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机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818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管机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弯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管机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家熟知的弯管机主要是手动杠杆式弯管机和庞大笨重的单头弯管机。手动弯管机需要通过人的力量将管材弯曲,费时费力并且弯曲范围小,弯曲精度不高,弯曲角度全靠操作者视觉感知和经验积累。而自动弯管机往往在送料上需要人工送料,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还存在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人身危害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能够自动送料,减少人员浪费,并且安全有效的一种弯管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两端设置有向上的凸缘,在两个所述凸缘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在所述丝杆上滑动连接有推料机构,在所述凸缘上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推料机构的上端位于所述开口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驱动装置、物料托举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与所述推送装置,所述物料托举装置也固定连接与所述推送装置,所述物料托举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内部具有螺纹的通孔,该螺纹与所述丝杆上的螺纹相匹配;所述物料托举装置为楔形结构;所述推送装置为矩形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物料托举装置的上表面上 设置有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的弧度根据实际加工钢管的弧面的弧度来确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料斗的截面为倒“八”字形,且在该料斗上固定连接有斜口钳。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架上安装有震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钢管的自动送料,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人身危害发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2、凸缘;3、丝杆;4、驱动电机;5、推料机构;6、料斗;7、开口;8、支架;51、驱动装置;52、物料托举装置;53、推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一种弯管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底面上的固定架1,固定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上的凸缘2,在该凸缘2相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圆形通孔,在该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侧相对的轴承内部连接有丝杆3,该丝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与驱动电机4, 该驱动电机4安装在凸缘2的一侧,并通过竖直架调节其高度,使其转轴位于丝杆3轴心所在的直线上,在凸缘2上固定连接有支架8,在该支架8上固定连接有呈倒“八”字形的料斗6,该料斗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为不封闭结构,在其下端形成开口7,在丝杆3上滑动连接有推料机构5,该推料机构5的上端一部分伸入到开口7的内部,同时,在支架8上还固定连接有震动电机。

进一步参考图2,推料机构5包括驱动装置51、物料托举装置52和推送装置53,驱动装置51为一圆形通孔,在该通孔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丝杆3上螺纹相匹配的螺纹,该驱动装置51位于推送装置53上,推送装置53为一矩形块,在该推送装置53上固定连接有楔形的物料托举装置52,该托举装置52的平面朝上,斜面朝下,在该平面上设置有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的弧度根据实际加工钢管的弧面的弧度来确定,推送装置53的宽度与料斗6下端的开口7的宽度相同,并且推料机构5的上端的一部分位穿过该开口7处位于料斗6的内部。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