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3649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注塑机上料装置,属于注塑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机的上料多利用负压原理将塑料颗粒从地面送至高处的上料仓内,由于塑料颗粒中通常夹带有其他杂质,且负压吸引过程中也会将空气中的尘埃吸入,因此上料仓内通常都设置有成圆筒状的过滤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过滤网的使用时间较短,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停机,并由工人更换高处的过滤网,不仅影响生产,而且十分不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注塑机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机上料装置,操作方便,能够延长过滤网的使用时间,减少停机次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注塑机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仓、与上料仓连通的吸料管、设置在上料仓内的圆筒状过滤网以及真空泵,所述过滤网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还包括上料除尘装置,所述上料除尘装置包括粘尘带、卷盘、放带辊、卷带辊和卷带电机,所述粘尘带缠绕在卷盘上,所述卷盘套装在放带辊上,粘尘带的头端固定在卷带辊上,所述卷带辊由卷带电机驱动,粘尘带与过滤网移动接触中将过滤网上的粉尘粘除。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横向设置,所述上料除尘装置还包括纵向设置且上端与上料仓连通的除尘罩和多个横向设置所述除尘罩内的导辊,所述放带辊和卷带辊设置在除尘罩下端内部,所述导辊用于改变粘尘带的移动方向以使粘尘带与过滤网保持纵向接触,在除尘罩的下端密封设置有透明的操作盖。

进一步地,所述粘尘带与过滤网之间为面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注塑机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仓、与上料仓连通的吸料管、设置在上料仓内的圆筒状过滤网以及真空泵,所述过滤网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还包括上料除尘装置,所述上料除尘装置包括粘尘带、卷盘、放带辊、卷带辊和卷带电机,所述粘尘带缠绕在卷盘上,所述卷盘套装在放带辊上,粘尘带的头端固定在卷带辊上,所述卷带辊由卷带电机驱动,粘尘带与过滤网移动接触中将过滤网上的粉尘粘除。该结构的注塑机上料装置,操作方便,能够延长过滤网的使用时间,减少停机次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粘尘带与过滤网保持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机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仓1、与上料仓1连通的吸料管2、设置在上料仓1内的圆筒状过滤网3以及真空泵。真空泵工作时产生负压,将塑料颗粒从低处经吸料管2吸入上料仓1,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上料仓1中的塑料颗粒掉落至上料仓1下端,而气体及其中夹杂的杂质、灰尘吸附在过滤网3表面,经过滤网3过滤后的空气从真空泵排出,过滤网3被支撑为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该上料装置还包括上料除尘装置,所述上料除尘装置包括粘尘带5、卷盘6、放带辊7、卷带辊9和卷带电机(附图中未画出),所述粘尘带5缠绕在卷盘6上,粘尘带的双面分别为粘贴面51与传动面52,所述卷盘6套装在放带辊7上,粘尘带5的头端固定在卷带辊9上,放带辊7、卷带辊9的轴线都与圆筒状的过滤网3的轴线平行,所述卷带辊9由卷带电机驱动,粘尘带5与过滤网3移动接触中将过滤网3上的粉尘粘除。使用时,电机带动卷带辊9转动,卷带辊9收卷粘尘带5,粘尘带5上的粘贴面51与过滤网3接触,移动的粘尘带5缓慢地带动过滤网3转动,过滤网3转动过程中,其表面的杂质及灰尘被粘尘带5粘除,卷带辊9将粘有灰尘的粘尘带5收卷在一起后,由工人定期取出即可,取出时不必停机。该结构的注塑机上料装置,可以延长过滤网3的使用时间,减少停机更换过滤网3的次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网3横向设置,所述上料除尘装置还包括纵向设置且上端与上料仓1连通的除尘罩4和多个横向设置所述除尘罩4内的导辊8,所述放带辊7和卷带辊9设置在除尘罩4下端内部,所述导辊8用于改变粘尘带5的移动方向以使粘尘带5与过滤网3保持纵向接触,在除尘罩4的下端密封设置有透明的操作盖10,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盖10既可在低处方便地取放卷盘6及收卷在一起的粘有灰尘的粘尘带5,又能直观地观察到粘尘带5的使用情况。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尘带5与过滤网3之间为面接触,具体地,粘尘带5与过滤网3保持圆弧面接触,增加接触面积既可以提高粘除效率,且面接触增大了接触压力,从而保证了粘除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