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7474发布日期:2019-01-04 23:5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挤出机。



背景技术:

螺杆挤塑机是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口模成型。而实际情况中,挤出机在挤塑的过程中,部分塑料没有能够完全熔融,因而会产生尺寸比较大的颗粒,这样一方面容易堵塞机头的挤出口,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成型产品局部有凸起,整个产品的质地不均匀。为此,部分企业在挤塑机的机头处设置了过滤网,以此来过滤较大的塑料颗粒,从而防止对挤出口造成阻塞。

目前,公告号为CN204095107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连续式换网器,包括过滤板、以及推动所述过滤板滑动的动力装置,所述的两个过滤板滑动地嵌在挤塑机的挤出螺筒末端水平或垂直设置的导轨上,所述动力装置的运动方向与过滤板的滑动轨迹共线;所述的过滤板由具有滤网放置槽的下钢板和设置有长方形过滤孔的上钢板组成;所述长方形过滤孔均匀分布在两个过滤板的板面上;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放置滤网且所述两钢板之间螺栓固定;所述过滤板的长度至少为所述挤出螺筒的横截面直径的2倍。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连续式换网器,其过滤网是放置在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而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因此,当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时,需要通过工具将螺栓一一拧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过滤网的安装和拆卸较为麻烦,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出机,其优点在于能够便于过滤网的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挤出机,包括机头和机身,所述机头的侧面开设有呈矩形的滑道,所述滑道内滑移连接有并排设置的两个过滤板,两个所述过滤板上均设置有呈圆形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内螺纹连接有过滤盖,所述过滤盖内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盖的边缘表面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过滤盖的工具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时,通过工具插入工具槽内,以转动过滤盖,直至过滤盖脱离过滤孔,再将过滤网从过滤盖内取出,即完成对过滤网的拆卸;反之,先将过滤网安装在过滤盖上,再将过滤盖旋紧在过滤孔内,即完成过滤网的安装。因此,相对于原有螺栓的固定方式,通过将过滤网安装在过滤盖内,能够便于过滤网的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盖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过滤盖内壁形成环形搭沿,所述过滤网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环形搭沿的上端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供所述凸起卡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网的边缘放置在环形搭沿上,并使每个凸起嵌入对应的卡槽内,即完成对过滤网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的边缘上设置有缺口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缺口槽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使用镊子等工具将过滤网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孔靠近出口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挡沿;在所述过滤盖螺纹连接于所述过滤孔内时,所述过滤盖的边缘抵接于所述环形挡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盖转动到与环形挡沿相抵接时便停止转动,即通过环形挡沿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过滤盖旋转过头,进而能够提高过滤盖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过滤孔之间的间距为2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相邻过滤孔之间的间距为2cm,即在从一个过滤孔切换到另一个过滤孔的过程中,不需要对挤出机进行停机处理,且机头内的熔融树脂的压力不会产生突变,进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机头内熔融树脂的瞬间冲击力过大而对过滤孔造成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头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过滤板滑移于所述滑道内的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活塞杆与远离所述机头一侧的过滤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压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时,过滤板能够沿滑道方向滑移,相对于人工推动,节省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压气缸的活塞杆外侧设置有固定板;在所述过滤板完全进入所述滑道内时,所述固定板贴合于所述机头的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板完全进入滑道内时,固定板贴合在机头的侧面,即能够完全遮挡住滑道的开口,以避免在工作时机头内的熔融树脂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于所述过滤板上下两侧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导杆,所述机头于所述滑道上下两侧设置供所述导杆滑移插接的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导杆的设置能够对过滤板进行限位,而通过滑孔和导杆的配合,使得过滤板能够在液压气缸的作用下沿滑道方向稳定的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当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时,通过工具插入工具槽内,以转动过滤盖,直至过滤盖脱离过滤孔,再将过滤网从过滤盖内取出,即完成对过滤网的拆卸;反之,先将过滤网安装在过滤盖上,再将过滤盖旋紧在过滤孔内,即完成过滤网的安装。因此,相对于原有螺栓的固定方式,通过将过滤网安装在过滤盖内,能够便于过滤网的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施例中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隐藏了过滤板)。

附图标记说明:1、机头;2、机身;3、滑道;4、过滤板;5、过滤孔;6、过滤盖;7、过滤网;8、工具槽;9、环形凸缘;10、环形搭沿;11、凸起;12、卡槽;13、缺口槽;14、环形挡沿;15、液压气缸;16、固定板;17、导杆;18、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挤出机,如图1和2所示,包括机头1和机身2,机身2内设有挤出筒(图中未显示),机头1的侧面开设有呈矩形的滑道3,滑道3内滑移连接有并排设置的两个过滤板4,两个过滤板4上均并排设置有两个呈圆形过滤孔5,挤出筒内设置有两个对应每个过滤板4上的过滤孔5的出口。

如图2和3所示,过滤孔5内螺纹连接有过滤盖6,过滤盖6内设置有过滤网7,过滤盖6的边缘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转动过滤盖6的工具槽8。其中,工具槽8可为弧形槽或一字槽,而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弧形槽,且弧形槽弯曲的方向与过滤盖6的转动方向相同,以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工具推动过滤盖6转动。

具体地,如图2和3所示,过滤盖6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凸缘9,环形凸缘9与过滤盖6内壁形成环形搭沿10,且过滤网7的边缘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凸起11,环形搭沿10的上端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供凸起11卡接的卡槽12。因此,通过凸起11和卡槽12的配合能够使过滤网7更加稳定地固定在过滤盖6上。

如图2所示,过滤网7的边缘上设置有缺口槽13,通过缺口槽13能够便于工作人员使用镊子等工具将过滤网7取出,以提高过滤网7的拆卸效率。

如图2所示,过滤孔5靠近出口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挡沿14,且在过滤盖6螺纹连接于过滤孔5内时,过滤盖6的边缘抵接在环形挡沿14上。因此,当过滤盖6转动至与环形挡沿14相抵接时,便停止转动,即通过环形挡沿14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过滤盖6旋转过头。

值得一提的是,相邻过滤孔5之间的间距为2cm,即在从一个过滤孔5切换到另一个过滤孔5的过程中,不需要对挤出机进行停机处理,且机头1内的熔融树脂的压力不会产生突变,进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机头1内熔融树脂的瞬间冲击力过大而对过滤孔5造成磨损。

如图2和4所示,机头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推动过滤板4滑移于滑道3内的液压气缸15,液压气缸15的活塞杆与最外侧的过滤板4固定连接,且液压气缸15的活塞杆外侧固定有固定板16,当过滤板4完全进入滑道3内时,固定板16贴合在机头1的侧面,即能够完全遮挡住滑道3的开口,以避免在工作时机头1内的熔融树脂流出。

另外,固定板16上位于过滤板4上下两侧固定有相互平行的导杆17,机头1上位于滑道3上下两侧设置供导杆17滑移插接的滑孔18。通过两个导杆17能够对过滤板4进行限位,而通过滑孔18和导杆17的配合,使得过滤板4能够在液压气缸15的作用下沿滑道3方向稳定的移动。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过滤网7进行清洗或更换时,通过工具插入弧形槽内,以转动过滤盖6,并直至过滤盖6脱离过滤孔5;此时,再通过镊子等工具将过滤网7从过滤盖6内取出,即完成对过滤网7的拆卸。综上,相对于原有螺栓的固定方式,通过将过滤网7安装在过滤盖6上,能够便于过滤网7的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