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多级湿式除尘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439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烟气多级湿式除尘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湿式除尘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S02、CO、CO2、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矿物颗粒等。锅炉及工业生产中常用除尘器将烟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尾气的效果。除尘器按照除尘方式分为干式除尘器、半干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现在工业中用的比较多的是干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内的滤袋在使用中容易堵塞,缩短寿命,同时压力损失大幅度上升,除 尘效率降低。除尘器通常与工业窑炉的排气装置连接,高温烟气容易使滤袋变形破损。湿式除尘器是使烟气与液体(多为水)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颗粒的惯性碰撞及其它作用捕集颗粒的装置。现常用的湿式除尘器为喷淋形式,利用水幕降尘。上述除尘装置仅能过滤烟气中的固体颗粒,且降尘效果不佳,对含有SO2等有害气体的烟气不能起到净化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除尘装置除尘效果差的缺陷,提供的一种烟气多级湿式除尘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烟气多级湿式除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净化室串联组成,每个净化室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每个净化室的顶部分别设有进气管、进水管及排气管,前级净化室的排气管与后级净化室的进气管连接,每个净化室内注有吸收烟气的液体溶剂,进气管管口浸入净化室内液体溶剂液面以下。另外,排气管内设有筛网及喷水嘴,喷水嘴位于筛网正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烟气中的固体颗粒与溶液密切接触,在溶液中自然沉降,达到降尘的效果,通过净化室内的溶剂与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净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及维修方便和净化效率高等优点,能够处理高温、高湿的气流,也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起到净化气体的作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烟气多级湿式除尘净化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烟气多级湿式除尘净化装置,由三个结构相同的净化室(A、B、C)串联组成。每个净化室内充入占净化室体积80%的脱硫剂(石灰质药剂配置的碱性溶液),净化室底部有排水管2,净化室室顶部上有进气管I、进水管3、排气管5,前级净化室的排气管5与后级净化室的进气管I连接。排气管内设有筛网6及喷水嘴4。进气管管口浸入净化室内液体溶剂液面以下。排气管内设有筛网6及喷水嘴4,喷水嘴位于筛网正上方。将混有SiO2颗粒及SO2有害气体的烟气从进气管I通入净化室A,保证进气管管口浸入净化室内溶剂液面以下。烟气中的固体颗粒与溶剂密切接触,沉降在其中,SO2气体在脱硫剂的作用下形成CaSO4,沉淀在净化室中。净化室A的排气管与净化室B的进气管通过法兰7相连,经过初步净化的烟气通入净化室B进行2次净化,依此再通入净化室C进行3次净化。筛网6安装于净化室A的排气管管口,减少烟气中的大颗粒固体随气流进入下一净化室。喷水嘴4安装在筛网6的正上方,可对筛网进行冲洗,防止堵塞。出水管2安装于净化室的底部,用于排出饱和的溶剂。进水管3安装于净化室顶 盖,用于补充净化用的溶剂。经连续2天监测,本装置尾气出口颗粒物浓度及SO2含量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二级标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及维修方便,净化效率高,能够处理高温、高湿的气流,也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起到净化气体的作用。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实施要点,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及等效结构变换或修饰,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烟气多级湿式除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净化室串联组成,每个净化室的底部设有排水管(2),每个净化室的顶部分别设有进气管(I)、进水管(3 )及排气管(5 ),前级净化室的排气管(5 )与后级净化室的进气管(I)连接,每个净化室内注有吸收烟气的液体溶剂,进气管管口浸入净化室内液体溶剂液面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烟气多级湿式除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管内设有筛网(6)及喷水嘴(4),喷水嘴位于筛网正上方。
专利摘要一种烟气多级湿式除尘净化装置,该装置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净化室串联组成。每个净化室内充入特定的溶剂,室底部有出水管(2),室顶盖上有进气管(1)、进水管(3)、排气管(5),排气管内设有筛网(6)及喷水嘴(4)。该装置通过烟气中的固体颗粒与溶液密切接触,在溶液中自然沉降,达到降尘的效果,通过净化室内的溶剂与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化学反应达到净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及维修方便,净化效率高,能够处理高温、高湿的气流,也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起到净化气体的作用。
文档编号B01D47/02GK202605926SQ20122020728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韩晖, 苏宪君, 宋在芝, 王克根, 马祥文, 王敏 申请人:蚌埠华洋粉体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