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质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586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质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质馏份油加氢处理催化剂,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属于一种用于以重质馏份油生产润滑油的加氢处理过程的镍-钨系催化剂。对于重质馏份油,常采用加氢处理的方法改善其性质,脱除其中的杂质,进行不同程度的加氢反应以达到不同的生产目的。对于重质馏份油中的润滑油组份,加氢的目的是改进粘度指数、色泽及色泽稳定性,进而得到较高品质的润滑油基础油。此过程的催化剂一般由具有加氢功能的金属活性组份、助剂及载体组成,所用载体应具有适宜的酸性,这样可提高催化剂的加氢性能,但酸性过高,催化剂的裂解活性增强,将导致润滑油产品收率下降。通常所用的载体为无定型氧化硅-氧化铝(USP3078238,3046218,GB122388,EP033583)和引入助剂氟的氧化铝(GB1429291,1429491,1493620,1546398,CN85104438),另外,也有混入少量分子筛制备催化剂载体的,如USP5139647采用含磷分子筛为载体制备催化剂,该催化剂适用于含蜡量高的原料,用以生产低倾点中间馏份和润滑油。昭57-204231介绍了一种以VIB、VIII族金属为活性组分,以偏铝酸钠-硫酸法生产的氧化铝和少量沸石为载体,并采用氟助剂的催化剂,该催化剂适用于含沥青烯的重质馏份油加氢处理过程,但其所用的氧化铝晶相纯度、杂质含量等物化性能均不如烷氧基铝水解得的高纯氧化铝,所以该催化剂的加氢处理性能受到一定限制。CN1056514A介绍了一种重质馏份加氢处理催化剂,是由镍-钨活性组份、氟助剂、高纯氧化铝与经阳离子交换后的丝光沸石或Y型沸石构成的载体组成。该催化剂适用于重质馏份油的加氢处理过程,特别适用于减压瓦斯油的加氢处理过程,处理后的加氢尾油可作为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优质原料。由于该催化剂载体中含有氢型沸石,所以其裂解活性偏高,不适于以生产润滑油为目的的加氢处理过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以生产润滑油为目的,特别是以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为目的的加氢处理催化剂。本发明催化剂由镍钨活性组份,氟助剂、以及载体组成,其中载体由超稳Y分子筛和由两种具有不同孔分布的氢氧化铝制得的γ-Al2O3组成。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催化剂具有如下组成(以催化剂重量为基准)NiO1.0~5.0%,最好是2.0~3.5%;WO312.0~35.0%,最好是15.0~30.0%;F1.0~6.0%,其余为载体,该载体由1.5~12.0重%的超稳Y分子筛和88.0~98.5重%的γ-氧化铝组成,催化剂具有如下孔结构特征(低温氮吸附BET法)85%以上的孔的直径介于40~200_之间,孔分布满足直径为100~200_孔与40~200_孔的体积比为3.0~25.0%,比表面积为100~230米2/克。所述的γ-氧化铝的前身物为按照45~85∶55~15的比例混合的A、B两种不同孔分布的氢氧化铝粉,A的孔分布满足直径为100~200_孔与40~200_孔的体积比小于2.5%,B的孔分布满足直径为100~200_孔与40~200_孔的体积比大于30.0%。所述的超稳Y晶胞常数小于24.45_,Na2O含量小于0.3重%。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如前所述的A、B两种氢氧化铝粉与超稳Y混合,挤条成型,然后干燥,在500~700℃焙烧3~5小时制得载体。将此载体用含氟溶液浸渍,100~130℃干燥,400~600℃空气中焙烧3~5小时,然后再用预定量的钨盐和镍盐配成的溶液浸渍,100~130℃干燥,400~600℃焙烧3~5小时即得催化剂。所述的含氟溶液为氟化铵或氟化氢的水溶液。钨盐选自偏钨酸铵或偏钨酸镍。镍盐选自硝酸镍或碳酸镍。以偏钨酸镍和硝酸镍为最好。本发明由于采用两种不同孔分布的氢氧化铝和超稳Y分子筛制备载体,使制得的催化剂更适于以生产润滑油为目的的加氢处理过程。例如,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使用相同原料油,本发明催化剂与用CN1056514A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在相同的产物收率下,所得产品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下面通过实例详细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例1本实例为本发明催化剂的制备,制备时所用A、B两种粉体的物化性质见表1。取266克A粉(SB,德国Condea公司生产)、117克B粉(Versal250,美国产)、17克超稳Y分子筛(长岭炼油厂生产,晶胞常数24.45_,Na2O含量0.05重%)混合,加助挤剂和脱阳离子水混捏,然后挤条成型,120℃干燥,600℃空气中焙烧4小时得催化剂载体,取此载体250克,用35.5克氟化铵(分析纯,北京化工厂)配成的175毫升水溶液浸渍2小时,120℃干燥,500℃焙烧4小时,然后将含氟载体用26.2克硝酸镍[Ni(NO3)2·6H2O](北京化工厂生产)、97.5克偏钨酸铵[(NH4)2W4O13·18H2O](四川自贡硬质合金厂生产)配成的175毫升的水溶液浸渍2小时,120℃干燥,450℃焙烧4小时得催化剂I。实例2按实例1的方法制备本发明催化剂II。取356克A粉、65克B粉、5克超稳Y分子筛(齐鲁石化公司催化剂厂生产,晶胞常数24.38_,Na2O含量0.1重%)混合,加助挤剂和水挤条成型,120℃干燥,600℃焙烧4小时,然后按实例1的方法浸渍氟和镍、钨活性组份,不同的是氟化铵、硝酸镍、偏钨酸铵的加量分别为25.4克、21.3克和81.7克。实例3本发明催化剂III的制备。取200克A粉、200克B粉、40克实例1中的超稳Y混合后,加助挤剂挤条成型,120℃干燥,600℃焙烧制得载体,然后按实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不同的是氟化铵、硝酸镍、偏钨酸铵的加量分别为19.6克、32.1克和100.7克。对比例1按CN1056514A的方法制备对比催化剂IV。按CN1056514A中的实例4制备载体、实例10制备催化剂。取384克A粉和30克氢Y分子筛(齐鲁石化公司催化剂厂生产)混合,加助挤剂和水挤条成型,120℃干燥,600℃空气中焙烧4小时,得到载体,然后取250克载体,用16.4克氟化铵与750毫升脱阳离子水配成的溶液浸渍1小时,120℃干燥,500℃焙烧4小时得含氟载体,再用26.2克硝酸镍、97.5克偏钨酸铵配成的500毫升水溶液浸渍4小时,120℃干燥、450℃焙烧4小时得催化剂。对比例2按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对比催化剂V,不同的是用384克B粉代替A粉,30克超稳Y代替氢Y,氟化铵、硝酸镍、偏钨酸的加入量分别为35.5克26.2克、97.5克。以上实例和对比例制备的催化剂组成见表2,用BET低温氮吸附法测定的催化剂物化性质见表3。实例4在本实例中用150毫升中型装置对本发明剂I和对比催化剂IV、V进行评价。评价以石蜡-中间基原油为原料,其性质列于表4。评价前,将催化剂在300℃、氢气中用2重%二硫化碳的煤油溶液处理25小时,然后控制氢分压6.3MPa、空速0.5小时-1、氢/油体积比1000∶1,在反应温度分别为360℃、370℃、380℃、390℃时进行反应,计算大于370℃产物收率,并测定产物粘度指数,然后以粘度指数为纵坐标,大于370℃产物收率为纵坐标绘制图1,由图1可知,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用本发明催化剂I制备的润滑油产品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说明本发明催化剂有较高的加氢反应活性和较好的芳烃饱和性。表1表2表3<p>表4<tablesid="table2"num="002"><tablewidth="699">原料油运动粘度,毫米2/秒100℃40℃粘度指数密度(20℃),克/厘米3凝点,℃酸值,毫克KOH/克闪点(开),℃残炭,%含硫量,ppm含氮量,ppm馏程,℃(初馏-90%)17.17276.29520.8996-160.532640.2117001169372~520</table></tables>权利要求1.一种重质馏份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1)具有如下组成(以催化剂重量为基准)NiO1.0~5.0%WO312.0~35.0%F1.0~6.0%其余为载体;(2)载体由1.5~12.0重%的超稳Y分子筛和88.0~98.5重%的γ-氧化铝组成;(3)该催化剂具有如下孔结构特征(低温氮吸附BET法)85%以上的孔的直径介于40~200_之间,孔分布满足直径为100~200_孔与40~200_孔的体积比为3.0~25.0%,比表面积为100~230米2/克。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组成(以催化剂重量为基准)NiO2.0~3.5%WO315.0~30.0%F1.0~6.0%其余为载体。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2)中所述的γ-氧化铝的前身物为按照45~85∶55~15的比例混合的A、B两种不同孔分布的氢氧化铝粉,A的孔分布满足直径为100~200_孔与40~200_孔的体积比小于2.5%,B的孔分布满足直径为100~200_孔与40~200_孔的体积比大于30.0%。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2)中所述的超稳Y分子筛晶胞常数小于24.45_,Na2O含量小于0.3重%。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载体由超稳Y分子筛和A、B两种氢氧化铝粉混合成型后,经500~700℃焙烧制成。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用于以重质馏份油生产润滑油的加氢处理过程。全文摘要一种重质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具有如下组成(以催化剂重量为基准):氧化镍1.0~5.0%,氧化钨12.0~35.0%,氟1.0~6.0%,其余为载体,载体由超稳Y分子筛和两种具有不同孔分布的氢氧化铝组成,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加氢反应活性和芳烃饱和性,适用于重质馏份油的加氢处理过程,特别适用于以生产润滑油为目的的加氢处理过程。文档编号C10G45/08GK1169457SQ96106590公开日1998年1月7日申请日期1996年6月28日优先权日1996年6月28日发明者王奎,刘广元,石亚华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