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柱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7334发布日期:2018-08-08 08:5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导光柱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导光柱一种是固定在物体外壳上的柱体,它可以把PCB板上LED发出的信号光经导光柱导到面板显示,这样一来可以防止电路板(PCB)板跟外壳产生静电发生危险,二来可以增加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寿命。

老式模具一套只能做一个导光柱,浪费了材料资源;模具需要经过两次或者多次加工才能完成,企业在制造过程中会增加负担;老式模具在模具损坏之后维修困难,模具经过一两次维修后会造成产品表明刮花,壁厚不均匀,品质下降,而且不能多次修改;加工效率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导光柱的成型模具。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导光柱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

上模包括面板和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内部中间设有上模仁;

上模仁的模仁模面中间的中间两侧对称设有两列上模仁腔,每列为四个,各上模仁腔之间前后及左右间隙设置,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垫板、顶针板、顶针脱板和底板,下模板内部中间设有下模仁,下模仁的模仁模面中间两侧对称设有两列下模仁腔,每列为四个,各下模仁腔之间前后及左右间隙设置,

上模仁及下模仁共同形成八件产品的成型型腔,

所述上模仁的模面中间两侧分别设有一上排气槽,各上排气槽分别贯穿一列上模仁腔,

所述下模仁的模面中间两侧分别设有一下排气槽,各下排气槽分别贯穿一列下模仁腔,两条上排气槽与两条下排气槽组合形成两条气道。

进一步,上模仁3与上模板过盈配合,下模仁与下模板过盈配合。

进一步,在上模仁及下模仁的模面中间的前后方向上设有上、下流槽,上、下流槽组合形成流道,流道分别与八件产品的成型型腔连通。

进一步,所述流道的两侧分别垂直分出四条支流道,各支流道的末端分别对应连通一件产品的成型型腔。

进一步,所述面板的中部竖直方向上设有与注塑机相连接的射嘴定位孔,射嘴定位孔通过进料孔与上流槽的中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可以一次成型八件导光柱,通过设置排气槽可效防止模具内部散热不畅,增强模具寿命,能满足大批量加工的生产需求,且产品的外观规整,能有效节约企业开支,减少模具的研发周期,大大的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模板1,下模板2,上模仁3,下模仁4,底板5,垫板6,顶针板7,顶针脱板8,射嘴定位孔9,面板10,气道11,流道12,支流道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2。

一种导光柱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

上模包括面板10和上模板1,所述上模板1内部中间设有上模仁3;

上模仁3的模仁模面中间的中间两侧对称设有两列上模仁腔,每列为四个,各上模仁腔之间前后及左右间隙设置,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2、垫板6、顶针板7、顶针脱板8和底板5,下模板2内部中间设有下模仁4,下模仁4的模仁模面中间两侧对称设有两列下模仁腔,每列为四个,各下模仁腔之间前后及左右间隙设置,

上模仁3及下模仁4共同形成八件产品的成型型腔,

所述上模仁3的模面中间两侧分别设有一上排气槽,各上排气槽分别贯穿一列上模仁腔,

所述下模仁4的模面中间两侧分别设有一下排气槽,各下排气槽分别贯穿一列下模仁腔,两条上排气槽与两条下排气槽组合形成两条气道11。

上模仁3与上模板1过盈配合,下模仁4与下模板2过盈配合。

在上模仁3及下模仁4的模面中间的前后方向上设有上、下流槽,上、下流槽组合形成流道12,流道12分别与八件产品的成型型腔连通。

所述流道12的两侧分别垂直分出四条支流道121,各支流道121的末端分别对应连通一件产品的成型型腔。

所述面板10的中部竖直方向上设有与注塑机相连接的射嘴定位孔9,射嘴定位孔9通过进料孔与上流槽的中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可以一次成型八件导光柱,通过设置排气槽可效防止模具内部散热不畅,增强模具寿命,能满足大批量加工的生产需求,且产品的外观规整,能有效节约企业开支,减少模具的研发周期,大大的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