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齿形圆柱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118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齿形圆柱齿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部件,具体是一种复合齿形圆柱齿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机械产品的重要基础零件。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与带、链、摩擦、液压等机械传动相比,具有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床、电力、冶金、工程、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渐开线圆柱齿轮,在齿轮副啮合过程中,由于齿轮承载受力,在齿顶部位产生局部弹性变形,轮齿在啮入齿槽时往往是齿顶尖角先碰到另一轮齿齿面,而不是呈理论渐开线均匀啮入,导致冲击和啮合噪音,同时展成后的齿槽,其两侧的渐开线工作齿面分别经过过渡曲面与齿根曲面相联结,曲率半径小,齿根弯曲强度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上述不足之处,在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提高齿轮加工精度,不改变加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齿轮的啮合冲击及噪音,提高齿轮弯曲强度的复合齿形圆柱齿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合齿形圆柱齿轮主要包括齿顶、轮齿、齿根曲面、渐开线工作齿面,其特征是轮齿两侧渐开线工作齿面与齿顶经凸形圆柱面相切光滑联结,齿槽两侧渐开线工作齿面直接经凹形圆柱面相切光滑联结形成齿根曲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轮齿两侧渐开线工作齿面与齿顶经凸形圆柱面相切联结,齿轮副在啮合过程中保持圆弧面接触,避免了齿顶尖角接触产生的冲击及噪音,易于形成油膜,其齿面接触应力小,降低噪音和振动,提高接触承载能力10-15%。同时,由于齿槽两侧渐开线工作齿面直接经凹形圆柱面相切联结成齿根曲面,增加了齿根曲率半径,弯曲强度提高25%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齿端局部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齿轮齿端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齿轮副啮合示意图。
图1、2中,齿顶1,凸形圆柱面2,轮齿3,渐开线工作齿面4,齿槽5,齿根曲面6,过渡曲面7、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2为现有技术齿轮齿端局部示意,其轮齿两侧渐开线工作齿面4与齿顶1联结形成尖角,齿槽两侧渐开线工作齿面4分别经过渡曲面7、8与齿根曲面6联结。
而本复合齿形圆柱齿轮(如图1所示),其轮齿3两侧的渐开线工作齿面4经凸形圆柱面2与齿顶1相切光滑联结,齿槽5两侧渐开线工作齿面4经凹形圆柱面相切光滑联结形成齿根曲面6。
齿轮副啮合时(如图3所示),先由轮齿的凸形圆柱面与另一轮齿的渐开线工作齿面接触,逐渐转为轮齿的渐开线工作齿面与另一轮齿的渐开线工作齿面接触,所有啮合面均保持圆弧面接触,易于形成油膜,减小齿面接触应力,降低振动与噪音,提高齿轮啮合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齿形圆柱齿轮,主要包括齿顶(1)、轮齿(3)、齿根曲面(6)、渐开线工作齿面(4),其特征是轮齿(3)两侧渐开线工作齿面(4)与齿顶(1)经凸形圆柱面(2)相切光滑联结,齿槽(5)两侧渐开线工作齿面(4)直接经凹形圆柱面相切光滑联结形成齿根曲面(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齿形圆柱齿轮,主要包括齿顶(1)、轮齿(3)、齿根曲面(6)、渐开线工作齿面(4),其特征是轮齿(3)两侧渐开线工作齿面(4)与齿顶(1)经凸形圆柱面(2)相切光滑联结,齿槽(5)两侧渐开线工作齿面(4)直接经凹形圆柱面相切光滑联结形成齿根曲面(6)。该复合齿形圆柱齿轮能够有效降低齿轮啮合冲击及噪音,易于形成油膜,提高齿轮弯曲强度,增加齿根曲率半径。
文档编号F16H55/17GK2779164SQ200520069229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3日
发明者张国林 申请人:张国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