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286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对循环液体加温方式的多功能加热炉。
背景技术
目前专用于供热加温的设备种类很多,如锅炉、采暖炉及烘干机等,该类设备主要采用以液体水、油或气体为热传导介质,以循环加热的方式对热传导介质进行加热后为所需热能的设备提供热源。该类设备的结构大都采用直燃式的加热方式,即燃烧室对炉体内的加热介质直接进行加温,而对其燃烧室及炉体所产生余热没有充分的利用,造成了余热和能源的严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利用余热、节约能源的多功能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多功能加热炉包括由环形水套围制构成的燃烧室和设于燃烧室上方的预热缸,所述燃烧室环壁水套的进出水口分别与循环水的出水管和回水管连通;所述燃烧室的环壁上设有热交换管,其热交换管的端口与预热缸连通。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采用双水套式结构,其燃烧室的热能不仅可对燃烧室环壁水套内的热传导介质直接进行循环加温,可使得燃烧室环壁水套内的热传导介质快速加热,同时在燃烧室的环壁水套内还加装了热交换管,其热交换管所采集的热能直接传导给设于燃烧室上方的预热缸,为预热缸加温,在加之预热缸直接设于燃烧室的上方,其燃烧室所产生的余热直接作用于预热缸,为预热缸传导热能加热。为了更进一步保证预热缸内具有相应高的温度,本加热炉还在预热缸的环壁上设有预加热水套。由此本加热炉不仅可由燃烧室直接对热传导介质采用热循环的式的加温方式,还可充分利用燃烧室的余热和循环加热介质对预热缸进行加温。其热效率和节能效果比现有的加热炉提高2-3倍。同时该加热炉整体结构设计合理,耗能低,体积小,加热速度快,是一种为食品、蜂蜜及医药等行业使用的理想加热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为食品、医药、化工及蜂蜜等液体浓缩用蒸发器提供热源的加热炉,该加热炉对热传导介质采用热循环式的加温方式为液体浓缩用蒸发器提供热源,其采用双水套对热传导介质进行直接加温和预热加温。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该加热炉的结构如图1、2所示,它由环形水套2围制构成的燃烧室1和设于燃烧室1上方的预热缸3构成一外形为圆柱状结构。上述所述热烧室1的加温热源可采用电加热方式,如本实施例所示,即通过电加热器8对燃烧室1环壁水套2内的热传导介质进行加热。加温热源还可采用可燃气体的加热方式,即将燃气燃烧头装配在燃烧室1内即可。所述燃烧室1环壁水套2的进出水口4、5分别与循环水的出水管和回水管连通,即进出水口4接蒸发器的热源入口,蒸发器的回水管与进水口5连通,其燃烧室1的环壁水套2经连接管路与蒸发器间构成一循环加热的供热通道。为了给设于燃烧室1上方的预热缸3提供热源,充分利用预热缸3对被加工物料进行加温,在所述燃烧室1的环壁上还设有热交换管6,其热交换管6的端口与预热缸3连通。同时在预热缸3的环壁上还设有预加热水套7,预加热水套7的进出水口分别与环壁水套2的进出水口4、5连通。即预加热水套7的进水口9与环壁水套2的出水口5连通,预加热水套7的出水口10与环壁水套2的进水口4连通。由此由预加热水套7和连接管路构成对预热缸3的预加热循环通路。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环形水套围制构成的燃烧室和设于燃烧室上方的预热缸,所述燃烧室环壁水套的进出水口分别与循环水的出水管和回水管连通;所述燃烧室的环壁上设有热交换管,其热交换管的端口与预热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燃烧室内配装电加热器或燃气燃烧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说预热缸的环壁上设有预加热水套,预加热水套的进出水口分别与燃烧室环壁水套的进出水口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对循环液体加温方式的多功能加热炉。该多功能加热炉包括由环形水套围制构成的燃烧室和设于燃烧室上方的预热缸,所述燃烧室环壁水套的进出水口分别与循环水的出水管和回水管连通;所述燃烧室的环壁上设有热交换管,其热交换管的端口与预热缸连通。该加热炉采用双水套式结构,不仅可对燃烧室环壁水套内的热传导介质直接进行快速循环加温,还可充分利用燃烧室的余热和循环加热介质对预热缸进行加温。其热效率和节能效果比现有的加热炉提高2-3倍。同时该加热炉整体结构设计合理,耗能低,体积小,加热速度快,是一种为食品、蜂蜜及医药等行业使用的理想加热炉。
文档编号F24H7/02GK2690799SQ20042001598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1日
发明者赵同昌 申请人:赵同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