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燃烧炉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94490阅读:来源:国知局
]而弧形部201、延长部202和平面部203的外形不同,落料台面与燃烧炉隔离壳充分接触后,燃烧炉炉体与燃烧炉隔离壳之间亦无法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固定了燃烧炉隔离壳的位置。
[0094]请参阅图5和图6,侧壁本体的顶部与燃烧炉的火头罩固定连接,平面部20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添加向炉体添加燃料的“U”形缺口 206。
[0095]侧壁本体的顶部与火头罩连接,火头罩是燃烧炉的锅架的支承面,锅架设置在较高的位置可以使加热锅具处在火焰的外焰部分,受热温度更高,加热更快。通过“U”形缺口206,不但可以实时观察到燃烧炉炉体冒出的火焰大小,还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向燃烧炉炉体的内部添加燃料,如颗粒状生物质燃料或干柴树叶等等。
[0096]“U”形缺口 206的底部靠近落料台面或与落料台面的顶壁齐平,最大程度地提供空间用于添加燃料并提供足够的视野。
[0097]弧形部201和延长部202均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弧形槽道205,第一弧形槽道205可以提高弧形部201和延长部202的强度和刚度,使弧形部201和延长部202可以具备一定的张力,在使用中不易变形。第一弧形槽道205也可以向内凹陷。
[0098]请参阅图7,延长部202与平面部203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边207。
[0099]两个延长部202各自与平面部203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了倒边207,将原本的两个尖锐连接角分散为四个角度更大的连接角,缓和了延长部202与平面部203之间的转折,避免在携带时尖锐的连接角对人造成明显地挤压。
[0100]请参阅图1、图13、图14、图15和图16,燃烧炉支撑装置400包括底盖和至少三个支撑件。
[0101]底盖与燃烧炉隔尚壳的底部相连接。
[0102]底盖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通风的第三通道,
[0103]支撑件设置在底盖下方,且与底盖转动连接,支撑件包括支腿401和支板402。
[0104]支撑件与底盖之间可转动,使用在工作前打开支撑件、翻出支撑件,在工作后聚拢支撑件进行收纳,可以减少燃烧炉的占用空间。
[0105]支撑件的转动方向应为朝向底盖的中心线的方向和远离底盖的中心线的方向。
[0106]为便于表述,以支撑件在工作状态时的位置进行描述。
[0107]本实施例中,底盖转动连接三个支撑件,三个支撑件绕第三通道的中心线旋转对称。
[0108]支腿401是支撑件的主体,支腿401为长条状。支腿401的一端为转动端,穿设有转轴408,并通过转轴408与底盖转动连接,在工作状态时离地面较远;支腿40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与支板402连接,在工作状态时离地面较近。
[0109]支撑件在收纳状态时,支腿401向靠近底盖的中心线方向翻折,支腿401的自由端靠近底盖中心线;支撑件在工作状态时,支腿401向远离底盖的中心线方向翻折,支腿401的自由端离底盖中心线的距离达到最大值。支腿401上设置有用于减轻重量的条形孔405。
[0110]支腿40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403,当限位块403的顶壁与燃烧炉的底部接触时,支撑件处在向远离燃烧炉底部的中心线方向翻折的行程终点。
[0111]限位块403用于限定支撑件在向外翻折时的行程终点。工作时,限位块403的顶壁恰好与燃烧炉的底盖接触,使得支撑件在承重状态下可以继续保持当前的位置。
[0112]限位块403仅在支撑件向外翻折时起作用,并限定支撑件往外翻折的最大位置。在将支撑件向内翻折时,限位块403不起作用。
[0113]支板402为板状,支板402垂直设置在支腿401的底部。支板402与支腿401之间可以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连接。支撑件在工作时,支板402的底面与地面接触。
[0114]支板402增大了支撑装置与底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在地面松软的区域也能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0115]支板402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404,第一通孔404可以用于穿设固定件。
[0116]固定件从上往下穿设在第一通孔404内并插入地面,使得整个支撑系统与地面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
[0117]通过固定件,支撑装置在大风环境下也能使用,可以降低燃烧炉侧翻的风险。
[0118]支撑件与底盖之间的连接通过耳板406组来实现。耳板406组的数量与支撑件的数量相同,每个耳板406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块耳板406,耳板406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转轴408的第二通孔407,转轴408贯穿支腿401且转动支承在耳板406上。
[0119]支撑件通过耳板406组与燃烧炉的底部连接,转轴408的两端转动设置在耳板406上开设的第二通孔407内,进而使支撑件能够绕转轴408转动。
[0120]耳板406组可以直接固定设置在底盖的底面,还可以通过添加底座409实现。
[0121]请参阅图16,耳板406组的两个耳板406设置在底座409的同一侧面,耳板406从底盖的上方向下伸出底盖的底部,底座409的底面抵住底盖的顶面,两个耳板406支承转轴408。
[0122]为了减少底座409与底盖之间的晃动,底座409与底盖之间还可以通过螺栓进一步固定。
[0123]请参阅图1、图8和图9,炉头组件300包括锅架307、火头罩306和连接组件308。
[0124]火头罩306设置在燃烧炉的炉体的出火口上方,火头罩306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引出燃烧炉炉体内的火焰的引火通道309。
[0125]锅架307通过连接组件308与火头罩306转动连接。
[0126]锅架307包括第一工作面301、第二工作面302,两个工作面均可以用于支撑待加热器具,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分别是锅架307上相对的两个侧壁。
[0127]锅架307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轮流成为锅架307的顶壁。即在锅架307转动过程中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时,第一工作面301或第二工作面302为锅架307的顶壁,进而与待加热锅具的锅底接触。
[0128]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的长度不一样,第一工作面301的长度相对于第二工作面302更长。
[0129]为了便于表述,将锅架307的两端分别命名为自由端和固定端。固定端是靠近连接组件308的一端,自由端为锅架307远离连接组件308的一端。
[0130]长度更长的第一工作面301作为顶壁时,第一工作面301与锅底接触。此时,第二工作面302与火头罩306接触,以保证整个锅架307在承重时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且锅架307在转动过程中的自由端在此时应该指向远离火头罩306中心的方向。
[0131]长度较第一工作面301短的第二工作面302作为顶壁时,第二工作面302与锅底接触。此时,第一工作面301与火头罩306接触,以保证整个锅架307在承重时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且锅架307在转动过程中的自由端在此时应该指向靠近火头罩306中心的方向。
[0132]上述的两种情况为炉头组件300的两种基本工作形态。
[0133]由于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在两种基本工作形态下有与火头罩306贴合的情况,因此,在第一工作面301与第二工作面302上均设置有贴合面305,贴合面305为平面。两个贴合面305的位置分别为两个工作面与火头罩306的接触区域。
[0134]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除了贴合面305外,还包括支承面304。支承面304用于直接与锅底接触。
[0135]支承面304为凹凸面,支承面304可以为锯齿状或是波浪状。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支承面304为锯齿状。
[0136]支承面304可以降低锅底与支承面304之间发生打滑的概率。
[0137]两个工作面上的支承面304均靠近锅架307的自由端;两个工作面上的贴合面305均靠近锅架307的固定端。
[0138]将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的长度进行差异化,可以衍生出第三工作面303,第三工作面303分别与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相连。
[0139]在第二工作面302为支撑托架的顶壁这一基本工作状态下,第二工作面302和第三工作面303均可以与锅底接触。当锅底的尺寸较小时,锅具的底部边缘与第三工作面303这一个坡面接触,当锅底的尺寸稍大一些时,锅底与第二工作面302接触。当锅底的半径远大于连接组件308到火头罩306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时,将锅架307向外翻折,使第二工作面302与火头罩306接触,第一工作面301作为锅架307的顶壁,由第一工作面301与待加热的锅具接触。
[0140]请参阅图9,火头罩306上设置有四个导火孔310。导火孔310不但可以减轻整体的重量,还能够使冒出的火焰均匀分布在待加热物体底部,使热量向上传播得更快。
[0141]火头罩306的外边缘与导火孔310的内边缘均设置有向下的翻边。
[0142]火头罩306向下的翻边能够提高火头罩306的整体强度,同时还方便与燃烧炉隔离壳连接;导火孔310的向下的翻边,可以减少火头罩306在高温下的变形,同时能增加锅架307的承重能力。
[0143]连接组件308用于将锅架307和火头罩306连接起来,同时使锅架307可以绕火头罩306转动。
[0144]请参阅图9,连接组件308包括转动支架和转轴,转动直接固定在火头罩306上,转动支架的包括底座和两个凸起的支板,两个支板从火头罩306的下方伸出火头罩306,底座的顶壁抵住火头罩306的底部,支板和锅架307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转轴的通孔,转轴贯穿锅架307并转动支承在支架上。
[0145]请参阅图10至图12,燃烧炉配风系统包括进气扇固定板、进气扇和分流台。
[0146]进气空腔设置在燃烧炉的隔热筒与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