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法合成纳米碳管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045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催化法合成纳米碳管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碳管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采用新的催化剂合成纳米碳管的工艺。
背景技术
自从1991年发现纳米碳管以来,比较典型的制备方法有电弧放电法,催化裂解法,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PVCD)等,其中催化裂解法具有如下优点反应温度较低,条件温和;设备简单稳定可靠,投资少,成本低;产量较大,产物收集方便。使用的原料主要为碳氢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等,目前常用的原料为乙炔、乙烯、二茂铁,但是这些原料成本高,此外还要使用价值昂贵的催化剂。本发明采用正己烷作碳源,大洋锰结核(大洋锰结核是一种在大洋底部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含锰、铁、钴等微量元素的结核状的矿物)作为催化剂,降低碳源和催化剂成本,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流量等条件,生产出成本低,而且产品质量好的纳米碳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的纳米碳管生产新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正己烷为碳源原料,大洋锰结核为催化剂,催化剂的用量为正己烷重量的0.8~1.2%。制作纳米碳管时,氢气作为载气,氩气为保护气,反应温度为1000~1200℃;反应溶液(正己烷)的引入流量为1.0~2.0mL/min;载气(氢气)的引入量为50~500mL/min,保护气(氩气)的引入量为80~120mL/min。采用催化法设备,密闭反应室为陶瓷管,反应室放置在电炉上,反应室下面安装产物收集器及尾气出口,反应室的上部是蒸发器,上面装有进气口及反应溶液(正己烷的溶液)入口,电阻炉立式放置,电炉的温度由控温仪控制。将大洋锰结核均匀平铺在陶瓷管的底部,置于管式电炉中部的耐高温陶瓷管中,然后向密封反应室内通氩气以排除空气,并开始升温,升温至750~850℃时开始通氢气并同时停止通氩气,继续升温到1000~1200℃的预定反应温度。引入反应溶液正己烷,开始制备产物,保持30~60min后停止。关闭电阻炉电源,通氩气并同时停止通氢气,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纳米碳管。
本发明采用新的工艺方法合成纳米碳管,以环己烷为碳源,以大洋锰结核为催化剂,使用催化裂解法生产出成本低,而且产品质量好的纳米碳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将0.4g大洋锰结核均匀平铺在陶瓷管的底部,置于管式电炉中部的耐高温陶瓷管中,密封反应室,向反应室内以80mL/min的流量通氩气45min,排除空气,并开始升温,升温至750℃时开始以50mL/min的流量通氢气并停止通氩气,继续升到预定的反应温度1000℃;以流量1.0mL/min引入反应溶液正己烷开始制备产物,保持50min后,切断电阻炉电源,通氩气并停止通氢气,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产物纳米碳管。
实施例2将1.2g大洋锰结核均匀平铺在陶瓷管的底部,置于管式电炉中部的耐高温陶瓷管中,密封反应室,向反应室内以120mL/min的流量通氩气60min,排除空气,并开始升温,升温至850℃时开始以500mL/min的流量通氢气并停止通氩气,继续升到预定的反应温度1200℃;以流量2.0mL/min引入反应溶液正己烷开始制备产物,保持50min后,切断电阻炉电源,通氩气并停止通氢气,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产物纳米碳管。
权利要求
1.一种催化法合成纳米碳管新工艺,包括将催化剂平铺在密封反应室内,通氩气以排除空气,同时升温至750~850℃,通氢气并同时停止通氩气,继续升温至1000~1200℃,引入反应溶液正己烷,保持30~60min后停止加热,通氩气并同时停止通氢气,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纳米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大洋锰结核,其用量为正己烷质量的0.8~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纳米碳管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采用新的催化剂合成纳米碳管的工艺。本发明采用正己烷为碳源原料,大洋锰结核为催化剂,催化剂的用量为正己烷重量的一定比例,氢气作为载气,氩气为保护气,采用催化法设备,将催化剂平铺在密封反应室内,通氩气排除空气,同时升至一定温度,开始通氢气并同时停止通氩气,继续升至反应温度,引入反应溶液正己烷,保持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通氩气并同时停止通氢气,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纳米碳管。采用本发明的新工艺合成纳米碳管,可以生产出成本低,而且产品质量好的纳米碳管。
文档编号B01J23/76GK1962430SQ200610128438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8日
发明者冯有利, 于立竟 申请人:河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