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基板上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507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基板上压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基板上压机构。



背景技术:

在FPD(平板显示器)行业,制造液晶面板的过程中,需要搬送滚轮线搬送玻璃基板,在基板搬送过程中,通常在水洗或者干燥单元会出现上、下压力不同的情况,如果偏差过大基板会发生变形,造成基板撞在搬送滚轮线的搬送滚轮上或者设备机构上而发生破片的风险,为克服该缺陷,常在搬送滚轮线的两端增设两上压机构,通过上压机构上的滚轮压在玻璃基板的两端,防止基板发生变形。现有的上压机构,多为一体式结构,滚轮的方向不可调节,在搬运不同规格尺寸玻璃基板时,需整体调节上压机构或者直接更换不同型号滚轮,拆卸麻烦,且难于调整。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玻璃基板上压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玻璃基板上压机构,包括滚轮体、橡胶条、轴承座、调节板、第一调节螺杆、第一紧固螺母、第二调节螺杆、第二紧固螺母和安装板,所述滚轮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轴承座上,橡胶条套设于滚轮体的外圆周壁上,轴承座转动连接于调节板上,第一调节螺杆穿设于调节板上,且第一调节螺杆的一端抵接于轴承座上,第一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一调节螺杆上,调节板滑动设于安装板上,第二调节螺杆底端固定于安装板上,上端贯穿于调节板,两第二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二调节螺杆上,且该两第二紧固螺母分别位于调节板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的侧壁上设有限位销,在安装板的侧壁上设有腰形调节槽,所述限位销滑动设于该腰形调节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第一调节螺杆穿接于第一角钢上,第二调节螺杆穿接于第二角钢上。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橡胶条的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安装、调整方便,适用于各种规格尺寸的玻璃基板;

2)本实用新型中的各结构部件之间为可拆卸结构,便于更换损坏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图;

图2为从另一角度看的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滚轮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基板上压机构,包括滚轮体11、橡胶条12、轴承座13、调节板14、第一调节螺杆15、第一紧固螺母16、第二调节螺杆17、第二紧固螺母18和安装板19,滚轮体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轴承座13上,橡胶条12套设于滚轮体11的外圆周壁上,轴承座13转动连接于调节板14上,第一调节螺杆15穿设于调节板14上,且第一调节螺杆15的一端抵接于轴承座13上,第一紧固螺母16螺纹连接在第一调节螺杆15上并将第一调节螺杆15固定于调节板14上。调节板14滑动设于安装板19上,第二调节螺杆17底端固定于安装板19上,第二调节螺杆17的上端贯穿于调节板14,两个第二紧固螺母18螺纹连接在第二调节螺杆17上,且该两第二紧固螺母18分别位于调节板14的上下两侧,并将调节板14定位于安装板19上。

为便于调节板14滑动连接于安装板19上,在调节板14的侧壁上设有限位销140,并在安装板19的侧壁上设有腰形调节槽191,限位销140滑动设于该腰形调节槽191内。

为便于第一调节螺杆15和第二调节螺杆17穿接于调节板14上,在调节板14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角钢141和第二角钢142,第一调节螺杆15穿接于第一角钢141上,第二调节螺杆17穿接于第二角钢142上。

为更好地将橡胶条12定位安装于滚轮体11上,在滚轮体11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橡胶条12的安装槽11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杆15来微调轴承座13的位置,进而实现对滚轮体11的位置进行微调。通过第二调节螺杆17来实现滚轮体11的位置较大范围的调整,实现多种规格尺寸玻璃均可以在不破坏图像的情况下达到上压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中的各结构部件之间为可拆卸结构,便于更换损坏的部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