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7605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生产线用的码垛和上料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材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合板表面抛光处理的工序中,需要根据生产节拍向自动打磨机或抛光机中上料。以往的上料主要依靠天车吊运。由于场地内天车数量和空间结构的限制,利用天车上料常常会因占用天车影响其它工序的正常进行。同时,运用天车上料需要2至3人配合才能完成对板材的吊装1人控制天车和1至2人安装吊具,当板材调运至抛光生产线后仍需要1至2人对吊具进行拆卸,因此利用天车进行调运效率低下且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针对这一问题我公司设计了一种板材自动上料装置,可根据生产节拍向自动打磨机或抛光机中自动上料。该装置可同时码垛多张板材,当自动抛光机完成即将完成前一张板材的抛光时,自动上料机横向叉插进最下层板材上方,随后利用纵向的液压机构的垂直运动挑起最下层板材上的多张板材,同时上料机利用辊道向抛光机中输送最下层的板材;当板材进入自动抛光机后纵向液压机构下降至原位,为下次上料做准备。项目通过了多次的试验及改进,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可显著提高板材的上料效率,大幅减少上料过程对天车的依赖,同时仅需1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板材的上料输送。因此设计一种专用的上料设备来解决目前上料过程依赖天车吊运的问题极为重要。目前国内有关大面积板材的输送吊装多借助专用吊具如吊钩和真空吸盘实现,对于大面积板材在抛光生产线上的码垛和输送设备较为少见,因此研制一种适合自动抛光生产线用的大型板材码垛输送设备对于提高整条生产线的抛光效率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板材在上料时需要暂时将不需要的板材通过吊车吊起来,吊具的拆卸安装复杂,吊吊具在调运时效率低下且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一种板材自动上料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板材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板材输送机构、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相互配合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并实现自动控制,与板材输送机构输送方向垂直的两侧面对称设置若干提升单元,提升单元包括板材提升机构和横向挑叉机构,通过板材提升机构和横向挑叉机构配合抬起板材,板材提升机构包括:液压提升机构底座、横向移动底座、纵向提升液压缸和纵向导轨,横向移动底座通过纵向导轨滑动设置在液压提升机构底座上,纵向提升液压缸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液压提升机构底座和横向移动底座上以控制横向移动底座在液压提升机构底座上上下往复滑动,横向挑叉机构包括固定在横向移动底座上的横向进给座,横向进给座往远离板材输送机构的一端斜向上延伸一部分形成支撑,该支撑上转动连接有横向进给杠杆,横向进给杠杆上还转动连接有横向进给液压缸和过渡杆,横向进给液压缸远离横向进给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横向移动底座上,通过横向进给液压缸带动横向进给杠杆绕横向进给座转动以驱动过渡杆在水平方向上的往复移动,过渡杆远离横向进给杠杆的一端上连接有横向挑叉,通过过渡杆带动横向挑叉往复移动并伸入板材下方,在纵向提升液压缸作用下抬起板材。

所述的板材输送机构包括机架、输送辊轮、电机减速机和电机,所述电机带动减速机通过传动链驱动各个输送辊轮转动,从而实现板材向抛光生产线进给。

所述的机架由H型钢焊接而成。

所述的机架上还安装有板材位置检测装置。

所述的横向进给杠杆为弧形杆,横向进给液压缸连接在弧形杆的中部并位于弧形杆所在圆内侧,横向进给座和过渡杆分别连接在弧形杆的两端部。

所述的横向进给杠杆与横向进给液压缸、横向进给座和过渡杆均通过销轴连接,过渡杆与横向挑叉通过销轴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驱动方式采用液压控制传动系统,主体结构采用输送辊道的形式,吊装部分主要有横向叉架和纵向提升机构组成,控制方式采用远程遥控方式。采用这种方案保证设备的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操作方便。本发明设备按照爆炸焊接复合板行业及公司生产工序的特点和要求,创新性的融合了输送辊道和液压起重插架,设计出了适合公司自动抛光生产线的板材自动上料设备。经实践检验,该设备操作简便、性能可靠,使用安全,解决了以往上料过程中大量依靠天车进行吊运的问题,更好的适应了自动打磨、抛光机的生产节拍,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提升单元代替了吊车,安装方便同时不存在高空危险,而且减少了劳动力,另外设计的结构紧凑,通过横向进给杠杆利用杠杆的远离增大了挑叉的行程,同时减少了安装尺寸,从而减小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提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提升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整体结构处于抬起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示标记:1、机架;2、液压提升机构底座;3、纵向导轨;4、纵向提升液压缸;5、横向移动底座;6、横向叉连接杆;7、横向进给杠杆;8、销轴;9、横向进给液压缸;10、横向进给座;11、横向挑叉;12、轴承座;13、钢板;14、板材隔离块;15、板材位置检测装置;16、输送辊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板材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板材输送机构、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相互配合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并实现自动控制,与板材输送机构输送方向垂直的两侧面对称设置若干提升单元,提升单元包括板材提升机构和横向挑叉机构,通过板材提升机构和横向挑叉机构配合抬起板材,板材提升机构包括:液压提升机构底座2、横向移动底座5、纵向提升液压缸4和纵向导轨3,横向移动底座5通过纵向导轨3滑动设置在液压提升机构底座2上,纵向提升液压缸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液压提升机构底座2和横向移动底座5上以控制横向移动底座5在液压提升机构底座2上上下往复滑动,横向挑叉机构包括固定在横向移动底座5上的横向进给座10,横向进给座10往远离板材输送机构的一端斜向上延伸一部分形成支撑,该支撑上转动连接有横向进给杠杆7,横向进给杠杆7上还转动连接有横向进给液压缸9和过渡杆,横向进给液压缸9远离横向进给杠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横向移动底座5上,通过横向进给液压缸9带动横向进给杠杆7绕横向进给座10转动以驱动过渡杆在水平方向上的往复移动,过渡杆远离横向进给杠杆7的一端上连接有横向挑叉11,通过过渡杆带动横向挑叉11往复移动并伸入板材下方,在纵向提升液压缸4作用下抬起板材。

所述的板材输送机构包括机架1、输送辊轮16、电机减速机和电机,所述电机带动减速机通过传动链驱动各个输送辊轮转动,从而实现板材向抛光生产线进给。

所述的机架1由H型钢焊接而成。

所述的机架1上还安装有板材位置检测装置。

所述的横向进给杠杆7为弧形杆,横向进给液压缸9连接在弧形杆的中部并位于弧形杆所在圆内侧,横向进给座10和过渡杆分别连接在弧形杆的两端部。

所述的横向进给杠杆7与横向进给液压缸9、横向进给座10和过渡杆均通过销轴连接,过渡杆与横向挑叉11通过销轴连接。

板材输送架:主要由机架、传动辊轮、电机减速机组成,其中机架由H型钢焊接而成,电机带动减速机通过链传动驱动各个传动辊轮,从而带动最下层板材向抛光生产线进给。

板材提升机构:主要由纵向进给液压缸、导轨组成。利用液压传动在保证了传动的平稳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相比机械电力等传动方式相比液压传动的体积小,质量轻。同时液压元件能够自润滑,元件使用寿命长。

横向挑叉机构:主要有横向进给液压缸、连杆机构、滑块机构组成。通过横向进给液压缸作为驱动,带动连杆滑块机构,从而使横向挑叉伸缩和退回。

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液压油箱、齿轮液压泵、电磁换向阀、安全溢流阀及液压管路等组成,此为现有技术不做详细描述。

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箱、PLC逻辑控制器、交流接触器、热保护继电器、遥控发射、接受器、行程开关等部分组成此为现有技术不做详细描述。

开始时候没有码垛任何钢板时的初始状态,此时垂直进给液压缸和水平位置液压缸均处于初始位置。当自动抛光机或打磨机需要进给一张钢板时,垂直进给液压缸先进给使横向插架的高度处于最下层和倒数第二层钢板之间,此时控制横向插架进给,插入两张钢板之间。继续使垂直液压缸向上运动,使得横向插架挑起最上层两张钢板,此时输送辊道上只剩下最后一张钢板,此时控制辊道电机进给,向抛光机或打磨机输送最下层的板材,完成输送后,板材自动上料装置回到初始位置,将上层的两张钢板放置于辊轮上,等待下次进给,当再次收到上料要求时,上料装置抬起上层钢板,输送下层钢板。

本发明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并非是限制,与本发明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等同或者效果相同方案都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