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拉伸由合成材料制成的膜的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造由合成材料制成的膜例如由聚丙烯、聚酯制成或由任何其它热塑性材料组成的膜期间,膜在其形成后相继经过纵向拉伸步骤和横向拉伸步骤。
一种拉伸系统,构造成沿横向方向拉伸由合成材料制成的膜,以公知方式包括:炉,该炉允许在沿横向方向拉伸膜期间设定膜的温度;以及设置在膜的两侧的两个拉伸装置。更具体地,每个拉伸装置包括:
-引导轨道,其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炉中,并且包括指向膜的第一引导表面和与第一引导表面相反的第二引导表面,
-多个夹具,每个夹具旨在抓住膜的同一纵向边缘,这些夹具构造成由相应的引导轨道以平移方式引导,
-沿着相应的引导轨道延伸的保持轨道,该保持轨道包括指向相应的引导轨道的支承表面和与支承表面相反的保持表面,
-多个保持元件,其构造成由保持轨道以平移方式引导,以及
-环链,其包括一系列相对于彼此以铰接方式安装的链节和以铰接方式连接链节的第一和第二关节元件,每个夹具以铰接方式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关节元件上,并且每个保持元件以铰接方式安装在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上,环链构造成沿着相应的引导轨道驱动相应的夹具,并且沿着相应的保持轨道驱动相应的保持元件,环链还在夹具设置成靠近彼此的第一状态与夹具远离彼此的第二状态之间可变形。
这种拉伸系统适于高生产率,即使当该拉伸系统构造成同时确保膜沿横向方向的拉伸和膜沿纵向方向的拉伸时也如此。
然而,为了通过这种拉伸系统获得高的纵向拉伸比,有必要为拉伸系统的环链配备具有大长度的链节。然而,当每个环链处于第二状态并且夹具远离彼此时,拉伸系统的这种构造在膜的两个相邻抓持区域之间引起非常大的距离。例如,对于每个具有50mm宽度并且纵向拉伸比为8的夹具,膜的两个相邻抓持区域之间的距离为400mm。因此,夹具之间的这种距离导致膜的厚度在膜的纵向边缘的水平处不均匀,这需要随后在其纵向边缘的水平处切割膜,并且因此产生相当大的产品损失。
此外,使用具有大长度的链节需要大的力来将每个环链从第一状态转移到第二状态,这要求环链的驱动装置(例如传动滑轮或马达)尺寸过大,并且因此增加了拉伸系统的体积和拉伸系统的制造成本。
此外,施加在每个环链上以确保它们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的大的力导致每个夹具在与所述夹具相关联的链节突然膨胀期间抵靠相应的引导轨道的噼啪声,这在前述拉伸系统的操作期间产生大声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全部或一部分这些缺点。
特别地,本发明的本源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拉伸装置,该拉伸装置不需要在拉伸步骤之后在其纵向边缘的水平处对所生产的膜进行任何切割,同时限制拉伸装置在其操作期间产生的噪音和拉伸装置的体积。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拉伸由合成材料制成的膜的拉伸装置,其包括:
-引导轨道,其包括旨在指向所述膜的第一引导表面和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相反的第二引导表面,
-多个第一夹具和多个第二夹具,每个夹具旨在抓住所述膜的同一纵向边缘,第一和第二夹具沿着所述引导轨道交替设置,并且构造成由所述引导轨道引导,以及
-第一环链,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夹具并构造成沿着所述引导轨道驱动所述第一夹具,
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二夹具并构造成沿着所述引导轨道驱动所述第二夹具的第二环链,并且第一和第二环链能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变形,在所述第一状态中第一和第二夹具设置成靠近彼此,在所述第二状态中第一和第二夹具远离彼此。
当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二状态并且第一和第二夹具远离彼此时,拉伸装置的这种构造,更具体地第一和第二环链的这种构造,允许基本上限制膜的两个相邻抓持区域之间的距离,并且因此确保膜在其纵向边缘水平处的均匀厚度。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拉伸装置不需要膜在其纵向边缘的水平处的任何后续切割。
此外,第一和第二夹具沿着引导轨道交替设置并构造成分别由第一和第二环链沿着引导轨道驱动的事实允许当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保持每对相邻第一夹具之间的间隙和每对相邻第二夹具之间的间隙,并且因此当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确保第一和第二环链的每对相邻链节的预定打开角度。
这些配置允许相当大地限制将施加在第一和第二环链上的力,以将它们从第一状态变形到第二状态,这大大降低了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拉伸装置的拉伸系统的制造成本,并且还降低了在根据本发明的拉伸装置的操作期间产生的噪音。
拉伸装置可以进一步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单独考虑或组合考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环链彼此不同,使得第一夹具不机械连接(即机械链接)到第二环链,并且使得第二夹具不机械链接到第一环链。换句话说,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分离,也就是说它们不机械连接(即机械链接)到第二夹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环链和第二环链彼此嵌套,即叠覆在彼此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环链包括沿着所述第一环链交替设置并相对于彼此以铰接方式安装的第一主链节和第二主链节,以及沿着所述第一环链交替设置并且供第一和第二主链节绕其以铰接方式安装的第一关节元件和第二关节元件,每个第一夹具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关节元件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环链包括沿着所述第二环链交替设置并且相对于彼此以铰接方式安装的第一副链节和第二副链节,以及沿着所述第二环链交替设置并且供第一和第二副链节绕其以铰接方式安装的第一关节构件和第二关节构件,每个第二夹具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关节构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环链的第一和第二主链节以及第二环链的第一和第二副链节彼此嵌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环链的第一和第二主链节不机械联接(也就是说机械连接)到第二环链的第一和第二副链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关节元件基本上竖直地延伸,并且第一和第二关节构件基本上竖直地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夹具包括构造成在引导轨道的上表面上滚动的第一运行辊,并且每个第二夹具包括构造成在引导轨道的上表面上滚动的第二运行辊。有利地,每个第一夹具的第一主运行辊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每个第二夹具的第二运行辊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夹具基本上与第二夹具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一夹具不同于第二夹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关节构件基本上与第一关节元件相同,第二关节构件基本上与第二关节元件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关节构件不同于第一关节元件,并且第二关节构件不同于第二关节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夹具包括构造成与引导轨道的第一引导表面配合的主引导辊,并且每个第二夹具包括构造成与引导轨道的第一引导表面配合的副引导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主引导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且每个副引导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夹具的主引导辊和第二夹具的副引导辊基本上在同一延伸平面内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夹具定位成与相应的第二关节构件相反,并且每个第二夹具定位成与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相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关节元件承载至少一个构造成与引导轨道的第二引导表面配合的第一支承辊,并且每个第一关节构件承载至少一个构造成与引导轨道的第二引导表面配合的第二支承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一支承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且至少一个第二支承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关节元件承载竖直移动并且构造成与引导轨道的第二引导表面配合的第一上支承辊和第一下支承辊,并且每个第一关节构件承载竖直移动并且构造成与引导轨道的第二引导表面配合的第二上支承辊和第二下支承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主引导辊、副引导辊、第一上支承辊和第二上支承辊基本上在同一延伸平面内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拉伸装置进一步包括:
-沿着引导轨道延伸的保持轨道,该保持轨道包括指向引导轨道的支承表面和与支承表面相反的保持表面,以及
-沿着保持轨道交替设置并构造成由保持轨道引导的多个第一保持元件和多个第二保持元件,每个第一保持元件安装在第一环链的相应第二关节元件上并构造成由第一环链沿着保持轨道驱动,每个第二保持元件安装在第二环链的相应第二关节构件上并且构造成由第二环链沿着保持轨道驱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保持元件基本上与第二保持元件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夹具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二状态时抵靠相应的第二保持元件,并且每个第二夹具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二状态时抵靠相应的第一保持元件。当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二状态时,并且特别是在第一和第二夹具释放膜之后(例如当它们到达传动滑轮时),这些配置允许稳定第一和第二夹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平坦止挡表面,其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二状态时抵靠设置在相应的第二保持元件上的第二平坦止挡表面,并且每个第二夹具包括平坦主止挡表面,其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二状态时抵靠设置在相应的第一保持元件上的平坦副止挡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保持元件包括构造成与保持轨道的保持表面配合的主保持辊,并且每个第二保持元件包括构造成与保持轨道的保持表面配合的副保持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保持元件的主保持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且每个第二保持元件的副保持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主保持辊配置成由引导轨道保持,以便在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上施加保持力,并且每个副保持辊配置成由引导轨道保持,以便在相应的第二关节构件上施加保持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二关节元件承载至少一个构造成与保持轨道的支承表面配合的主支承辊,每个第二关节构件承载至少一个构造成与保持轨道的支承表面配合的副支承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主支承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且至少一个副支承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二关节元件承载竖直移动并且构造成与保持轨道的支承表面配合的上主支承辊和下主支承辊,并且每个第二关节构件承载竖直移动并且构造成与保持轨道的支承表面配合的上副支承辊和下副支承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主保持辊、副保持辊、上主支承辊和上副支承辊基本上在同一延伸平面内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保持轨道包括:第一轨道部分,其基本平行于引导轨道延伸并且与引导轨道间隔达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轨道部分,其基本平行于引导轨道延伸并且与引导轨道间隔达不同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该第二轨道部分定位在第一轨道部分的下游,并且其中保持轨道构造成使得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从第一轨道部分到第二轨道部分的位移导致第一和第二环链在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保持轨道包括连接第一轨道部分和第二轨道部分的过渡部分。有利地,过渡部分形成倾斜的坡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并且保持轨道构造成使得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从第一轨道部分到第二轨道部分的位移导致第一和第二环链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变形,从而实现膜的纵向拉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并且保持轨道构造成使得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从第一轨道部分到第二轨道部分的位移导致第一和第二环链从第二状态到第一状态的变形,从而实现膜的纵向松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属于第一环链的第一和第二关节元件与属于第二环链的第一和第二关节构件是不同的并且在机械上是分离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关节元件定位成与相应的第二关节构件相反,并且与相应的第二关节构件间隔达基于第一和第二环链所占据的状态而变化的间隔距离,并且每个第二关节元件定位成与相应的第一关节构件相反,并且与相应的第一关节构件间隔达基于第一和第二环链所占据的状态而变化的间隔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间隔距离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等于第一分隔值,并且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二状态时还等于第二分隔值,第二分隔值小于第一分隔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间隔距离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等于第一间隔值,并且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二状态时还等于第二间隔值,第二间隔值小于第一间隔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过渡部分构造成减小施加在每个第二关节元件和每个第二关节构件上的保持力,以便在第二状态下使第一和第二环链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过渡部分构造成增加施加在每个第二关节元件和每个第二关节构件上的保持力,以便在第一状态下使第一和第二环链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保持元件包括构造成在保持轨道的上表面上滚动的主运行辊,并且每个第二保持元件包括构造成在保持轨道的上表面上滚动的副运行辊。有利地,每个第一保持元件的主运行辊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每个第二保持元件的副运行辊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拉伸装置进一步包括沿着保持轨道交替设置并构造成由保持轨道引导的多个附加第一保持元件和多个附加第二保持元件,每个附加第一保持元件安装在第一环链的相应第二关节元件上,并相对于安装在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上的第一保持元件竖直移动,每个附加第二保持元件安装在环链的相应第二关节构件上,并且相对于安装在相应的第二关节构件上的第二保持元件竖直移动,每个附加第一保持元件和每个附加第二保持元件构造成分别由第一环链和第二环链沿着保持轨道驱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附加第一保持元件基本上与附加第二保持元件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附加第一保持元件包括构造成与保持轨道的保持表面配合的附加主保持辊,并且每个附加第二保持元件包括构造成与保持轨道的保持表面配合的附加副保持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附加第一保持元件的附加主保持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且每个附加第二保持元件的附加副保持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附加第一保持元件包括构造成在保持轨道的下表面上滚动的附加主运行辊,并且每个附加第二保持元件包括构造成在保持轨道的下表面上滚动的附加副运行辊。有利地,每个附加第一保持元件的附加主运行辊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且每个附加第二保持元件的附加副运行辊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附加主保持辊、附加副保持辊、下主支承辊和下副支承辊基本上在同一延伸平面内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拉伸装置进一步包括沿着引导轨道交替设置并构造成由引导轨道引导的多个第一引导元件和多个第二引导元件,每个第一引导元件安装在第一环链的相应第一关节元件上,并相对于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关节元件上的第一夹具竖直移动,每个第二引导元件安装在第二环链的相应第一关节构件上,并相对于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关节构件上的第二夹具竖直移动,每个第一引导元件和每个第二引导元件构造成分别由第一环链和第二环链沿着引导轨道驱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引导元件基本上与第二引导元件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引导元件包括构造成与引导轨道的第一引导表面配合的附加主引导辊,并且每个第二引导元件包括构造成与引导轨道的第一引导表面配合的附加副引导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引导元件的附加主引导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且每个第二引导元件的附加副引导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引导元件包括构造成在引导轨道的下表面上滚动的附加第一运行辊,并且每个第二引导元件包括构造成在引导轨道的下表面上滚动的附加第二运行辊。有利地,每个第一引导元件的附加第一运行辊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且每个第二引导元件的附加第二运行辊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附加主引导辊、附加副引导辊、第一下支承辊和第二下支承辊基本上在同一延伸平面内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引导元件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二状态时抵靠相应的附加第二保持元件,并且每个第二引导元件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二状态时抵靠相应的附加第一保持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环链构造成使得第一和第二夹具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抵靠彼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环链构造成使得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抵靠彼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环链构造成使得附加的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抵靠彼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环链构造成使得第一和第二引导元件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抵靠彼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夹具本体和两个第一横向支撑垫,这两个第一横向支撑垫设置在相应的第一夹具本体的两侧并且沿着引导轨道移动,并且每个第二夹具包括第二夹具本体和两个第二横向支撑垫,这两个第二横向支撑垫设置在相应的第二夹具本体的两侧并且沿着引导轨道移动,第一和第二环链构造成使得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第一横向支撑垫抵靠相邻的第二夹具的第二横向支撑垫。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横向支撑垫包括第一平坦支承表面,其构造成与在相应的第二横向支撑垫上的第二平坦支承表面配合。有利地,第一和第二平坦支承表面基本垂直于引导轨道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保持元件包括第一支撑本体和两个附加第一横向支撑垫,这两个附加第一横向支撑垫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支撑本体的两侧并且沿着保持轨道移动,并且每个第二保持元件包括第二支撑本体和两个附加第二横向支撑垫,这两个附加第二横向支撑垫设置在相应的第二支撑本体的两侧并且沿着保持轨道移动,第一和第二环链构造成使得在第一和第二环链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附加的第一横向支撑垫抵靠相邻的第二保持元件的附加第二横向支撑垫。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夹具基本上沿着引导轨道对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基本上沿着引导轨道对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至少沿横向方向拉伸由合成材料制成的膜的拉伸系统,其包括设置在膜的两侧的根据本发明的两个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中的一个的第一和第二夹具配置成抓住膜的第一纵向边缘,并且所述拉伸装置中的另一个的第一和第二夹具配置成抓住膜的第二纵向边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拉伸系统构造成至少沿纵向方向(例如沿横向方向和沿纵向方向)拉伸由合成材料制成的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拉伸系统还构造成实现由合成材料制成的膜的纵向松弛,例如在膜拉伸之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拉伸系统包括炉,并且两个拉伸装置的引导轨道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炉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拉伸装置的引导轨道在拉伸系统的第一区域中发散远离彼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拉伸装置的引导轨道在拉伸系统的位于拉伸系统的第一区域下游的第二区域中基本上彼此平行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保持轨道的第二轨道部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拉伸系统的第一区域中。这些配置允许在膜的横向拉伸的同时确保膜的纵向拉伸或纵向松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保持轨道的过渡部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拉伸系统的第二区域中。这些配置允许在膜的横向拉伸之后确保膜的纵向拉伸或纵向松弛。
附图说明
总之,通过使用以下参考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的代表该拉伸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性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图1是用于生产由合成材料制成的膜的设备的概图。
图2是属于图1的生产设备的拉伸装置的局部透视图,示出了拉伸装置的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一和第二环链。
图3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局部透视图,示出了拉伸装置的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一和第二环链。
图4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局部顶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一和第二环链。
图7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局部顶视图,示出了处于中间状态的第一和第二环链。
图8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局部顶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一和第二环链。
图9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局部透视图,更具体地示出了拉伸装置的传动滑轮。
图10是图2的拉伸装置的局部顶视图。
图11是属于图2的拉伸装置的引导轨道和保持轨道的局部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生产由合成材料制成的膜3的生产设备2,该膜具有两个基本平行的纵向边缘4。
生产设备2依次包括:
-用于供给合成材料6的系统5,
-挤出器7,其被供给系统5供给合成材料,并且包括挤出模具8,
-铸造滚筒9,其设置在挤出模具8下方,并且在其上通过浇注处于熔融状态的合成材料6而形成膜3,
-纵向拉伸系统11,其用于沿纵向方向拉伸膜3,该纵向拉伸系统11包括例如具有速度差的辊子12以传送和拉伸膜3,以及
-用于至少沿横向方向拉伸膜3的拉伸系统13。
拉伸系统13包括允许在沿横向方向拉伸膜期间设定膜3的温度的炉(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在膜3的两侧的两个拉伸装置14。
更具体地,如图2至10所示,每个拉伸装置14包括:
-引导轨道15,其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炉中,并且包括指向膜3的第一引导表面15.1和与第一引导表面15.1相反的第二引导表面15.2,
-多个第一夹具16和多个第二夹具17,每个夹具旨在抓住膜3的相应的纵向边缘4,第一和第二夹具16、17沿着相应的引导轨道15交替设置,并构造成由相应的引导轨道15以平移方式引导,
-沿着相应引导轨道15延伸的保持引导件18,该保持轨道18包括指向相应引导轨道15的支承表面18.1和与支承表面18.1相反的保持表面18.2,
-多个第一保持元件19和多个第二保持元件21,其沿着保持轨道18交替设置,并且构造成被保持轨道18以平移方式引导,
-第一环链22,其构造成沿着相应的引导轨道15驱动第一夹具16,并且沿着相应的保持轨道18驱动相应的第一保持元件19,
-第二环链23,其构造成沿着相应的引导轨道15驱动第二夹具17,并且沿着相应的保持轨道18驱动相应的第二引导元件21。
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彼此嵌套,并且在第一和第二夹具16、17彼此靠近设置(例如彼此抵靠)的第一状态(参见图2和6)与第一和第二夹具16、17远离彼此的第二状态(参见图3和8)之间可变形。
如图1所反映的,两个拉伸装置14的引导轨道15在拉伸系统13的位于炉中的第一区域a1中远离彼此发散分开,并且拉伸系统13的位于拉伸系统13的第一区域a1下游的第二区域a2中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该第二区域可以定位在炉内或炉外。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每个引导轨道15具有大致矩形截面,并且每个保持轨道18也具有大致矩形截面。
特别如图5至8所示,每个第一环链22包括沿着第一环链22交替设置并相对于彼此以铰接方式安装的第一主链节25和第二主链节26,以及沿着第一环链22交替设置并且供第一和第二主链节25、26绕其以铰接方式安装的第一关节元件27和第二关节元件28。第一和第二关节元件27、28基本上竖直地延伸。
每个第一夹具16包括以铰接方式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关节元件27上的第一夹具本体29,以及以枢转方式安装在第一夹具本体29上并构造成抓住膜3的抓持指状件31。每个第一夹具16进一步包括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与引导轨道15的第一引导表面15.1配合的主引导辊32和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在引导轨道15的上表面15.3上滚动的第一运行辊33。
每个第一保持元件19包括以铰接方式安装在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28上的第一支撑本体34,以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与保持轨道18的保持表面18.2配合的主保持辊35。每个主保持辊35配置成由引导轨道18保持,以便在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28上施加保持力。每个第一保持元件19进一步包括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在保持轨道18的上表面18.3上滚动的主运行辊36。
特别如图5至8所示,每个第二环链23包括沿着第二环链23交替设置并相对于彼此以铰接方式安装的第一副链节37和第二副链节38,以及沿着第二环链23交替设置并且供第一和第二副链节37、38绕其以铰接方式安装的第一关节构件39和第二关节构件41。有利地,第一和第二关节构件39、41基本上竖直地延伸,并且第一环链22的第一和第二主链节25、26以及第二环链23的第一和第二副链节37、38彼此嵌套。
每个第二夹具17包括以铰接方式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关节构件39上的第二夹具本体42,以及以枢转方式安装在第二夹具本体42上并构造成抓住膜3的抓持指状件43。每个第二夹具17进一步包括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与引导轨道15的第一引导表面15.1配合的副引导辊44和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在引导轨道15的上表面15.3上滚动的第二运行辊45。
每个第二保持元件21包括以铰接方式安装在相应的第二关节构件41上的第二支撑本体46,以及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与保持轨道18的保持表面18.2配合的副保持辊47。每个副保持辊47配置成由引导轨道18保持,以便在相应的第二关节构件41上施加保持力。每个第二保持元件21进一步包括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在保持轨道18的上表面18.3上滚动的副运行辊48。
有利地,每个第一夹具16定位成与相应的第二关节构件41相反,并且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处于第二状态时抵靠相应的第二保持元件21,而每个第二夹具17定位成与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28相反,并且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处于第二状态时抵靠相应的第一保持元件19。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每个第一夹具16的第一夹具本体29包括第一平坦止挡表面s11,其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环带22、23处于第二状态时抵靠设置在相应的第二保持元件21的第二支撑本体46上的第二平坦止挡表面s12,并且每个夹具17的第二夹具本体42包括平坦主止挡表面s21,其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处于第二状态时抵靠设置在相应的第一保持元件19的第一支撑本体34上的平坦副止挡表面s22。第一平坦止挡表面s11、第二平坦止挡表面s12、平坦主止挡表面s21和平坦副止挡表面s22基本平行于相应的引导轨道15延伸。
有利地,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也构造成使得在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19、21抵靠彼此。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每个第一关节元件27承载竖直移动的并且构造成与引导轨道15的第二引导表面15.2配合的第一上支承辊49和第一下支承辊51。有利地,第一上和下支承辊49、51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每个第二关节元件28还承载竖直移动的并构造成与保持轨道18的支承表面18.1配合的上主支承辊52和下主支承辊53。有利地,上和下主支承辊52、53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每个第一关节构件39还承载竖直移动的并构造成与引导轨道15的第二引导表面15.2配合的第二上支承辊54和第二下支承辊55。有利地,上和下第二支承辊54、55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每个第二关节构件41还承载竖直移动的并构造成与保持轨道18的支承表面18.1配合的上副支承辊56和下副支承辊57。有利地,上和下副支承辊56、57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
每个拉伸装置14进一步包括多个附加第一保持元件58和多个附加第二保持元件59,它们沿着保持轨道18交替设置并构造成由保持轨道18引导。每个附加第一保持元件58和每个附加第二保持元件59构造成分别由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沿着保持轨道18驱动。
每个附加第一保持元件58安装在第一环链22的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28上,并且相对于安装在相应的第二关节元件28上的第一保持元件19竖直移动。有利地,每个附加第一保持元件58包括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与保持轨道18的保持表面18.2配合的附加主保持辊61,并且还包括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在保持轨道18的下表面18.4上滚动的附加主运行辊62。
每个附加第二保持元件59安装在相应的第二环链23的相应的第二关节构件41上,并且相对于安装在相应的第二关节构件41上的第二保持元件21竖直移动。有利地,每个附加的第二保持构件59包括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与保持轨道18的保持表面18.2配合的附加副保持辊63,还包括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在保持轨道18的下表面18.4上滚动的附加副运行辊64。
每个拉伸装置14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引导元件65和多个第二引导元件66,它们沿着引导轨道15交替设置并构造成由引导轨道15引导。每个第一引导元件65和每个第二引导元件66构造成分别由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沿着相应的引导轨道15驱动。
每个第一引导元件65安装在相应的第一环链22的相应的第一关节元件27上,并且相对于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关节元件27上的第一夹具16竖直移动。有利地,每个第一引导元件65包括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与相应引导轨道15的第一引导表面15.1配合的附加主引导辊67,还包括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在相应引导轨道15的下表面15.4上滚动的附加第一运行辊68。
每个第二引导元件66安装在相应的第二环链22的相应的第一关节构件39上,并相对于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关节构件39上的第二夹具17竖直移动。有利地,每个第二引导元件66包括具有基本上竖直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与相应引导轨道15的第一引导表面15.1配合的附加副引导辊69,还包括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旋转轴线并构造成在相应引导轨道15的下表面15.4上滚动的附加第二运行辊71。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主引导辊32、副引导辊44、主保持辊35、副保持辊47、第一上支承辊49、第二上支承辊54、上主支承辊52和上副支承辊56基本上在同一延伸平面内延伸。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附加主引导辊67、附加副引导辊69、第一下支承辊51、第二下支承辊55、附加主保持辊61、附加副保持辊63、下主支承辊53和下副支承辊57基本上在同一延伸平面内延伸。
根据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每个第一引导元件65构造成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处于第二状态时抵靠相应的附加第二保持元件59,并且每个第二引导元件66构造成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处于第二状态时抵靠相应的附加第一保持元件58。
有利地,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构造成使得在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处于第一状态时,相应的附加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58、59抵靠彼此,并且使得在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和第二引导元件65、66抵靠彼此。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每个第一夹具16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一横向支撑垫72,其设置在相应的第一夹具本体29的两侧并且沿着引导轨道15移动,并且每个第二夹具17包括两个第二横向支撑垫73,其设置在相应的第二夹具本体42的两侧并且沿着引导轨道15移动。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构造成使得在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第一横向支撑垫72抵靠相邻的第二夹具17的第二横向支撑垫73。
有利地,每个第一保持元件19包括两个附加第一横向支撑垫74,其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支撑本体34的两侧并且沿着相应的保持轨道18移动,并且每个第二保持元件21包括两个附加第二横向支撑垫75,其设置在相应的第二支撑本体46的两侧并且沿着相应的保持轨道18移动。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构造成使得在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附加的第一横向支撑垫74抵靠相邻的第二保持元件21的附加第二横向支撑垫75。
类似地,第一和第二引导元件65、66以及附加的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58、59可以设置有支撑垫。
如图11所示,每个保持轨道18包括基本平行于相应的引导轨道15延伸并且与相应的引导轨道15间隔达第一距离d1的第一轨道部分181,以及定位在第一轨道部分181的下游并且基本平行于相应的引导轨道15延伸的第二轨道部分182,该第二轨道部分182与相应的引导轨道15间隔达不同于第一距离d1的第二距离d2。每个保持轨道18进一步包括连接相应的第一和第二轨道部分181、182的过渡部分183。有利地,每个过渡部分183形成倾斜的坡面。
更具体地,每个保持轨道18构造成使得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19、21从第一轨道部分181到第二轨道部分182的位移导致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在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变形。
有利地,每个保持轨道18的过渡部分183定位在拉伸系统13的第一区域a1中。这些配置允许确保第一和第二环链在拉伸系统13的第一区域a1中的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变形,并且因此确保膜3的纵向拉伸或纵向松弛与膜的横向拉伸同时进行。
现在将描述拉伸系统13的操作,同时考虑分隔每个第二轨道部分182与相应引导轨道15的第二距离d2小于分隔每个第一轨道部分181与相应引导轨道15的第一距离d1。
当膜3进入拉伸系统13时,膜3的纵向边缘4分别被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和第二夹具16、17抓住。由第一环链22、23驱动的第一和第二夹具16、17沿着引导轨道15传送膜3。在拉伸系统13的第一区域a1中,已经达到适当拉伸温度的膜3通过引导轨道15的发散而沿横向方向被拉伸,并且因此通过拉伸装置14中的一个的第一和第二夹具16、17与拉伸装置14中的另一个的第一和第二夹具16、17之间的间隔的连续增加而被拉伸。
当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19、21到达相应保持轨道18的过渡部分183和第二轨道部分182时,由每个第二关节元件28承载的上和下主支承辊52、53以及由每个第二关节构件41承载的上和下副支承辊56、57被相应的保持轨道18的过渡部分183和第二轨道部分182朝向相应的引导轨道15推压,这导致第二关节元件28和第二关节构件41朝向相应的引导轨道15位移。第二关节元件28和第二关节构件41的这种位移导致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中的每一个的节距增加,并且导致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和第二夹具16、17远离彼此。因此,这些配置允许确保膜3的纵向拉伸与其横向拉伸同时进行。
现在将描述拉伸系统13的操作,同时考虑分隔每个第二轨道部分182与相应引导轨道15的第二距离d2大于分隔每个第一轨道部分181与相应引导轨道15的第一距离d1。
当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19、21到达相应保持轨道18的过渡部分183和第二轨道部分182时,由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19、21承载的主和副保持辊35、47被相应的保持轨道18的过渡部分183和第二轨道部分182推压远离相应的引导轨道15,这导致第二关节元件28和第二关节构件41位移远离相应的引导轨道15。第二关节元件28和第二关节构件41的这种位移导致第一和第二环链22、23中的每一个的节距减小,并且导致每个拉伸装置14的第一和第二夹具16、17靠近彼此。因此,这些配置允许确保膜3的纵向松弛与其横向拉伸同时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变型,引导轨道15可以在拉伸系统13的第二区域a2中具有这样一个部分,引导轨道15在其上朝向彼此会聚以便允许膜与其纵向松弛同时发生横向松弛。
不言而喻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文所述作为示例描述的该拉伸系统的唯一实施例,而它正好相反包括其所有变型。因此,特别地,拉伸装置可以包括:第三夹具,每个第三夹具设置在相应的第一夹具和相应的第二夹具之间;以及第三环链,其连接到第三夹具并构造成沿着引导轨道驱动第三夹具。拉伸装置还可以包括多于三种类型的夹具和多于三个的环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