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木犀草素分离纯化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2982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木犀草素分离纯化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木犀草素分离纯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花生壳中木犀草素含量较高,是木犀草素的理想来源之一,开发利用花生壳中的木犀草素,可以提高花生的综合利用价值。木犀草素在人类保健和植物抗逆方面具有双重应用价值,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然后天然药物提取成分较为复杂,具有许多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的组分,因此常规的分离手段纯度偏低,回收率不高,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分子印迹与固相萃取分离技术是通过合成具有与目标分子特异性吸附作用的印迹聚合物,对被吸附分子具有高度选择性,非常适合成分复杂的分离体系。但是目前针对花生壳中所含木犀草素的分离技术研究成果鲜见,缺乏适用于木犀草素分离纯化的简便装置。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木犀草素分离纯化装置的不足、分离量少,纯度低,提供一种适用于木犀草素高效分离纯化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提供一种适用于木犀草素分离纯化的装置,包括层析柱、储液装置、接收容器、固定架、加压装置,储液装置和层析柱分别固定于固定架;储液装置上部设有开口,下部设有出口,其上部开口在使用时连接加压装置,储液装置的下部的出口连接层析柱;所述层析柱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层析柱的底部设置有出口,层析柱的出口处设置有控制开关,层析柱的出口下方设置接收容器;所述层析柱中装填有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小柱和过滤材料。所述接收容器可以为烧杯或者类似的其他容器。优选地,所述过滤材料分别设置于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小柱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设置于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小柱的上部的过滤材料为棉花或滤纸片,可以很好地避免对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小柱的冲击。所述设置于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小柱的下部的过滤材料为棉花或石英砂,用来避免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漏掉。优选地,所述设置于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小柱的上部和下部的过滤材料均为棉花,棉花的铺陈厚度均为0.2cm。所述层析柱可以采用四氟活塞层析柱。优选地,所述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装填高度为9cm,装填体积为64cm3。所述层析柱下部出口处的控制开关可以采用活塞,简单方便。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加压球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加压球体,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液装置上部设有的开口。本实用新型设置加压装置加压使柱体内的液体顺畅流出。最简单易行且保证吸附效果地,在储液球上部开口端连接加压球,通过对加压球体的挤压使得柱体内的液体梳理流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合分子印迹物的应用,科学设计一种固相萃取小柱及其关联结构,通过梯度洗脱的方式,得到大量纯度较高的木犀草素产品,从而实现在实验室内快速、便捷分离纯化木犀草素,具有产品纯度高,回收率大,易于产品富集的特点。基于本实用新型基本设计思想,还可以进行放大实验,利用四氟活塞层析柱作为柱体,增加了印迹聚合物的填装量,提高花生壳粗提取液进样量,模拟实际小型工业生产的过程。本实用新型脱离了传统必须使用固相萃取盒进行萃取、操作复杂,单次处理量小,产品量少的缺点,与固相萃取盒相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合理紧凑,利用(手持)加压球加压,增大柱内压强,使柱内液体可以顺利流出,同时起到控制流速的作用,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单次生产的产量是传统固相萃取盒装置的10倍以上。装置为开放式结构,易于更换柱体内的吸附剂,且使用过的吸附剂经过处理可以再次重复利用,具有环境友好型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SPE固相萃取小柱结构示意图。图3木犀草素标准曲线图。图4花生壳粗提取液HPLC检测结果。图5固相萃取洗脱液HPLC检测结果。图6木犀草素标样HPLC检测结果。图7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SEM扫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述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试剂为常规市购或商业途径获得的试剂,除非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方法和设备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方法和设备。1.实验试剂2.实验仪器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木犀草素分离纯化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层析柱1、储液装置2、接收容器3、固定架4、加压装置5,储液装置2和层析柱1分别固定于固定架4;储液装置2上部设有开口21,下部设有出口22,其上部开口21在使用时连接加压装置5,储液装置2的下部的出口22连接层析柱1;所述层析柱的上端设置有开口11,层析柱的底部设置有出口12,层析柱的出口处设置有控制开关13,层析柱1的出口12下方设置接收容器3。所述接收容器3可以为烧杯或者类似的其他容器。如图2所示,所述层析柱中装填有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小柱15和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材料分别设置于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小柱的上部16和下部14。所述设置于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小柱的上部16的过滤材料为棉花或滤纸片,可以很好地避免对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小柱的冲击。优选采用棉花。所述设置于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小柱的下部的过滤材料14为棉花或石英砂,用来避免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漏掉。优选棉花。所述设置于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小柱的上部和下部的过滤材料可以均采用棉花,成本较低,更换方便。棉花的铺陈厚度均为0.2cm。所述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装填高度为9cm,装填体积为64cm3。所述层析柱1可以采用四氟活塞层析柱。基于本实用新型基本设计思想,还可以进行放大实验,利用四氟活塞层析柱作为柱体,增加了印迹聚合物的填装量,提高花生壳粗提取液进样量,模拟实际小型工业生产的过程。所述层析柱下部出口处的控制开关可以采用活塞,简单方便。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压装置5包括加压球体51和连接管52,所述连接管52的一端连接加压球体51,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液装置2上部设有的开口21。本实用新型设置加压装置加压使柱体内的液体顺畅流出。最简单易行地,在储液球上部开口端21连接加压球,通过对加压球体51的挤压使得柱体内的液体梳理流出。储液球2和层析柱1分别固定于固定架4,二者在固定架4的固定位置可以通过活动夹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方法如下:S11.称取合成的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6.0000g,采用甲醇湿法装填于四氟活塞层析柱,在装填好的柱顶部平铺一小块棉花,床高约约为9cm,装填体积为64cm3。缓慢加入40mL甲醇活化吸附剂,40mL水平衡固相萃取柱,采用加压球加压法,使液体快速流出,抽干压实柱子,弃去流出液;S12.用电子天平准确称8g花生壳粉末于500mL的烧杯中,往烧杯加入160mL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用锡纸密封后放置在80℃的恒温振荡水浴器中萃取3h,抽滤得到的滤液,旋转蒸发仪蒸至膏状,用40mL50%甲醇/水溶液溶解,离心取清液得到花生壳粗提取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S13.以花生壳粗提取液作为本实施例固相萃取柱的上样液,加压球加压下,使样液进去柱体,重力下吸附20min;S14.采用50mL35%甲醇/水溶液对固相萃取柱进行淋洗,控制流速为1秒/滴,抽干。依次用50ml60%、80%、100%甲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分批收集流出液,蒸发浓缩得到木犀草素产品膏状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结果如图5所示,花生壳粗提取液中杂质基本被除去,与木犀草素标样高效液相色谱图相近。如图6所示。木犀草素的纯度由原来的粗提取液51.9%提高到94.2%,回收率达到90.6%。所述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是以木犀草素标准品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甲醇作为致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得到。包括以下步骤:S01.准确称取0.2mmol模板分子木犀草素标准品,溶解于30mL甲醇溶剂中,加入1.6mmolα-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超声振荡至完全溶解。在60℃下,水浴回旋振荡1h;S02.加入6mmol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剂和0.1g引发剂AIBN,超声脱气5min,充入氮气保护5min,密封,于60℃恒温水浴中振荡聚合24h。S03.将步骤S02所得聚合产物于布式漏斗过滤,干燥,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并加入200mLV(甲醇):V(乙酸)=8:2溶液抽提一星期,再用甲醇洗脱除去乙酸,干燥24h,得到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称量0.0300g所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于10mL离心管中,加入1mmol/L的木犀草素甲醇溶液10mL。回旋振荡吸附24h,离心,取上清液于高效液相色谱中,测量其峰面积。根据对浓度c(μg/mL)与峰面积A(mAU)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得回归方程:y=72.802x+6.3075,相关系数R2=0.9996。表1木犀草素浓度(μg/mL)与峰面积关系浓度c(μg/mL)24812峰面积A(mAU)185.23304.08592.12862.22浓度c(μg/mL)16202840峰面积A(mAU)1153.231447.932032.672943.52由图3所示的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吸附前后溶液浓度的变化量Q为42.56μmol/g。所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进行SEM图扫描,见图7所示。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