064]在附图所示的实例中,第一壳体10和内加强件30界定了矩形截面的容积。换言之,该内加强件的不同平壁之间的角度以及该第一壳体的不同壁之间的角度是直角。
[0065]此外,在其第一平壁32上,内加强件30具有在其长度上分布的多个贯通开口37(图1) ο所述开口允许插入焊接工具,以用于尤其将地板固定在第一壳体10上。
[0066]内加强件30被安排在裙板结构I的上部、并且靠近由上侧壁14a和底壁12形成的第一壳体1的上拐角。
[0067]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例中,根据本发明的裙板结构I还包括棱角40,该棱角在与第一壳体10相同的纵向方向X上延伸并且包括两个平的或基本上平的相邻壁42、44,其中一个壁42被贴靠在并且被固定在第一壳体10的上侧壁14a上、另一个壁44被贴靠在并且被固定在该第一壳体的底壁12上。所述棱角40位于由内加强件30和第一壳体10限定的容积的内部,如在图2中可见,位于壳体10的上部中。
[0068]棱角的贴靠在第一壳体10的底壁12上的壁44还包括在其整个长度上纵向延伸的肋46,所述肋46在内加强件30的方向上凸出,如在图2中可见。
[0069]棱角40的纵向自由端41还具有锯齿状的或波纹的形式,这种形式允许节省重量。棱角40的另一个纵向自由端43也可以是锯齿状的。在所示的实例中,所述第二纵向自由端43是直的并且靠近上侧壁14a的纵向边沿15a而延伸。换言之,棱角44的壁42基本上在整个宽度上、在横向方向Y上、从第一壳体10的侧壁14a延伸。
[0070]棱角40可以位于机动车辆车身的两个A柱之间,换言之,位于车辆车门口2处(图1),是在纵向冲击事件中受力最大的区域。
[0071]根据本发明的裙板结构I还可以包括减震装置50、尤其用于横向冲击。图3至图5示出了吸收装置50的实例。在所述附图中,第一壳体10的、第二壳体20的和内加强件30的元件与参照图1和图2进行描述的元件完全相同并且由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指示。棱角40是图3至图5中未示出的唯一元件,在所示的实例中,其实质上被安排在裙板结构I到减震装置50的不同区域中。相同的裙板结构I因而能够配备有棱角40和减震装置50两者。
[0072]所示的减震装置50是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成一体的并且被安排在两个装配好的接合缘16b、22b(这两个装配好的接合缘是与其间插入有内加强件30的这些接合缘16a、22a分开的)的一侧上,如在图6中更准确地可见。
[0073]所述减震装置50包括:
[0074]-多个可变形支撑件52,每个可变形支撑件包括相对于第一壳体10的纵向方向X是基本上垂直的壁52a,所述可变形支撑件52被紧固在第一壳体上10,
[0075]-第三壳体54,该第三壳体在相同的纵向方向X上延伸并具有类似L形的截面,该第三壳体由多个可变形支撑件52支撑并且被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周边的一部分上。
[0076]所述第三壳体54包括:
[0077]-装配在第一壳体10的底壁12上的接合缘55,
[0078]-与接合缘55邻接、并且相对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