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103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详细地说,涉及能够降低油耗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如下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缸盖、安装在缸盖的上部的缸盖罩、被缸盖罩覆盖的摇臂和配置在缸盖罩内的通气室(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根据这种发动机,具有如下优点,因摇臂飞溅的油与窜漏气体一起通过通气室,油在通气室内与窜漏气体分离,从而能够抑制油向缸盖罩外流出,因此能够抑制油耗。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动机中,由于窜漏气体入口在通气室的底壁进行开口,通气室底壁平坦,因此存在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10437号公报(参照图1~图4)

《问题》油耗可能变高。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动机中,因摇臂飞溅的油易于跟随沿着通气室底壁的窜漏气体的气流,进入窜漏气体入口,从而进入通气室的油进入量变得过剩而来不及进行通气室的油分离,从而油向缸盖罩外流出,因此油耗可能变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油耗的发动机。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若将窜漏气体入口形成在通气室的底壁,将排油引导室的周壁从通气室的底壁朝向窜漏气体出口侧的摇臂与窜漏气体入口之间向下突出设置,即使因窜漏气体出口侧的摇臂飞溅的油跟随沿着通气室的底壁的窜漏气体的气流,该气流也会被排油引导室的周壁阻挡,从而进入窜漏气体入口的油进入量减少,进入通气室的油进入量合适,因此,能够抑制油向缸盖罩外流出,能够降低油耗,从而基于该研究结果提出了本发明。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技术特征如下。

如图2所示,一种发动机,具有缸盖1、安装在缸盖1的上部的缸盖罩2、被缸盖罩2覆盖的摇臂3和配置在缸盖罩2内的通气室4,该发动机的特征在于,

如图2、3所例示的,将缸盖罩2的长边方向作为前后方向,通气室4在前后方向的一端侧具有窜漏气体入口5,通气室4在前后方向的另一端侧具有窜漏气体出口6,通气室4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具有排油引导室7,

如图2、4所例示的,窜漏气体入口5形成在通气室4的底壁4a,排油引导室7的周壁7a从通气室4的底壁4a朝向窜漏气体出口6侧的摇臂3与窜漏气体入口5之间向下突出设置。

技术方案1的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

《效果》能够降低油耗。

如图2所示,即使因窜漏气体出口6侧的摇臂3飞溅的油跟随沿着通气室4的底壁4a的窜漏气体21的气流,该气流也会被排油引导室7的周壁7a阻挡,由此,进入窜漏气体入口5的油进入量减少,进入通气室4的油进入量合适,因此,能够抑制油向缸盖罩2外流出,能够降低油耗。

《效果》能够降低来自缸盖罩的发动机噪音的放出。

如图2所示,由于排油引导室7的周壁7a从通气室4的底壁4a向下突出设置,因此,通气室4的底壁4a的刚性高,底壁4a不容易振动,从而能够降低以该振动为媒介的来自缸盖罩2的发动机噪音的放出。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发动机,通气室4具有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和位于窜漏气体入口5的入口侧油分离室9,从入口侧油分离室9流出的窜漏气体21经由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导入排油引导室7。

技术方案2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效果》促进窜漏气体的油分离。

如图3所示,由于通气室4具有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和处于窜漏气体入口5的入口侧油分离室9,因此,窜漏气体21在入口侧油分离室9与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中连续地进行油分离,从而促进窜漏气体21的油分离。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发动机,通气室4具有分离油引导路23和分隔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与排油引导室7的隔壁22,分离油引导路23的始端部23a配置于入口侧油分离室9,分离油引导路23的中间部23b配置于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的始端部10a,分离油引导路23的终端部23c在隔壁22的下方穿过并到达排油引导室7。

技术方案3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效果》能够将分离油快速地引导至排油引导室。

如图3、图9A所示,分离油引导路23的始端部23a配置于入口侧油分离室9,分离油引导路23的中间部23b配置于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的始端部10a,分离油引导路23的终端部23c在隔壁22的下方穿过并到达排油引导室7,因此,能够使分离油引导路23形成得短,从而能够将分离油18快速地引导至排油引导室7。

《效果》窜漏气体不会短路。

如图3、图9A所示,由于分离油引导路23的终端部23c在隔壁22的下方穿过并到达排油引导室7,因此,在隔壁22的下方穿过的分离油引导路23的终端部23c被分离油18堵塞,窜漏气体21不会经由分离油引导路23与排油引导室7短路。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发动机,分离油引导路23由槽14构成。

技术方案4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效果》快速地引导分离油。

如图3、图8A~图8C所示,由于分离油引导路23由槽14构成,因此,在入口侧油分离室9、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的始端部10a分离的分离油18从槽14的上侧开口快速地流入槽14内,且以小的通路阻力在槽14内通过,因此,能够快速地引导分离油18。

《效果》分离油难以再次雾化。

如图3、图8A~图8C所示,在分离油引导路23由槽14构成的情况下,在分离油18通过分离油引导路23时,可能与通过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的窜漏气体21接触,但如技术方案3的效果所述,由于能够将分离油引导路23形成得短,因此,分离油18难以与窜漏气体21接触,从而难以再次雾化。另外,即使在再次雾化的情况下,利用下游的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能够再次分离。因此,分离油18难以再次雾化。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发动机,分离油引导路23由管15构成。

技术方案5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效果》分离油难以再次雾化。

如图9A、图9B所示,由于分离油引导路23由管15构成,因此,分离油引导路23的上表面被覆盖,从而导入分离油引导路23的分离油18不与通过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的窜漏气体21接触,因此,分离油18难以再次雾化。

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发动机,通气室4在排油引导室7的下部具有排油管16,排油引导室7在内周具有排油引导面7b,排油引导面7b从分离油引导路23的终端部23c朝向排油管16向下倾斜。

技术方案6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3~5中任一项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效果》分离油能够顺畅地排出。

如图10A所示,由于排油引导面7b从分离油引导路23的终端部23c朝向排油管16向下倾斜,因此,分离油18能够顺畅地排出。

其理由被推定为,在排油引导面7b的向下倾斜的表面上,利用在倾斜的表面流下的分离油18形成无缝隙的油膜,由此,后续的分离油18能够在油膜的表面顺畅地滑落。

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发动机,通气室4在排油引导室7的下部具有排油管16,排油引导室7在内周具有排油引导面7b,排油引导面7b由从分离油引导路23的终端部23c朝向排油管16下降的阶梯状的Z字形面构成。

技术方案7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3~5中任一项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效果》在发动机倾斜时,分离油在排油引导面难以逆流。

如图11A所示,由于排油引导面7b由从分离油引导路23的终端部23c朝向排油管16下降的阶梯状的Z字形面构成,因此,即使发动机向排油引导面7b侧倾斜,分离油18也会积存在由Z字形面构成的排油引导面7b的凹部内,因此在发动机倾斜时,分离油18在排油引导面7b难以逆流。

技术方案8的发明的发动机,通气室4在排油引导室7的下部具有排油管16,缸盖1具有储油部17,排油管16的管出口16a浸渍在储油部17中积存的分离油18中。

技术方案8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

《效果》窜漏气体不会经由排油管的管出口进入排油引导室。

如图10A、图10C、图12A所示,由于排油管16的管出口16a浸渍在储油部17中所积存的分离油18中,因此,排油管16的管出口16a被分离油18堵塞,从而窜漏气体21不会经由排油管16的管出口16a进入排油引导室7。

技术方案9的发明的发动机,排油引导室7具有挡板8,该挡板8阻挡因逆流而从排油管16的管入口16c涌起的分离油18。

技术方案9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8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16A、图16C)。

《效果》能够降低油耗量。

即使储油部17的分离油18在排油管16内逆流而从管入口16c向排油引导室7涌起,该分离油18也会被挡板8阻挡,从而难以向排油引导室7内扩散,因此,分离油18难以从通气室4导出,从而能够降低油耗量。

技术方案10的发明的发动机,排油引导室7具有朝向排油管16的管入口16c下降的排油引导面7b,挡板8具有从上方覆盖排油管16的管入口16c的顶板12,顶板12具有位于排油引导面7b的偏高处的偏高处周缘12a,在顶板12的偏高处周缘12a与排油引导面7b之间形成有排油间隙8a,沿着排油引导面7b流下的分离油18经由排油间隙8a排出到顶板12的下方。

技术方案10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9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16A~图16C)。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即使被顶板12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从排油间隙8a泄漏,也会被排油引导面7b阻挡而沿着排油引导面7b流下,并从排油间隙8a返回至顶板12的下方,因此,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技术方案11的发明的发动机,排油引导室7具有位于排油引导面7b的横向侧的横向侧内周面7c,挡板8具有从顶板12的偏高处周缘12a向下导出的垂直板13,垂直板13的下端缘13a沿着排油引导面7b,垂直板13具有位于排油引导室7的横向侧内周面7c侧的横向侧周缘13b,在垂直板13的横向侧周缘13b与排油引导室7的横向侧内周面7c之间设有排油间隙8a。

技术方案11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0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16A~图16C)。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被顶板12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的一部分被垂直板13阻挡,从而难以向排油引导面7b的高处侧扩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技术方案12的发明的发动机,排油引导室7具有位于排油引导面7b的横向侧的横向侧内周面7c,顶板12的周缘具有位于排油引导室7的横向侧内周面7c侧的横向侧周缘12b,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沿着排油引导室7的横向侧内周面7c。

技术方案12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0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16B、图16C)。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被顶板12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难以从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泄漏,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技术方案13的发明的发动机,排油引导室7具有位于排油引导面7b的低处侧的低处侧内周面7d,顶板12具有位于排油引导面7b的低处侧的低处侧周缘12c,顶板12的低处侧周缘12c沿着排油引导室7的低处侧内周面7d。

技术方案13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0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16A、图16B)。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被顶板12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难以从顶板12的低处侧周缘12c泄漏,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技术方案14的发明的发动机,排油引导室7具有位于排油引导面7b的横向侧的横向侧内周面7c、位于排油引导面7b的低处侧的低处侧内周面7d和位于横向侧内周面7c与低处侧内周面7d的边界的拐角内周面7e,顶板12具有位于排油引导室7的横向侧内周面7c侧的横向侧周缘12b、位于排油引导面7b的低处侧的低处侧周缘12c和设置于横向侧周缘12b与低处侧周缘12c的边界的的切缺周缘12d,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沿着排油引导室7的横向侧内周面7c,顶板12的低处侧周缘12c沿着排油引导室7的低处侧内周面7d,在顶板12的切缺周缘12d与排油引导室7的拐角内周面7e之间形成有油排出口8b,顶板12上的分离油18经由油排出口8b排出至顶板12的下方。

技术方案14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0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16A~图16C)。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被顶板12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难以从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低处侧周缘12c泄漏,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顶板12上的分离油18从油排出口8b排出至顶板12的下方,从而由在顶板12上通过的窜漏气体21难以使之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技术方案15的发明的发动机,顶板12具有油飞散抑制单元11,该油飞散抑制单元11能够抑制因逆流而从排油管16的管入口16c涌起的分离油18向排油间隙8a侧飞散。

技术方案15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0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18A~图23G)。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油飞散抑制单元11抑制被顶板12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要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向排油间隙8a侧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技术方案16的发明的发动机,顶板12的下表面12e具有与排油管16的管入口16c相对的油挡止面12f,油飞散抑制单元11具有肋11a,该肋11a从顶板12的下表面12e突出,在顶板12的油挡止面12f与排油间隙8a之间横穿。

技术方案16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5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18A~图18G、图19A~图19G)。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肋11a抑制被油挡止面12f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要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向排油间隙9、8a侧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技术方案17的发明的发动机,顶板12具有位于排油引导室7的横向侧内周面7c侧的横向侧周缘12b,肋11a具有向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延伸的直线状肋11b。

技术方案17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6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18A~图18G)。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被油挡止面12f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要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被直线状肋11b阻挡,从而偏向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侧,因此,能够抑制向排油间隙9、8a侧飞散,从而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技术方案18的发明的发动机,肋11a具有包围油挡止面12f的围墙状肋11c。

技术方案18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6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19A~图19G)。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被油挡止面12f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要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被围墙状肋11c阻挡,从而弹回油挡止面12f,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技术方案19的发明的发动机,顶板12的下表面12e具有与排油管16的管入口16c相对的油挡止面12f,油飞散抑制单元11具有在油挡止面12f向上凹入顶板12的凹部11d。

技术方案19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5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20A~图22G)。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被油挡止面12f阻挡的分离油18进入凹部11d,从而能够抑制向周围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技术方案20的发明的发动机,顶板12的周缘具有位于排油引导室7的横向侧内周面7c侧的横向侧周缘12b,油飞散抑制单元11具有从凹部11d向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延伸的槽11e。

技术方案20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9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20A~图20G、图21A~图21G)。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被油挡止面12f阻挡的分离油18的一部分从凹部11d内经由槽11e偏向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从而能够抑制向排油间隙8a侧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技术方案21的发明的发动机,凹部11d具有多个凹坑11f。

技术方案21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9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22A~图22G)。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被油挡止面12f阻挡的分离油18通过进入多个凹坑11f内,能够抑制向周围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技术方案22的发明的发动机,顶板12的下表面12e具有与排油管16的管入口16c相对的油挡止面12f,顶板12具有位于排油引导室7的横向侧内周面7c侧的横向侧周缘12b,油飞散抑制单元11具有圆弧状的顶板12,该顶板12从两横向侧周缘12b侧朝向油挡止面12f向上突出地弯曲。

技术方案22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5的发明的效果,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参照图23A~图23G)。

《效果》分离油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被油挡止面12f阻挡的分离油18沿着圆弧状的顶板12的下表面12e被引导至顶板12的两横向侧周缘12b、12b侧,从而能够抑制向排油间隙8a侧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缸盖罩与通气室的底壁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上部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3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3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3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A~8C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分离油引导路的图,图8A是基本例,图8B是第一变形例,图8C是第二变形例。

图9A、9B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分离油引导路的第三变形例的图,图9A是相当于图3的图,图9B是相当于图5的图。

图10A~10C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排油引导室的基本例的图,图10A是纵剖主视图,图10B是图10A的B方向视图,图10C是沿着图10A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1A~11D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排油引导室的变形例的图,图11A是第一变形例的纵剖主视图,图11B是第二变形例的纵剖主视图,图11C是第三变形例的纵剖主视图,图11D是图11C的D方向视图。

图12A~12F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排油管的第一~第三变形例的图,图12A是第一变形例的纵剖主视图,图12B是沿着图12A的B-B线的剖视图,图12C是第二变形例的纵剖主视图,图12D是图12C的D方向视图,图12E是相当于图12D的开阀状态的图,图12F是第三变形例的纵剖主视图。

图13A~13C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排油管的第四变形例、第五变形例的图,图13A是第四变形例的纵剖主视图,图13B是沿着图13A的B-B线的剖视图,图13C是第五变形例的纵剖主视图。

图14A~14C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网纹的图,图14A是基本例,图14B是第一变形例,图14C是第二变形例。

图15A、15B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图,图15A是缸盖罩与通气室的底壁的立体分解图,图15B是沿着图15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6A~16C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排油引导室的图,图16A是纵剖主视图,图16B是图16A的B方向视图,图16C是沿着图16A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7A~17G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挡板的基本例的图,图17A是主视图,图17B是图17A的B方向视图,图17C是图17A的C方向视图,图17D是俯视图,图17E是仰视图,图17F是沿着图17D的F-F线的剖视图,图17G是沿着图17D的G-G线的剖视图。

图18A~18G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挡板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图18A是主视图,图18B是图18A的B方向视图,图18C是图18A的C方向视图,图18D是俯视图,图18E是仰视图,图18F是沿着图18D的F-F线的剖视图,图18G是沿着图18D的G-G线的剖视图。

图19A~19G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挡板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图19A是主视图,图19B是图19A的B方向视图,图19C是图19A的C方向视图,图19D是俯视图,图19E是仰视图,图19F是沿着图19D的F-F线的剖视图,图19G是沿着图19D的G-G线的剖视图。

图20A~20G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挡板的第三变形例的图,图20A是主视图,图20B是图20A的B方向视图,图20C是图20A的C方向视图,图20D是俯视图,图20E是仰视图,图20F是沿着图20D的F-F线的剖视图,图20G是沿着图20D的G-G线的剖视图。

图21A~21G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挡板的第四变形例的图,图21A是主视图,图21B是图21A的B方向视图,图21C是图21A的C方向视图,图21D是俯视图,图21E是仰视图,图21F是沿着图21D的F-F线的剖视图,图21G是沿着图21D的G-G线的剖视图。

图22A~22G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挡板的第五变形例的图,图22A是主视图,图22B是图22A的B方向视图,图22C是图22A的C方向视图,图22D是俯视图,图22E是仰视图,图22F是沿着图22D的F-F线的剖视图,图22G是沿着图22D的G-G线的剖视图。

图23A~23G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挡板的第六变形例的图,图23A是主视图,图23B是图23A的B方向视图,图23C是图23A的C方向视图,图23D是俯视图,图23E是仰视图,图23F是沿着图23D的F-F线的剖视图,图23G是沿着图23D的G-G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14C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图,图15A~图23G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图,在各实施方式中,对立式直列双缸柴油发动机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概要结构如下。

如图2所示,在缸体(未图示)的上部安装有缸盖1,在缸盖1的上部安装有缸盖罩2。将曲轴(未图示)的架设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将其中一方作为前,另一方作为后。

在缸体(未图示)的下部安装有油底壳(未图示)。

在缸盖1内设有涡流室(未图示),从燃料喷射泵(未图示)经由燃料喷射管(未图示)与燃料喷射嘴(未图示)向该涡流室(未图示)喷射燃料。

如图7所示,在缸盖罩2内容纳有吸气以及排气的阀装置32,该阀装置32被动阀装置33驱动。动阀装置33具有动阀凸轮(未图示)、挺杆(未图示)、推杆33c和摇臂3。推杆33c容纳在图4所示的推杆室33d内。曲轴箱(未图示)内的窜漏气体21经由推杆室33d进入缸盖罩2内。

如图1所示,通气室4的底壁4a从下侧安装于缸盖罩2内,在缸盖罩2的顶壁2a开设有供油孔2b,该供油孔2b被能够自由装卸的盖2c堵塞。

通气室4的底壁4a由合成树脂制成。缸盖罩2为铝压铸制品。

如图2所示,该发动机具有缸盖1、安装在缸盖1的上部的缸盖罩2、被缸盖罩2覆盖的摇臂3和配置在缸盖罩2内的通气室4。

因此,因摇臂3飞溅的油与窜漏气体21一起通过通气室4,在通气室4内油与窜漏气体21分离,因此,能够抑制油向缸盖罩2外流出,从而能够抑制油耗。

如图2、图3所示,将缸盖罩2的长边方向作为前后方向,通气室4在前侧具有窜漏气体入口5,在后侧具有窜漏气体出口6,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具有排油引导室7。也可以在后侧配置窜漏气体入口5,在前侧配置窜漏气体出口6。

如图2、图4所示,窜漏气体入口5在通气室4的底壁4a形成开口,排油引导室7的周壁7a从通气室4的底壁4a朝向窜漏气体出口6侧的摇臂3与窜漏气体入口5之间向下突出设置。

因此,如图2所示,因窜漏气体出口6侧的摇臂3飞溅的油即使跟随沿着通气室4的底壁4a的窜漏气体21的气流,该气流也会被排油引导室7的周壁7a阻挡,从而进入窜漏气体入口5的油进入量减少,使进入通气室4的油进入量合适,因此能够抑制油向缸盖罩2外流出,从而能够降低油耗。另外,由于通气室4的底壁4a的刚性高,所以底壁4a难以振动,从而能够降低来自缸盖罩2的发动机噪音以该振动作为媒介而放出的情况。

如图2、图3所示,在窜漏气体入口5安装有簧片阀5a。打开的簧片阀5a被止动板5b阻挡。在入口侧油分离室9内,使从窜漏气体入口5进入的窜漏气体21中所含有的油雾与簧片阀5a碰撞来进行油分离,并且使油雾凝聚于室壁来进行油分离。

挡板45从通气室4的底壁4a向窜漏气体入口5侧的摇臂3与窜漏气体入口5之间向下突出设置。因此,沿着通气室4的底壁4a的窜漏气体21的气流被挡板45阻挡,从而进入窜漏气体入口5的油进入量减少。挡板45与通气室4的底壁4a一体成形。

如图2、图3所示,通气室4具有位于窜漏气体入口5的入口侧油分离室9和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从入口侧油分离室9流出的窜漏气体21经由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导入排油引导室7。

因此,窜漏气体21在入口侧油分离室9与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中连续地进行油分离,从而促进窜漏气体21的油分离。

入口侧油分离室9在前后方向上形成得长,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在横向上形成得长,入口侧油分离室9与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利用入口侧油分离室9的后部的开口9a相互连通,在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中,使从开口9a进入的窜漏气体21所含有的油雾凝聚于通路壁来进行油分离。

对入口侧油分离室9与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进行划分的第一隔壁46在横向上形成得长,该第一隔壁46与缸盖罩2一体成形,并从顶壁2a向下突出设置。

如图3所示,通气室4具有分隔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与排油引导室7的第二隔壁22和分离油引导路23,在分离油引导路23中,始端部23a配置于入口侧油分离室9,中间部23b配置于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的始端部10a,终端部23c在第二隔壁22的下方穿过并到达排油引导室7。

因此,能够使分离油引导路23形成得短,从而能够将分离油18快速地引导至排油引导室7。

另外,在第二隔壁22的下方穿过的分离油引导路23的终端部23c被分离油18堵塞,窜漏气体21不会经由分离油引导路23与排油引导室7短路。

分隔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与排油引导室7的第二隔壁22在横向上形成得长,该第二隔壁22与缸盖罩2一体成形并从顶壁2a向下突出设置。

如图3所示,分离油引导路23由槽14构成。

因此,在入口侧油分离室9、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的始端部10a被分离的分离油18从槽14的上侧开口快速地流入槽14内,且在槽14内以小的通路阻力通过,从而分离油18快速地被引导。

另外,在分离油引导路23由槽14构成的情况下,在分离油18通过分离油引导路23时,可能会与通过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的窜漏气体21接触,但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将分离油引导路23形成得短,所以分离油18难以与窜漏气体21接触,难以再次雾化。另外,即使再次雾化的情况下,在下游的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中再次分离。因此,分离油18难以再次雾化。

在图8A所示的基本例中,槽14的截面形成为半圆形。

如图8B示出的第一变形例所示,槽14的截面可以形成为楔形,是内底面向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的终端部10b侧逐渐地变浅的形状。

如图8C示出的第二变形例所示,槽14的截面可以形成为烧瓶形,下半部14a比上半部14b的宽度大,分离油18在通路截面积大的的下半部14a快速地被引导,并且分离油18与窜漏气体21在开口面积小的的上半部14b难以接触,分离油18难以被窜漏气体21再次雾化的形状。

如图9A、图9B示出的第三变形例所示,分离油引导路23也可以由管15构成。

在该情况下,分离油引导路23的上表面被覆盖,被导入分离油引导路23的分离油18不与通过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的窜漏气体21接触,从而分离油18在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中难以再次雾化。

管15也能够设置在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的终端部10b侧。在配置在该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的终端部10b侧的管15的分离油引导路23中,始端部23a配置于入口侧油分离室9,中间部23b配置于窜漏气体迂回通路10的终端部10b,终端部23c在第二隔壁22的下方穿过到达排油引导室7。

如图10A所示,通气室4在排油引导室7的下部具有排油管16,排油引导室7在内周具有排油引导面7b,排油引导面7b从分离油引导路23的终端部23c朝向排油管16向下倾斜。

因此,分离油18能够顺畅地排出。

其理由被推定为,在排油引导面7b的向下倾斜的表面上,由沿倾斜的表面流下的分离油18形成无缝隙的油膜,后续的分离油18能够在油膜的表面上顺畅地滑落。

在图10A所示的基本例中,排油引导面7b为无凹凸的平坦的倾斜面。

排油引导室7在横向上形成得长,排油引导室7的室壁和排油管16与通气室4的底壁4a一体成形,并从底壁4a向下突出设置。

如图11A示出的第一变形例所示,排油引导面7b也可以由从分离油引导路23的终端部23c朝向排油管16向下的阶梯状的Z字形的面构成。

在该情况下,即使发动机向排油引导面7b侧倾斜,分离油18也会积存在由Z字形的面构成的排油引导面7b的凹部,在发动机倾斜时分离油18不易在排油引导面7b逆流。

如图11B示出的第二变形例所示,排油引导面7b也可以从前侧观察由摆线的弯曲面构成,该摆线具有从分离油引导路23的终端部23c朝向排油管16向下倾斜的切线。

在该情况下,分离油18能够顺畅地排出。

其理由被推定为,在排油引导面7b的向下弯曲的弯曲面的表面上,由在向下弯曲的弯曲面流下的分离油18形成无缝隙的油膜,后续分离油18在油膜的表面上以最短距离顺畅地滑落。

如图11C、图11D示出的第三变形例所示,排油引导面7b也可以是从分离油引导路23的终端部23c朝向排油管16的渐窄的漏斗状的弯曲面。

在该情况下,存在如下优点,无论发动机向哪个方向倾斜,分离油18都能够在向下倾斜状的排油引导面7b顺畅地流下。

如图10A、图10C所示,通气室4在排油引导室7的下部具有排油管16,缸盖1具有储油部17,排油管16的管出口16a浸渍在积存于储油部17的分离油18中。

因此,排油管16被分离油18堵塞,从而能够防止窜漏气体21经由排油管16进入排油引导室7的不好的情况。

在图10A、图10C所示的基本例中,排油管16为内周面无凹凸的圆柱周面形状。

如图12A、图12B示出的第一变形例所示,排油管16也可以在圆柱周面形状的内周面具有沿着轴长方向的油流下引导槽16b。油流下引导槽16b在周向上保持规定间隔,形成有多条。

在该情况下,在排油管16流下的分离油18被油流下引导槽16b铅垂向下地引导,从排油管16顺畅地排出。

如图12C~图12E示出的第二变形例所示,排油管16也可以构成为,在下端部设有逆止阀34,在通气室4的内外压差大而逆止阀34关闭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窜漏气体21从排油管16进入排油引导室7,在通气室4的内外压差小而逆止阀34借助积存于逆止阀34上的分离油18的负载打开的情况下,分离油18从排油管16排出。

逆止阀34由橡胶制成,设有狭缝状的阀口34a,在图12C、图12D所示的阀关闭时,阀口34a利用逆止阀34的弹性力关闭,在图12E所示的阀开启时,阀口34a利用分离油18的负载被推开。

在使用排油管16的第二变形例时,无需设置基本例、第一变形例中所用的缸盖1的储油部17。排油管16的图12F所示的第三变形例、图13A、图13B所示的第四变形例、图13C所示的第五变形例也一样。

如图12F示出的第三变形例所示,排油管16也可以构成为,在下端部设有节流孔35,一边使分离油18积存于节流孔35,一边使分离油18慢慢地流出,利用分离油18来堵塞节流孔35,从而不会使窜漏气体21经由排油管16进入排油引导室7。

如图13A、图13B示出的第四变形例所示,排油管16也可以构成为,从下端部的内周面突出设置有上下一对向下倾斜状的挡板36,一边使分离油18积存于挡板36,一边使分离油18慢慢地流出,从而利用分离油18来堵塞排油管16,不会使窜漏气体21经由排油管16进入排油引导室7。

如图13C示出的第五变形例所示,排油管16也可以构成为,在上端部设有大径室37,在大径室37的上部设有具有节流孔37a的顶棚37b。

在该第五变形例的情况下,通常分离油18通过节流孔37a后,经由大径室37流入排油管16。此时,由于分离油18积存于排油管16内,因此,能够防止窜漏气体21进入排油引导室7的不好的情况发生。另外,即使排油引导室7急剧地降压而分离油18从排油管16被抽吸至大径室37产生逆流,在分离油18从大径室37的大的空间通过节流孔37a的过程中,也会受到阻力,从而能够防止分离油18被抽吸至排油引导室7。

如图3所示,由第三隔壁39在具有窜漏气体出口6的出口侧油分离室6a与排油引导室7之间进行划分,出口侧油分离室6a与排油引导室7通过横向一侧的连通口40相互连通,在出口侧油分离室6a中,使窜漏气体21所含有的油雾凝聚于室壁来进行窜漏气体21的油分离。

出口侧油分离室6a在横向上形成得长。在出口侧油分离室6a与排油引导室7之间进行划分的第三隔壁39在横向上形成得长,该第三隔壁39与通气室4的底壁4a一体成形,从底壁4a向上突出设置。

能够对通气室4的内表面、通气室4的底壁4a的上表面、分离油引导槽14的内周面、分离油引导管15的内周面、排油引导室7的内表面、排油引导面7b、排油管16的内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如下的表面处理。

设置氟树脂等的疏油层。在该情况下,分离油18可快速地通过疏油层的表面,从而分离油18能够快速地排出。

进行网纹加工。在该情况下,加工面的油保持性高,利用在加工面上流动的分离油18形成无缝隙的油膜,以使后续的分离油18能够顺畅地通过油膜的表面,从而分离油18能够快速地排出。

在图14A所示的基本例中,网纹38使用了交叉影线(Cross-Hatching)槽。网纹38可以是图14B示出的第一变形例那样的龟客槽,也可以是图14C示出的第二变形例那样的沿着排油引导面7b的倾斜方向的平行槽。

接着,对图15A~图23G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进行说明。

就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而言,排油引导室7具有挡板8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相同。

如图16A、图16C所示,排油引导室7具有挡板8,该挡板8阻挡因逆流而从排油管16的管入口16c涌起的分离油18。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储油部17的分离油18在排油管16中逆流而从管入口16c向排油引导室7涌起,该分离油18也会被挡板8阻挡,难以向排油引导室7内扩散,因此,油18难以从通气室4出来,从而使油耗量降低。

如图16A~图16C所示,排油引导室7具有朝向排油管16的管入口16c向下倾斜的排油引导面7b。

挡板8具有从上方覆盖排油管16的管入口16c的顶板12。

顶板12具有位于排油引导面7b的偏高处的偏高处周缘12a。

如图16B、图16C所示,在顶板12的偏高处周缘12a与排油引导面7b之间形成有排油间隙8a,沿着排油引导面7b流下的分离油18经由排油间隙8a向顶板12的下方排出。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被顶板12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从排油间隙8a泄漏,也会被排油引导面7b阻挡,从而沿着排油引导面7b流下,并从排油间隙8a返回至顶板12的下方,因此,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如图16B、图16C所示,排油引导室7具有位于排油引导面7b的横向侧的横向侧内周面7c。

如图16A所示,挡板8具有从顶板12的偏高处周缘12a向下导出的垂直板13,垂直板13的下端缘13a沿着排油引导面7b。

如图16B、图16C所示,垂直板13具有位于排油引导室7的横向侧内周面7c侧的横向侧周缘13b,在垂直板13的横向侧周缘13b与排油引导室7的横向侧内周面7c之间设有排油间隙8a。

根据上述结构,被顶板12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的一部分被垂直板13阻挡,从而难以向排油引导面7b的高处侧扩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如图16B、图16C所示,顶板12的周缘具有位于排油引导室7的横向侧内周面7c侧的横向侧周缘12b。

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沿着排油引导室7的横向侧内周面7c。

根据上述结构,被顶板12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难以从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泄漏,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如图16A、图16B所示,排油引导室7具有位于排油引导面7b的低处侧的低处侧内周面7d。

顶板12具有位于排油引导面7b的低处侧的低处侧周缘12c,顶板12的低处侧周缘12c沿着排油引导室7的低处侧内周面7d。

根据上述结构,被顶板12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难以从顶板12的低处侧周缘12c泄漏,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如图16A~图16C所示,在顶板12的切缺周缘12d与排油引导室7的拐角内周面7e之间形成有油排出口8b,顶板12上的分离油18经由油排出口8b向顶板12的下方排出。

根据上述结构,被顶板12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难以从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和低处侧周缘12c泄漏,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另外,顶板12上的分离油18从油排出口8b向顶板12的下方排出,从而顶板12上的分离油18难以因在顶板12上通过的窜漏气体21而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说明挡板的基本例与变形例。

图17A~图17G示出挡板的基本例。

该基本例的挡板8具有顶板12与垂直板13,它们均由平坦的方形平板构成。

顶板12具有偏高处周缘12a、两横向侧周缘12b、12b、低处侧周缘12c、切缺周缘12d、上表面12g和下表面12e,上表面12g与下表面12e为平坦面,下表面12e的中央部具有与排油管16的管入口16c相对的油挡止面12f。

图18A~图23G示出挡板8的第一~第六变形例。

在该第一~第六变形例中,顶板12具有油飞散抑制单元11,该油飞散抑制单元11抑制因逆流而从排油管16的管入口16c涌起的分离油18向图16C所示的排油间隙8a侧飞散。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油飞散抑制单元11抑制被顶板12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向排油间隙8a侧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第一~第六变形例的其他结构和功能与图17A~图17G所示的基本例相同,在图18A~图23G中,对与基本例相同的构件标注与图17A~图17G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8A~图18G、图19A~图19G示出挡板8的第一变形例和第二变形例。

在该第一变形例和第二变形例中,油飞散抑制单元11具有肋11a,该肋11a从顶板12的下表面12e突出,并在顶板12的油挡止面12f与排油间隙8a之间横穿。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肋11a抑制被油挡止面12f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向排油间隙8a侧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在图18A~图18G所示的第一变形例中,肋11a具有朝向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延伸的直线状肋11b。

根据上述结构,被油挡止面12f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被直线状肋11b阻挡,从而偏向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侧,因此,能够抑制向排油间隙8a侧的飞散,从而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直线状肋11b沿着垂直板13的方向横向安装,在顶板12的偏高处周缘12a与低处侧周缘12c之间,以保持规定间隔的方式平行地排列有多条。

在图19A~图19G所示的第二变形例中,肋11a具有包围油挡止面12f的围墙状肋11c。

根据上述结构,被油挡止面12f阻挡而在顶板12的下方向周围飞散的分离油18被围墙状肋11c阻挡,从而被油挡止面12f弹回,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围墙状肋11c形成为使V形肋的开口彼此面对且包围油接受面12f的菱形,在围墙状肋11c的周围配置有尖锐角部分别朝向偏高处周缘12a和低处侧周缘12c的V形肋。

在图20A~图22G所示的第三~第五变形例中,油飞散抑制单元11在油挡止面12f上具有向上凹入顶板12的凹部11d。

根据上述结构,被油挡止面12f阻挡的分离油18进入凹部11d内,从而能够抑制向周围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在图20A~图20G、图21A~图21G所示的第三、第四变形例中,油飞散抑制单元11具有从凹部11d向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延伸的槽11e。

根据上述结构,被油挡止面12f阻挡的分离油18的一部分从凹部11d内经由槽11e向顶板12的横向侧周缘12b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向排油间隙8a侧的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图20A~图20G所示的第三变形例的凹部11d是设置于油挡止面12f的一个圆板状的凹部。

图21A~图21G所示的第四变形例的凹部11d是设置于油挡止面12f的一个部分球状的凹部。

在图22A~图22G所示的第五变形例中,凹部11d具有多个凹坑11f。

根据上述结构,被油挡止面12f阻挡的分离油18进入多个凹坑11f内,能够抑制向周围的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第五变形例的凹坑11f为半球状的凹部,但也可以是部分球状、圆板状、圆锥状、角锥状、圆锥台状、截棱锥状的凹部。

第五变形例的凹坑11f不限于油挡止面12f,也可以形成于顶板12的下表面12e的整个区域。

在图23A~图23G所示的第六变形例中,油飞散抑制单元11具有从两横向侧周缘12b侧向油挡止面12f上突地弯曲的圆弧状顶板12。

根据上述结构,被油挡止面12f阻挡的分离油18沿着圆弧状的顶板12的下表面12e被引导至顶板12的两横向侧周缘12b侧,从而能够抑制向排油间隙8a侧的飞散,因此排油引导室7中的分离油18的扩散抑制功能高。

在顶板12的下表面12e也可以形成第五变形例的凹坑11f。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